吳藝璇
摘 要:隨著社會科技的發(fā)展,電腦繪圖逐漸取代了傳統(tǒng)的紙上手繪,但紙上手繪的親和力、原創(chuàng)性以及極強的表現力仍是電腦繪圖無法取代的,本篇文章將闡述在海報設計當中利用傳統(tǒng)手繪表現形式所帶給人們不一樣的張力感受,張力是設計師在設計海報時直接表達情感的體現,能引起觀者的情感共鳴,使海報所傳達的信息更能深入人心,也更加具有社會效應。
關鍵詞:傳統(tǒng)手繪;表現形式;張力
引言
隨著數字媒體時期的進展,電腦科技也隨之發(fā)展。目前許多設計師會利用電腦技術來制造奇幻的設計效果,也因如此,設計師可能在設計過程中盲目追求電腦技術帶來的奇特效果,使得作品顯現出呆板、缺少人情味,并表現單一化的形式。傳統(tǒng)的手繪表現形式作為設計師的基本素養(yǎng)和必備技能,同時也是設計的靈感源泉,具有普遍的實用性。傳統(tǒng)手繪表現形式因為繼承了繪畫藝術的手法,因此在快速表現與記錄靈感的同時,使其風格帶有藝術的感染力和張力,別具一格。
1“張力”的概念說明
張力,從物理學角度來說,是一種物理效應上的力,例如彈簧,在受到力的擠壓時,內部會有一種反方向的力使其有張開的趨勢,這就叫做張力。
T·S·艾略特曾經這樣說過:“一個中國式的花瓶,雖然是靜止的,但看上去卻在不斷地運動著。”所有事物的本身都具有一定的運動張力,這與我們生活的經驗、認知的程度有一定的關系。此論文中所表述的張力并不是指物理上的力,而是指力使得視覺上有一種張力感受。
2傳統(tǒng)手繪表現形式在海報設計中的張力表現
在海報設計中所見到的張力,與我們觀看廣告中的視覺影響,感受是不一樣的。在欣賞海報時我們是看不到實際的力度,只能感受到圖形元素之間的方向性的選擇傾向和相互影響,正如康定斯基所說,它們包含的是一種“具有傾向性的張力”。觀者在感受海報的含義時,會受到海報所帶來的一定張力,這些張力是通過與觀眾所產生的共鳴而體現的,這種表現力度即體現在海報的信息形式之中,又體現在所蘊含的異乎尋常的內在的意義之中。換言之,海報設計當中的張力主要體現在空間上、視覺上以及心理上。
2.1空間上的張力表現
何為空間,即為具體事物的構成部分,也是運動的表現形式。海報中的空間是指設計之間在畫面空間的位置,而其空間位置因排列方式和運動傾向的不同會產生不同的張力,這就是空間上的張力。各元素在海報中的空間排版方式不同,例如相互對比、分離、組合等方式,運動傾向不同,其所形成張力形式也會給人感覺不同,往往較為創(chuàng)新的表現形式或排版形式會給人以強烈的空間上的視覺沖擊力,所以現在很多設計師也常采用創(chuàng)新的空間排版方式進行海報設計。
日本著名平面設計師永井一正先生就是善于運用這種張力表現形式的設計師之一,同時他也是傳統(tǒng)手繪表現形式的忠實者。永井一正先生曾經在與中國設計師靳埭強先生進行交流時,談到自己在進行設計創(chuàng)作時從來沒有想過使用電腦設計軟件,他更依賴于通過手繪來捕捉自身的感性,體現自己的思想情感。他一系列以《LIFE》為主題的海報中,就完全采用傳統(tǒng)手繪表現形式,給人強烈的空間張力感,整個畫面的空間結構經過了精心的設計,排版采用了非對稱構圖形式,畫面左邊中只出現了眼睛的外輪廓,而畫面右邊則出現了殘缺的一半的頭部,動物整體的輪廓并不完整,左右對比鮮明,使得觀者在欣賞海報的同時,會不自覺地描繪出其動物另一半的輪廓,這就是格式塔心理學的完形,在看到不完整的圖形時,觀者往往會根據已有的輪廓以及自己內心的感受繪出其缺少的部分,也就是在這樣的一種參與過程中,給觀者帶來了空間上、視覺上甚至于心理上的張力,能感受到作者的一份真心。整個作品沒有任何一點鮮艷的顏色,僅以鉛筆的黑白灰色彩來表現,更是這種強烈的對比給予人類一種警示感,也是一種對生命的惋惜之情。
2.2視覺上的張力表現
研究表明,人類80-90%的信息是通過眼睛獲取的,人們在觀看一幅作品時,會在很短的幾秒內,因視覺的感受來決定是否會繼續(xù)觀看,在人的一定精力內,作品是否引起觀者的注意,這需要作品在有限的時間內,給予觀者一定的視覺沖擊力及可感受到的內涵。而傳統(tǒng)手繪表現形式可以做到這點,手繪筆觸帶來的偶然性可以產生意想不到的視覺效果。
水墨畫,自古是中國繪畫常用的表現形式,它的筆墨濃淡、瀟灑自如給予了畫面更多的遐想,深圳市第四屆公益廣告大賽的平面設計類銀獎作品《變暖》就是一副采用中國傳統(tǒng)水墨來表現的海報,以鮮明醒目的造型去引起觀者的注意,畫面利用了水墨的特性,隨著筆墨的濃淡以及水墨的自然流下,加上字體圍繞圖形但又隨性的排版,整體很自然地表現出了動物逐漸消失的現象,可讓觀者感受到灑脫個性的美感以及水墨流下帶來的視覺上的張力,并聯想到水墨的變淡意味著動物的消失、生態(tài)的變化,可以以此和受眾產生情感上的共鳴,起著警醒的作用,呼吁人們愛護環(huán)境、保護動物,將信息很好地傳達給了受眾。手繪給予了畫面更多可能性的,也讓觀者感受到了更多的視覺張力,從而在觀賞的同時有更多的心理反應。
2.3心理上的張力表現
1863年,俄國學者謝切諾夫說過:“生命的一切有意識的和無意識的動作,按其起源來說,都是反射性的?!痹O計師在手繪的過程中,也因其心理的反射性,往往會將自己內心的喜悅、悲傷以及感觸等想法不自覺的表達在作品的創(chuàng)意中。傳統(tǒng)手繪表現形式在設計中沒有單一、機械的描述形式,也沒有局限的設計風格和手段,因此我們在觀看一副設計作品時,可以感受到設計師傳達的某種理念,感受到他們的喜、怒、哀、樂,并且它還能令受眾受眾產生一種單純、新奇和遐想的空間。
《言論自由》是意大利海報設計大賽中的優(yōu)秀作品,這次比賽中,大部分獲獎的設計都是以手繪形式表達的。這幅作品采用了炭筆繪制漫畫的形式,正負形的構圖,簡潔突出,對比強烈,畫面中的手繪線條如在運動一般,呈現出一種別樣的運動張力傾向。手繪方式簡易卻又帶有隱喻性,正負形的圖形往往會因為受眾者視覺的關注點的不同,產生不同的理解方式,也正因為如此,整副畫面給人既給人幽默詼諧又給人耐人尋味的感覺,但同時又很清晰地傳達了設計師個人思想理念以及自身對言論自由的關注,希望引起觀者對社會輿論以及對人的影響的重視。畫面的對比,構圖的反差,可以讓觀者從視覺上感受到張力的對比,并反饋到大腦,這種心理張力是通過空間張力及視覺張力的延伸所體現的。
海報設計中的視覺張力、空間張力以及心理張力是相互依存的,視覺張力依靠空間張力的強烈對比得以體現,心理依靠視覺張力的表達得以凸顯,而視覺張力在心理張力充實下則更顯生動和更具生命力。現代海報設計非常注重空間、視覺與心理三者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注重海報當中圖形所表達的“層面上”與“內在的”力度和深度,注重觀者對海報的接受度和興趣度,注重強化空間張力、視覺張力和心理張力的表現力度,海報設計因張力的變化而顯得格外不同。
3傳承與發(fā)展
雖然科技在發(fā)展,但手繪表現形式的應用領域依然廣泛,因此研究傳統(tǒng)手繪表現形式在海報設計中的張力是必要的。
從傳統(tǒng)手繪本身而言,它是平面設計的基礎,是設計師最初想法的體現,是設計師傳達設計創(chuàng)意的情感表現,這些是電腦繪畫無法取代的獨特魅力。而從觀者的角度而言,傳統(tǒng)表現形式,是一種更真實的藝術表現手法,并且更貼近我們生活、點綴我們生活的情趣體現。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將傳統(tǒng)手繪形式表現在作品里,可以更好地抓住觀者的眼球,給予觀者一種更加貼近生活、親切的張力感受,并且引起觀者的情感共鳴。這些運用藝術趣味、表現張力等形式表達在海報設計中,能給予海報設計更多的趣味性,使觀者在觀賞時能更容易接受設計師所表達的意味。具有藝術美感的海報設計,在被大眾接受的海報信息的同時,能提高其審美,也更能夠傳播藝術文化及幫助社會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家騮.裝飾圖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84.
[2]謝燕淞.圖形設計的張力[J].美術與設計,2002,16(3):61-65
[3]李夢靈.手繪插畫在公益海報設計中的張力分析[J].美與時代(上旬刊),2015,30(06):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