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東
【摘 要】本文通過暢談在冶金企業(yè)推進精益運營的體會,結合設備管理體系(裝備維護)推進,從操作、維修和設計三個方面分析設備損壞的原因,結合設備管理主體,分析設備成本管理,從企業(yè)業(yè)績角度出發(fā),簡要闡述了推進設備管理體系的目的和方法,并明確提出在設備管理人員、設備管理目的和設備成本三個方面需要實現(xiàn)的轉變。
【關鍵詞】冶金企業(yè) 精益運營 設備管理 轉變 設備成本
在企業(yè)推進精益運營過程中,需要聚焦“帶隊伍”,并重視“搭框架、建系統(tǒng)”。推進設備管理體系,也需要從試點,到全面推廣,建立設備管理體系。在冶煉企業(yè),科學推進設備管理體系,需要堅持“守、破、立”的原則,守住原先設備管理好的做法,破除舊的管理理念,立新的管理體系。下面,在破舊方面,我從三個問題出發(fā),談一談需要實現(xiàn)的三個轉變。
1 設備管理是誰的事
在企業(yè),設備就像我們的孩子,操作工就像我們的家長; 檢修工和點檢員就像醫(yī)生,操作工就要帶好孩子,及時給孩子穿好衣服,清理好衛(wèi)生,讓孩子少生?。贿@樣才能減少孩子看醫(yī)生的次數(shù)和時間。
在一線,設備的損壞,有三個方面原因:
一是操作。設備安裝投入運行后,每天直接與設備打交道的,就是我們的操作人員,如果不按標準化的流程操作,隨意起停機,帶負荷起動,日常點檢和維護跟不上等,都會造成我們設備的損壞。有不完全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設備的損壞有27%的原因是因為操作造成的,這也是體系推進,為什么要加快全面推進自主維護的原因。
二是維修。有沒有遇到以下這樣情景,新電機剛安裝上時,可以用5~6年都不壞,但等到有異常原因損壞進行維修回來后,就會出現(xiàn)經常性的損壞,達不到原來的使用周期;1個輪子,維修前安裝了8個螺栓,維修后,只安裝6顆,甚至更少;在設備損壞后,維修啟到了“救火”和恢復生產作用,同時也會遺留一些風險,這就是為什么要推進維修工程管理的原因,強化維修過程質量跟蹤和確認的原因。
三是設計。隨著技術的進步,新材料、新技術、新設備不斷涌現(xiàn),設計不理想的設備,會處于不穩(wěn)定運行,或需要高頻次維修或維護,存在運行費用高、維修費用高、維護費用高等系列問題,這是我們?yōu)槭裁匆_展設備故障管理和預防性維修的原因,通過分析,找到根本原因,通過基于時間、使用、狀態(tài)和故障的維修策略,優(yōu)化維修管理,并通過科研、技改等手段,優(yōu)化設計。
正因為設備損壞有三個方面原因,如果只靠專業(yè)人員管設備,會永遠管不到最優(yōu)狀態(tài),所以,我們要實現(xiàn):
轉變一------從專業(yè)人員管設備,到全員參與管理的轉變。
2 設備管理為了誰?
我們經常會聽到生產方說,設備就是為生產服務的,我讓停就停,讓開就開,不讓停就不能停。在其它一些企業(yè),設備管理人員往往處于非常被動的局面??捎袥]有時常想到,我們的設備交給生產后,操作人員隨意的小停機,長時間的低負荷運行,廢品、廢料沒關系,返過來重新生產,造成大量的質量和速度損失,設備是為生產服務的,設備在生產方手中,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壞了反正有設備維修人員修,長期這樣的觀念,促使了生產人員,緊緊盯著設備運轉率,而忽視了質量和速度損失。就像一臺小車一樣,明明每次可以拉3個人的,只拉2個人,小車運轉率很高,一直跑了30次,拉了60人,但是本來20次就可以完成。這也是推進設備管理體系要強調關注OEE(整體設備效率)的原因。在設備不夠用,計劃上新設備之前,一定要算一算OEE是多少,而不要只看運轉率已經100%了,就認為設備不夠用,這也促使我們需要實現(xiàn):
轉變二------從僅僅為生產服務,到為企業(yè)的經濟效益服務。
3 設備成本怎么算?
在設備管理方,說到設備成本,大家都知道設備采購成本、備件材料費用、檢修工時費、外委費用等。
在生產管理方,說到生產成本,往往通過效益樹分解,關注著產量和各類消耗指標等。
如果設備和生產方的成本,完全分開來管,可以達到一個合理的成本水平,可是很難做到最優(yōu)的水平,為什么呢?因為其中有一個關聯(lián)著設備和生產的機會成本,我們把它給忽視了。前一期,我曾到一個分廠,我看到備件、維修費用持續(xù)大幅降低,我第一句話就告訴現(xiàn)場管理者,這個可能有問題。我曾經指導過一個案例,有一個小儀表備件費不到1000元/臺,它跳停一次,能源和設備損失達到了50萬/次,過去1年,已經跳停了2次,這樣我們在節(jié)約著1個儀表的錢,對企業(yè)的穩(wěn)定發(fā)展和經濟效益到底值不值?大家一目了然。其于這個原理,設備管理體系提出機會成本的概念,設備損壞一次的費用,不僅要關注備件費、工時費、外委費,還要關注因設備損壞,而引起的產量損失、重啟和切換損失、能源損失等,即機會成本。從而促使我們需要實現(xiàn):
轉變三------從只關注備件采購成本,到關注備件全壽命期成本。(圖1)
有些觀念,一下子或所有人全部轉變,可能很難,但我們需要從現(xiàn)在就開始,從骨干、從少數(shù)人引領著開始轉變,有些問題,想徹底斷根,可能很難,但我們要想著如何控制?問題多,一下同時或全部解決,可能很難,但要找到哪些是關鍵,抓關鍵問題進行重點預先解決。在推進設備體系過程中,需要堅持先進的發(fā)展理念,提升發(fā)展速度,相信“精益運營、革新轉型”會在世界的東方---中國建立起有中國特色的精益理念,促進中國的企業(yè)快速走向精益之路。
參考文獻:
[1]林允明.設備管理[M].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5(01).
[2]劉煒光.企業(yè)設備管理創(chuàng)新[M].中國石化出版社,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