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紅++馬興國
摘要:靈武長棗是近年來我市大力推廣的優(yōu)良地方特色棗品種,是經(jīng)多年自然篩選具有地方特色的優(yōu)良鮮食棗品種,以果個大、色澤艷、風味獨特倍受消費者青睞。多年來我們進行了一系列提高座果率試驗,總結出了一套促進靈武長棗早果豐產(chǎn)的技術措施,使得三年生靈武長棗畝產(chǎn)達200kg,產(chǎn)值達1200元;四年生畝產(chǎn)600kg,產(chǎn)值為3600元?,F(xiàn)將技術要點總結如下,供生產(chǎn)參考。
關鍵詞:山沙區(qū);靈武長棗;豐產(chǎn)
1 選用良種壯苗,提高栽植技術
優(yōu)良的棗品種和優(yōu)質的苗木,是保證幼齡靈武長棗豐產(chǎn)的基礎。在生產(chǎn)中必須進行科學合理的規(guī)劃,做到適地適樹,品種優(yōu)良,苗木純正,為保證靈武長棗優(yōu)質、早果、豐產(chǎn)、穩(wěn)產(chǎn)奠定良好的基礎。
1.1 品種選擇
選擇與山沙地環(huán)境、氣候等自然條件相適應的抗旱、抗寒、抗逆性強的當?shù)靥厣贩N。以酸棗為砧木嫁接的靈武長棗或根蘗苗是適宜山沙地栽植的首選。
1.2 苗木規(guī)格
選用品種純正、生長健壯、木質化程度高,根系發(fā)達,側根多(主根長30cm,側根長10cm,6條毛細根以上),苗高80cm以上,地徑0.9cm以上,無任何有害生物和機械損傷的2-3年生嫁接苗。苗木規(guī)格在1.5cm以上成活率會更高。
1.3 苗木保水
保證苗木有充足的水分供應是保證成活的重中之重。一是在起苗前灌足水,以便于起苗過程中不傷根系且水份充足。二是縮短起苗與運輸、運輸與栽植、栽植與灌定根水之間的時間,做到“四隨”,即隨起苗、隨分級、隨包裝、隨運輸;運輸時苗木根系要蘸泥漿,運輸途中要遮篷布,嚴禁晾曬根系。
1.4 修苗
起苗前要對苗木進行定干修側,定干高度為40-50cm。栽植前修剪損傷、過長根系,剪口留20cm左右,以利于形成新的愈傷組織,并促進新根的形成,嫁接苗在栽植時應解除嫁接口綁縛的塑料條,促進苗木生長,避免“小腳病”的發(fā)生。
2 加強肥水管理,增強樹體營養(yǎng)水平
2.1 追肥
2.1.1 樹體萌芽前(4月上旬),株施尿素、磷酸二銨各0.2-0.5kg,可促進萌芽充實枝條,以利于新梢生長和花芽分化。
2.1.2 開花前(5月中下旬)進行追肥,可提高花芽分化質量,減少落花落果,到花期進行葉面噴肥,噴0.3-0.5%尿素與磷酸二銨混合液,每3-5d噴一次,連噴2-3次。
2.1.3 幼果膨大期(6月底-7月上旬),株施三元復合肥0.5kg。用于補償開花座果所消耗的養(yǎng)分,促進幼果膨大。
2.2 灌水
堅持前促后控的原則。4月下旬萌芽前后灌第一水;6月上中旬棗頭迅速生長和座果期灌第二水;7月上中旬灌第三水即果實膨大水;8月份根據(jù)降雨情況,如降雨較多,可不灌水,無降雨則需灌水即果實上色水;9月上旬灌第五水即白露水;11月初灌冬水,然后耙平樹盤或地面覆膜保持土壤含水量。如遇干旱年份,可根據(jù)土壤墑情適當增加灌水次數(shù)。
3 加強修剪,保證合理負載
修剪包括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
3.1 冬季修剪
3.1.1 樹形 適宜棗樹豐產(chǎn)的樹形有:自由紡錘形、疏散分層形、自然圓頭型和開心型等。①定植密度為2m×3m或2m×4m的一般采用自由紡錘形。干高40cm,樹高控制在3m以內(nèi),骨干枝10-12個,相鄰骨干枝間距20 cm,枝長1.2-1.5m,4-5年完成整形。②定植密度為3m×4m的一般采用疏散分層形。該樹形有明顯的中心主干,完成整形后有6-8個主枝,分2-3層排布在中心主干上。第一層主枝3個,第二層2-3個,第三層1-2個,每個主枝一般著生2-3個側枝。
3.1.2 修剪時期 由于靈武長棗萌芽時間在4月20日前后,冬季修剪宜在3月中下旬到4月中旬進行。
4 花期實施“三噴”技術
4.1 噴水
在盛花初期遇到氣候干旱時,間隔2-3d噴一次水,至少噴3-5次,噴水時間以下午5點以后最好。
4.2 噴肥
在初花、盛花至幼果期,噴0.3%尿素加0.3%磷酸二氫鉀混合液或4%草木灰浸出液,能顯著提高噴布激素的效果;盛花期噴0.3%硫酸鋅和0.3%硫酸亞鐵,可明顯提高座果率;在幼果膨大期噴布氨基酸鈣,間隔10-15d,連續(xù)噴布2-3次,以提高棗果品質。
5 環(huán)割(環(huán)剝)
對生長健壯,干徑粗度超過4cm的單株于初花期進行環(huán)剝或環(huán)割,以增加產(chǎn)量。一般可增產(chǎn)30-50%。初次環(huán)割的棗樹,在距地面20cm處的樹干上開始,以后每次上移3-5cm,直到接近第一層主枝時,再從下反復進行。環(huán)剝?nèi)菀紫魅鯓鋭?,不宜每年進行,應隔年進行或三年進行一次。方法是:先用鐮刀除去環(huán)割部位的老粗皮。然后用芽接刀或劈接刀環(huán)剝一圈,深達木質部,寬度為枝干粗度的1/10,宜窄不宜寬。
6 加強病蟲害防治,提高樹體免疫力
6.1 蟲害防治
6.1.1 冬季休眠期防治 采用人工防治,結合修剪剪除病蟲枝,刮去枝干老粗皮,消滅皮縫中的越冬害蟲防治棗粘蟲、紅蜘蛛等。
6.1.2 展葉開花期防治 4月下旬到5月下旬用2.5%溴氰菊酯2000倍液,防治棗飛象、花心蟲;5月上旬用2.5%溴氰菊酯2000倍液,4%氧化樂果乳油2000倍液,4‰尿素,1‰磷酸二氫鉀的混合液噴樹,可以防治棗粘蟲、棗癭蚊、棗葉壁虱等害蟲。
作者簡介:周麗紅,(1971.12-),女,寧夏人,本科學歷,高級林業(yè)工程師,研究方向:山沙區(qū)樹種的配置與研究、防沙治沙樹種與方法的研究與實施、不同樹種栽植成活率、經(jīng)濟效益的提高等。
(作者單位:1.寧夏靈武市果樹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2.寧夏靈武市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