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晨
《開元天寶遺事》中記載:一天,唐明皇(即唐玄宗)在便殿設宴,招待學士院的翰林們。席間,唐明皇問李白:“我朝與天后之朝何如?”
“天后之朝”,指武則天治理天下的時期。武則天本是唐太宗時入宮的“才人”,后來被唐高宗封為“昭儀”,又冊立為皇后,號稱“天后”。就是在此時,武則天開始參與朝政,與唐高宗并稱“二帝”。唐高宗死后,武則天臨朝稱制,連廢中宗、睿宗兩個皇帝。公元690年,武則天自立為“圣神皇帝”,改國號為周,史稱“武周”。公元705年,唐中宗重新登基,尊武則天為“則天大圣皇帝”,武周時期才告結(jié)束。武則天雖然貶逐元老、任用酷吏、屢興大獄,晚年時更是豪奢專斷,政多弊端,但是她很重視以文選才,開創(chuàng)了“殿試”制度,親自選拔貢生,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頁。
唐明皇是唐睿宗李旦的兒子、武則天的孫子,于公元712年受禪登基。即位之初,他任用“賢相”姚崇、宋璟,整頓武周后期的弊政,做出了一些成績,社會經(jīng)濟有所發(fā)展,出現(xiàn)了“開元盛世”的局面。后來,由于他任用奸佞,荒于酒色,再加上“府兵制”的破壞,節(jié)度使兵權過重,爆發(fā)了“安史之亂”,李唐王朝自此由盛而衰。
李白入宮做“供奉翰林”的時間是天寶初年(公元742年),在“安吏之亂”前十三年。當時,潛藏的社會危機尚未表面化,唐明皇正沉浸在對于自己的政績頗為自得的情緒之中。
對于唐明皇的問題,李白是這樣回答的:“天后朝政出多門,國由奸幸。任人之道,如小兒市瓜,惟揀肥大者。我朝任人,如淘沙取金,剖石采玉,皆得精粹者?!保ㄌ旌蟪髾嗯月洌瑖矣杉樨?、幸臣控制,任用人只選取名聲大的,好像小孩子買甜瓜,不管味道如何,只知道挑選個兒大的。我朝選拔人才,卻如同從沙子里淘取黃金,從石頭里剖取美玉,任用的全是天下的精英。)唐明皇聽了,很高興地笑道:“學士過有所飾。”(學士過獎了。)
成語“小兒市瓜”就是由李白的話中產(chǎn)生的,用來形容不識貨,也用來比喻只重視人的名聲而看不到實際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