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 祝金冉
【摘要】 目的 探討培美曲塞二鈉聯(lián)合順鉑治療晚期非鱗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方法 72例晚期非鱗非小細胞肺癌患者, 根據(jù)不同治療方案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各36例。對照組給予培美曲塞二鈉治療, 觀察組給予培美曲塞二鈉+順鉑治療。對比兩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結果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47.22%, 疾病控制率為88.89%, 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的25.00%、69.44%(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2.22%, 與對照組的16.67%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給予晚期非鱗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培美曲塞二鈉與順鉑聯(lián)合治療, 臨床效果顯著, 且不會增加患者不良反應, 具有一定安全性。
【關鍵詞】 晚期非鱗非小細胞肺癌;培美曲塞二鈉;順鉑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1.068
非小細胞肺癌是臨床常見腫瘤疾病, 主要癥狀表現(xiàn)為發(fā)熱、血痰、胸悶等, 非小細胞肺癌隨病情進展, 可導致進行性呼吸困難、氣緊等, 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 并致使其生存質(zhì)量嚴重下降。順鉑是細胞周期非特異性藥物, 類似于雙功能烷化劑, 對癌細胞脫氧核糖核酸(DNA)復制過程具有重要抑制作用, 并可損傷癌細胞膜上結構, 具有廣譜抗癌作用[1]。培美曲塞二鈉是臨床常見抗葉酸制劑, 可通過對細胞內(nèi)葉酸依賴性產(chǎn)生破壞作用, 進而抑制細胞復制, 控制腫瘤生長。本研究選取本院收治的72例晚期非鱗非小細胞肺癌患者, 通過對照研究, 探討培美曲塞二鈉聯(lián)合順鉑治療晚期非鱗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療效, 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4月~2016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72例晚期非鱗非小細胞肺癌患者, 均符合非小細胞肺癌相關診斷標準[2];根據(jù)不同治療方案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各36例。觀察組男19例, 女17例, 年齡37~73歲, 平均年齡(57.68±6.98)歲;對照組男20例, 女16例, 年齡38~74歲, 平均年齡(57.77±6.9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給予培美曲塞二鈉(江蘇奧賽康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153186)治療:①在用藥前1 d、當天、給藥后1 d, 連續(xù)服用3 d地塞米松, 4 mg/d, 分2次服用;給藥前1周服用≥5次葉酸, 400 μg/次, 后持續(xù)至培美曲塞二鈉給藥結束, 給藥21 d后停服葉酸;在本品給藥前1周, 肌內(nèi)注射1次維生素B12, 1000 μg/次, 每3周肌內(nèi)注射1次維生素B12;②培美曲塞二鈉用法用量:500 mg/m2, 靜脈滴注30 min左右, 每21天給藥1次, 為1個療程。
1. 2. 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順鉑(通化茂祥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2022235)治療:30 mg/m2, 靜脈滴注1 h左右, 連續(xù)用藥3 d, 用藥期間加強補水, 以減輕藥物毒性反應;21 d重復用藥, 為1個療程。兩組均于治療4個療程后評價療效及安全性。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3] 對兩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進行統(tǒng)計分析。臨床療效采用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進行評估:①完全緩解:病變部位完全吸收, 無新病灶出現(xiàn);②部分緩解:腫瘤病灶面積縮小≥30%;③疾病穩(wěn)定:腫瘤病灶面積縮小<30%或增大≤20%;④病情進展:腫瘤病灶面積增大>20%, 出現(xiàn)新病灶或病情進展??傆行?(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總例數(shù)×100%, 疾病控制率=(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疾病穩(wěn)定)總例數(shù)×100%。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臨床療效 兩組均無完全緩解病例, 觀察組部分緩解17例、疾病穩(wěn)定15例、病情進展4例, 總有效率47.22%(17/36), 疾病控制率88.89%(32/36), 對照組部分緩解9例、疾病穩(wěn)定16例、病情進展11例, 總有效率25.00%(9/36), 疾病控制率69.44%(25/36), 觀察組總有效率、疾病控制率明顯高于對照組(χ2=3.853、4.126, P<0.05)。
2. 2 不良反應 觀察組出現(xiàn)中性粒細胞減少、骨髓抑制各1例, 疲乏無力、消化道反應各3例;對照組發(fā)生中性粒細胞減少、疲乏無力各2例, 骨髓抑制、消化道反應各1例;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2.22%(8/36), 與對照組的16.67%(6/36)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355, P>0.05)。
3 討論
肺癌是危害我國國民健康的常見惡性腫瘤疾病, 其發(fā)病率、病死率均占惡性腫瘤第一位, 其中, 臨床以非小細胞肺癌最為多見, 約占肺癌總數(shù)80%。對于早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而言, 早期行手術切除病灶具有較高治愈率, 但部分非小細胞肺癌就診時病情已進展至中晚期, 預后較差, 臨床多以抑制腫瘤細胞增殖、誘導腫瘤細胞分化并凋亡, 提高患者生存狀態(tài)、延長存活時間為主要治療原則[4]。
培美曲塞二鈉是臨床常見抗腫瘤制劑, 本品對抑制甘氨酰胺核苷酸甲酰轉移酶、二氫葉酸還原酶、胸苷酸合成酶活性具有重要作用, 進而致使核苷酸合成及葉酸代謝異常, 破壞腫瘤細胞復制過程中所需葉酸賴以正常代謝的過程, 通過阻斷腫瘤細胞DNA復制而控制癌癥進展[5]。順鉑是同樣具有抑制DNA復制的常見抗腫瘤藥物, 是治療臨床多種實體瘤的一線藥物, 本品作用強, 且抗腫瘤譜廣, 與其他抗癌藥協(xié)同治療癌癥時無交叉耐藥性, 是聯(lián)合化療中的重要藥物。本研究中,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與疾病控制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提示培美曲塞二鈉聯(lián)合順鉑治療晚期非鱗非小細胞肺癌, 臨床效果顯著, 有利于腫瘤控制與擴散。本研究發(fā)現(xiàn), 培美曲塞二鈉對腺癌療效顯著高于鱗癌, 分析原因可能在于鱗癌患者胸苷酸合成酶基本蛋白表達較高, 而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過分表達易對培美曲塞二鈉產(chǎn)生耐藥性, 進而影響治療效果。在本組患者用藥期間, 加強預防性治療(地塞米松)與補充治療(葉酸、維生素B12)等措施, 使毒性降低, 本研究主要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包括中性粒細胞減少、消化道反應、骨髓抑制等, 且兩組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提示培美曲塞二鈉聯(lián)合順鉑治療晚期非鱗非小細胞肺癌不會增加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綜上所述, 給予晚期非鱗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培美曲塞二鈉與順鉑聯(lián)合治療, 臨床效果顯著, 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參考文獻
[1] 林山, 蔣曉芳.神經(jīng)元特異性烯醇化酶、血清細胞角蛋白片段21-1和癌胚抗原在老年非小細胞肺癌中的診斷意義.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6, 36(4):858-859.
[2] 阿旺旦增, 呂廣超, 趙慧, 等. STAT3, mTOR, ERK1/2磷酸化在非小細胞肺癌中的表達.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6, 36(2):354-356.
[3] 韓娜, 張孟賢, 于世英, 等.貝伐單抗聯(lián)合順鉑/培美曲塞治療非鱗癌性非小細胞肺癌惡性胸腔積液的臨床研究.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3, 42(5):588-591.
[4] 孫京, 胡毅, 汪進良, 等.貝伐單抗聯(lián)合培美曲塞加順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觀察.解放軍醫(yī)學院學報, 2014, 35(6):525-528.
[5] 李玉菊, 趙艾君, 鄭貿(mào)根.培美曲塞與順鉑聯(lián)合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護理研究.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3, 10(2):140-141.
[收稿日期:2016-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