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娜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我們進入了新的時代。在當今時代中,對教育教學有了新的需求。為此,我們迎來了新課改。在新課改的背景之下,我們的課堂教學應(yīng)該是更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更加高效的。新課改為我們的課堂教學帶來了更高的挑戰(zhàn)。小學是學生接觸英語的最初階段,大部分小學生在此之前都沒有進行過英語學習。小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的主要途徑也是教師的課堂教學,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靈活采用多種教學形式,激發(fā)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調(diào)動小學生英語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小學生掌握正確的英語學習方法。
小學是進行系統(tǒng)教育的起始時期,在這個時期小學生所形成的學習習慣將影響著他們今后的學習。因此,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如何讓小學生愛上英語學習,培養(yǎng)他們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習慣,如何使課堂教學更加有效,是所有小學英語教師所共同關(guān)注的話題。
新課改下的小學英語教學應(yīng)該是有趣、高效的,教師要努力使英語課堂教學更有意義。教師要達到新課標的要求,就需要在日常的英語教學中不斷進行研究和總結(jié),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并進行改進。教師要根據(jù)小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只有符合實際的課堂教學才更有意義,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
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在新課改下要怎樣進行英語教學呢?筆者認為,小學英語教師要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激發(fā)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合理選擇自己的教學語言。
教師的教學語言將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在進行小學英語教學時,教師要根據(jù)教學的內(nèi)容合理選擇教學語言,使教學語言能夠符合小學生的接受和理解水平。在進行教學時,教師的教學語言要富有幽默感和趣味性,要能夠調(diào)動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小學生活潑、好動,在課堂上難免會注意力不集中,這就需要教師運用好自己的語言藝術(shù),讓小學生在45分鐘的課堂教學中能夠坐得住。
英語是一門語言的學習,語言的學習離不開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但是,由于英語在我國是作為第二語言來進行學習的,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不廣泛,因此,教師就要利用好課堂教學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英語語言環(huán)境。在課堂教學時,教師要盡量使用英語進行課堂教學,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和英語接觸的機會。但是,由于小學生剛剛接觸英語,英語水平有限,在使用英語進行教學時,教師的教學語言要做到簡單明了,讓小學生能夠理解教師的意圖,否則不但不會達到應(yīng)有的教學效果,反而會降低課堂教學的效率。
所謂使用英語進行課堂教學,并不是說在英語課堂教學時不能夠使用母語進行教學。為了讓學生能夠準確理解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和教師的教學意圖,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可以和母語相結(jié)合,促進英語教學的順利進行。同時,在使用英語語言進行英語教學中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和肢體語言相結(jié)合,方便學生的理解。例如:在剛開始讓學生起立回答問題的時候,教師說“stand up”學生可能不理解什么意思,這時教師可以做一個起立的手勢,學生馬上就會理解教師的意思。在說“sit down”讓學生坐下時,教師同樣可以做出一個坐下的手勢。在學習“short”、“tall”這兩個反義詞時,教師可以把手放在很高的地方讓學生理解“tall”,隨后把手放在較低的地方,讓學生理解“short”。通過肢體語言的運用,不僅幫助學生學會了英語知識,而且讓學生感到英語學習非常有趣,這樣的教學在小學生的頭腦中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小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加牢固,學習效果更高。
二、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
英語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做到英語知識的熟練運用,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讓學生向著所確定的目標進行練習。在小學英語教學當中,教師要運用和小學生生活貼近的素材進行英語教學,讓學生從中進行體驗。例如:在學習《What would you like?》這一部分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設(shè)計到飯店用餐的情境,讓學生進行角色的扮演。一位學生扮演飯店的服務(wù)員,幾位學生扮演客人,使用下面的語句和詞匯進行練習:What would you like?\I would like...\Can I have some...?\egg,fish,chicken,water,milk,rice,bread,beef等等。在這次教學活動中,就是要求學生掌握進行用餐時使用到的語句,并讓學生掌握相關(guān)的詞匯。通過生活情境的創(chuàng)設(shè),學生學習興趣濃烈,都愿意參加到本次活動當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如果在教學時不能夠明確教學的目的,學生在學習中掌握不了學習的重點,有時看似活躍、熱鬧的課堂卻不能夠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靈活采用多種方式進行教學,并注意課堂教學時間的合理分配。
在新課改中提出,課堂教學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具體的教學情境,教師在教學時要注重教學方法的采用。小學生的思維能力不高,在英語教學中更需要教師運用多種手段進行教學,以幫助學生更快地理解知識。在教學中,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真實、有效的教學情境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在學習《Look at me》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設(shè)這樣的情境:教師通過身體的具體部位讓學生進行face、mouse、nose、eye、等單詞的學習,在進行相關(guān)的單詞學習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給娃娃貼身體部位的小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加深對單詞的印象。在學習《At the zoo》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好動物的相關(guān)圖片,在課上為學生模擬動物園的情境,讓學生根據(jù)圖片進行相關(guān)單詞和語句的練習。
小學生剛剛開始接觸英語,在英語學習的初期對英語學習充滿了興趣,但是隨著知識難度的加深,學生們在英語學習上遇到的困難會更多,英語學習的興趣也會下降。作為一名英語教師,一定要靈活采取多種手段,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調(diào)動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