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芳
【摘 要】體驗式教學是一種基于師生互動交流基礎上的教學模式,這一教學模式的著眼點就在于借助于教師的引導作用實現(xiàn)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自然交融,從而促進學生在情感體驗的實踐中積極主動汲取知識,并以此為手段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實踐精神。據(jù)此而言,體驗式教學的模式主要是從教師的引導出發(fā),從引導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繼而則是倡導學生在自主學習中以積極的情感滲透融入到合作探究實踐中去,以此實現(xiàn)教育的終極目的?!娟P鍵詞】高中歷史;體驗式;教學 1 歷史體驗式教學模式基本概念1.1體驗式教學模式體驗式教學模式是當前流行的一種教學模式,具有“主導性”與“情感性”的特點。一是“主導性”,所謂的主導性,指的就是體驗式的教學模式必須要將學生的主體性與教師的主導性緊密結合起來,在這里值得一提的是,體驗式教學模式一改傳統(tǒng)片面弱化教師主導作用的做法,強調了教師在興趣激發(fā)、學法指導、情感調動等諸多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二是“情感性”,“情感性”包括兩個環(huán)節(jié)。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情感的激勵階段,這一階段是教師利用情境的設置激發(fā)學生興趣的階段,即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能夠產生樂于學習、勤于探究的欲望;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則是情感分享的階段,這一階段即是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階段,學生是在體驗學習的實踐中,積極與自己的同學與老師形成有效合作的關系,從而使得自己在情感感染的基礎上發(fā)揮自己主觀能動性,積極投身到合作探究的活動中去。1.2歷史體驗式教學模式歷史體驗式教學的模式,就是將歷史學科的教學與體驗式教學有機融合在一起的模式,具體來說,就是指教師在打造高效高中歷史課堂過程中,通過設置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從而使之積極投身于自己學習實踐中去的教學活動,這一教學活動的開展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欲望,因此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2 高中歷史體驗式教學模式實踐存在的問題2.1體驗式教學的形式化傾向較為嚴重在當前的高中歷史體驗式教學的實踐中,會出現(xiàn)教學的形式化傾向,這一傾向的出現(xiàn)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外在表現(xiàn)。一是體驗式教學模式中的材料提供過多。在高中歷史體驗式教學模式實踐中,教師往往會出現(xiàn)急于求成的思想,于是在興趣激發(fā)的環(huán)節(jié),著力于在較短的時間中向學生集中提供大量的材料,但是,學生卻無法在這么短的實踐中消化如此多的材料,以致導致“紛繁蕪雜”的亂象。二是體驗式教學的目的不夠明確。體驗式教學原有的目的就是要借助于情感體驗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從而使得學生更為高效的認知歷史人物與歷史事件,由此構建起科學的歷史觀。2.2體驗式教學的預設過多制約學生情感體驗活動的開展體驗式教學模式高效開展的重要保障是教師充分的備課,為達此目的,教師就需要在備學生、備教材、備課標等方面著力,從而能夠科學設計出情感體驗的教學流程,但是,“過猶不及”的問題確實存在的,并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到了體驗式教學模式實踐的發(fā)展。一些教師懶于在自己體驗教學實踐中將自己的預設與課堂教學實踐自然融合在一起,而是僵化落實自己的備課預設,這就在實際中脫離了自己學生的需求實際,從而造成學生的主動體驗成為被動接受的情感體驗的固疾。舉例來說,在講授《戰(zhàn)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一節(jié)的時候,教師可以采用體驗式教學的模式促進學生在、對這一問題的感知,于是在自己備課中準備了關于《布雷頓森林協(xié)定》、《關稅與貿易總協(xié)定》、布雷頓森林體系等方面的材料,并補充了二戰(zhàn)后美國、西歐經濟發(fā)展的數(shù)據(jù)史實資料,但是卻忽視了學生對宏觀歷史的把握能力,從而直接導致學生參與度低的問題。2.3體驗式教學中的師生溝通渠道不暢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是實施體驗式教學模式實踐最為重要的基礎,這就需要教師與學生形成一個相對于暢通的溝通渠道,但是就目前來說,溝通渠道不暢卻成為阻礙體驗式教學師生互動的最大障礙之一。教師與學生地位出現(xiàn)倒置是其表現(xiàn)之一。現(xiàn)代教育理論中的教師與學生的地位有了明確的規(guī)范,即教師的主導性與學生的主體性構成了情感體驗教學模式實踐重要兩個方面,體驗式教學也是在這一原則的指導下開展相應活動,但是,在當前的高中歷史體驗式教學課堂上,一些教師基于傳統(tǒng)思維模式的影響而忽視了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這主要表現(xiàn)在以時間為標準人為劃分各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進程,在上課伊始,教師就致力于引導學生認知大量歷史材料,當達到預定合作的時間后,就要求學生對問題進行探究,至于學生是否實施有效的情感體驗則無人問津。3 提高高中歷史體驗式教學模式實踐有效性的對策體驗式教學模式的實踐是對傳統(tǒng)“填鴨式”教學模式的反動,是對教師主導地位、學生主體地位的有效落實,基于此而言,積極落實高中歷史體驗式教學模式是構建高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最為有效方式之一。3.1因材施教,做好心理溝通在學生參與體驗學習的實踐中,必然會遭遇到諸多的學習障礙,尤其是對于學困生而言,一旦在小組活動中處于劣勢,必然就會降低參與活動的興趣,繼而影響到體驗教學效果。這就要求教師因材施教,做好心理溝通。即要尊重每一位學生,尤其注重激發(fā)學困生的情感,在材料的提供、情境的設置等方面都要以學情的調查為依據(jù),小組內的合作探究時間要充裕、師生對話要真誠、學法點撥要具有針對性,盡量鼓勵每一位學生敢想、敢說、敢做,使之在不斷創(chuàng)新中得到成長,享受到成功的快樂。3.2注重實踐,力求緩急得當高中歷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站在歷史視角上分析問題能力,這就需要在體驗教學中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并以此激發(fā)起學生內在情感,這對于每一位教師而言是一個挑戰(zhàn),即要求教師力戒貪多求快的傾向,把握好自己教學進度,認真規(guī)劃、穩(wěn)步推進,力求緩急得當。舉例來說,在講授《物質生活與習俗的變遷》一課時,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去搜集一些關于家鄉(xiāng)移風易俗的鮮活實例,并加以展示,從學生的身邊說起,才可以激發(fā)學生切身感觸,耗時雖多,但是成效明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