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論瓊,何麗春
(廣東省惠東縣人民醫(yī)院,廣東 惠州 516300)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結節(jié)和囊腫型痤瘡的療效觀察
林論瓊,何麗春
(廣東省惠東縣人民醫(yī)院,廣東 惠州 516300)
目的 探討中西醫(yī)結合療法在結節(jié)和囊腫型痤瘡治療中的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收治的64例結節(jié)和囊腫型痤瘡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2例。對照組采取西醫(yī)治療,觀察組在西醫(yī)治療基礎上結合中醫(yī)治療。分析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的臨床治療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結論 對結節(jié)和囊腫型痤瘡患者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能改善患者的不良癥狀,提高治療效果,應用價值較高。
結節(jié)和囊腫型痤瘡;中西醫(yī)結合;臨床效果
面部痤瘡俗稱青春痘,在青少年中比較常見,嚴重者還伴有流膿癥狀,影響面部美觀[1]。面部痤瘡的誘因較多,包括上火、食用辛辣與油膩食物、遺傳、內分泌失調等,多發(fā)于鼻子、臉頰、下巴、額頭等部位[2]。采用有效的方式治療面部痤瘡,能取得理想的療效。本研究探討中西醫(yī)結合療法治療結節(jié)和囊腫型痤瘡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結節(jié)和囊腫型痤瘡患者64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2例。對照組采用西醫(yī)治療,觀察組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對照組中,女11例,男21例;年齡 14~29歲,平均年齡 (18.92±3.73)歲;病程3~48個月,平均 (13.94±6.41)個月。觀察組中,女15例,男17例;年齡 13~29歲,平均年齡 (19.15±3.24)歲;病程2~48個月,平均 (14.53±6.37)個月。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西醫(yī)治療:異維A酸紅霉素凝膠,一日兩次。觀察組在西醫(yī)治療基礎上采用中醫(yī)治療,中藥痤瘡方具體如下:丹參 30 g,甘草 10 g,桃仁 10 g,紅花 10 g,知母10 g,黃芩10 g,黃柏10 g,桑白皮10 g,枇杷葉10 g。將以上所有藥物用水煎服,一劑分成早晚兩次服用。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痤瘡皮損變化,主要包括膿包、丘疹、結節(jié)囊腫、粉刺大小、顏色和數(shù)目的變化,采取4級評分法判斷觀察指標分值,通過療效指數(shù)評估患者的病情變化,療效指數(shù) =(治療前的總積分 -治療后的總積分)/治療前的總積分 × 100%。顯效:療效指數(shù)為60%~100%,患者的臨床癥狀逐漸消失;有效:療效指數(shù)為20%~59%,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所好轉;無效:療效指數(shù)<20%,患者的臨床癥狀無改變??傆行?(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 ×100%。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9.0處理數(shù)據,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觀察組:顯效21例(65.63%),有效8例 (25.00%),無效3例 (9.38%),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0.63%;對照組:顯效15例 (46.88%),有效5例(15.63%),無效 12例 (37.50%),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62.50%。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n(%)]
2.2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比較
比較兩組患者用藥后的不良反應,結果顯示,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9.38%,顯著低于對照組的37.5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2。兩組患者用藥后的不良反應經對癥處理后逐漸消失。
表2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比較 [n(%)]
痤瘡是臨床皮膚科中最常出現(xiàn)的疾病,多發(fā)于青春期[3]。痤瘡在青少年群體中的發(fā)生率高,主要原因是青少年群體的雄性激素、毛囊油脂分泌較多,極易堵塞毛孔,再加上皮膚清潔不到位,易導致面部痤瘡的形成[4]。如果患者未得到及時的治療,則會加重痤瘡炎癥,粉刺可變成膿包、結節(jié)、囊腫,還可能留下疤痕,影響面部的美觀度。現(xiàn)今,年輕人愛熬夜玩手機、玩電腦等,且在日常不注意面部的清潔,很容易引發(fā)痤瘡等疾病,因此面部痤瘡的發(fā)生率不斷上升,常發(fā)生于面部,給患者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擾,多數(shù)患者會出現(xiàn)不自信等問題,不利于患者的健康、工作與生活[5]。臨床認為引發(fā)痤瘡的因素主要有毛囊皮脂導管異常阻塞和角化、皮脂腺功能較亢進、神經內分泌、痤瘡丙酸桿菌定植、宿主炎性反應等[6]。中醫(yī)又把痤瘡稱為 “酒刺”、 “肺風粉刺”、 “肺風瘡” 等, 其發(fā)病與外感的六淫邪氣、內生濕熱等因素有關。目前治療痤瘡的藥物主要分為口服類 (如維生素A酸類藥物、抗生素、性激素等)和外用類(如抗生素乳膏、外用型維甲酸乳膏、過氧化苯甲酰等)。但如果長期使用該類藥物,會出現(xiàn)諸多不良反應,影響患者對治療的配合程度。
面部痤瘡的出現(xiàn),不僅會給患者的外表帶來影響,而且還會使部分患者出現(xiàn)自卑心理。痤瘡患者皮膚受損后,其心理層面會承受巨大負擔,情緒會受到影響,擔心病情會對其外觀形象造成影響,極易出現(xiàn)消極心理[7]。為了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況,醫(yī)護人員需要積極與患者溝通,通過安撫其情緒,并給患者介紹治愈病例,以提高患者的信心和配合度,從而進一步提高臨床效果。其次,醫(yī)護人員應囑咐患者避免進食高糖、高脂肪、高蛋白類的食品,并且還要戒酒[8]。患者日常飲食中應多進食葡萄、 山楂、冬瓜、花生、 黃瓜、 綠豆、 蜂蜜、 芹菜、 麥芽等食品,保持清淡且營養(yǎng)充足,防止便秘癥狀出現(xiàn),以此提高臨床治療效果[9]。在具體的治療中,醫(yī)護人員應先診斷患者的痤瘡嚴重程度,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提高治愈率。
本研究通過對我院收治的64例結節(jié)和囊腫型痤瘡患者進行分組對比分析,結果顯示,觀察組:顯效21例 (65.63%),有效8例(25.00%),無效 3例 (9.38%),臨床治療有效率為90.63%;對照組:顯效15例 (46.88%),有效5例 (15.63%),無效12例(37.50%),臨床治療有效率為62.50%。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同時,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9.38%,顯著低于對照組的37.5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本結果提示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結節(jié)和囊腫型痤瘡具有確切的臨床效果, 與相關研究[10-11]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結節(jié)和囊腫型痤瘡,能改善患者不良癥狀,提高治療效果,具有良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1]郭建輝,郭雯.痤瘡的物理治療研究概況 [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1, 20(1):177-178.
[2]吳冰月,杜曉斌.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囊腫型痤瘡療效觀察 [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1,15(22):751-752.
[3]丁旭,劉瓦利.通陽解毒湯治療結節(jié)囊腫型痤瘡44例臨床觀察[J].中醫(yī)雜志,2011,52(24):2121-2124.
[4]景春暉,夏慶梅,杜天樂.痤瘡中西醫(yī)治療進展 [J].湖南中醫(yī)雜志, 2015,31(4):193-196.
[5]李偉,朱東來,李光輝,等.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囊腫型痤瘡臨床療效觀察 [J].河北醫(yī)藥,2015,37(23):3605-3607.
[6]殷湘石,趙麗偉.綜合治療結節(jié)囊腫型痤瘡 [J].內蒙古中醫(yī)藥, 2013,32(1):33-34.
[7]方遠芳.中西醫(yī)結合綜合治療痤瘡320例臨床觀察 [J].中國臨床研究,2013,26(5):502,504.
[8]張會龍.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囊腫型痤瘡的臨床療效觀察 [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20):279-280.
[9]張起律,溫紅秀,吳運漢.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結節(jié)和囊腫型痤瘡66例療效觀察 [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07,21(10):604-605.
[10]劉彬.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囊腫型痤瘡患者40例療效觀察 [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9(33):17-18.
[11]孫元亮.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結節(jié)囊腫型痤瘡86例臨床觀察 [J].河北中醫(yī),2007,29(10):919.
(責任編輯:何華)
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Nodules and Cyst Acne
LIN Lunqiong,HE Lichun
(Huido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Huizhou 516300,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mbined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nodules and cyst acne.Methods 6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nodules and cyst acn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with 32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western medicine,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sed on western medicine.The treatment effect of patients was analyz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nodules and cyst acne can improve patients'adverse symptoms and treatment effect,with higher application value.
Nodules and cyst acn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Clinical effect
R758.73+3
:A
10.3969/j.issn.1674-4659.2017.03.0347
2016-09-06
:2016-10-10
林論瓊 (1977-),男,廣東惠州人,本科學歷,主治中醫(yī)師,研究方向:皮膚病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