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霞
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中學
【摘 要】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的不斷推進,新課程改革的不斷加深,課堂教學對課堂效率愈加重視,課堂效率的提升,不僅顯示出我們老師具備較高的教學能力,還能更好的幫助學生掌握更為豐富的學科知識,促進學生全面的發(fā)展。而語文教學中,學生寫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出學生語文水平的高低。所以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當中十分重要的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如今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對語文作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教學要求,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本文結合實際教學經驗,就如何更為有效的開展語文作文課提出些建設性的建議,希望對大家以后的教學展開,有所幫助。
【關鍵詞】
新課改 中學語文 作文教學策略
課程改革的目的在于全面提升學生的各項素質,以幫助學生獲得更好的發(fā)展。為此,這項新課改的重任就落實在了我們教學老師的肩上,而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途徑就是通過課堂掌握,老師需要組織高效有序的課堂,對學生產生有意識的影響,促其智力的發(fā)展,學習技能的培養(yǎng),進而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改變語文作文課上課效率低,教學效果差的狀況。
一、現(xiàn)階段語文作文教學的發(fā)展現(xiàn)狀
1.上課方式陳舊
據(jù)調查發(fā)現(xiàn),部分中學語文作文課的上課方式采用的還是較為傳統(tǒng)的上課方式,以灌輸式和填鴨式最為典型,教師之于講臺千篇一律的滔滔講授,只是講授一些純理論的東西,例如,寫作方法和寫作技巧,但是不會將這些理論性的東西結合學生的實際經驗有效的運用到作文書寫當中,學生對寫作處于迷茫狀態(tài),毫無上課欲望。這種結果致使學生和老師都很辛苦,但是沒有良好的教學效果。使作文課陷入一種隨意性、無序的狀態(tài)。
2.老師錯誤的認知
主要體現(xiàn)在新課程的背景下,教師并沒有將學生當作是課堂的學習主體,使學生處于被動地位。部分教師以生硬的教學方式將所有教學內容灌輸于學生,不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學生的意見、想法。其次,教師有時雖然會用到新鮮的教學方式,例如探究式教學,合作學習教學法等,但實際情況是這些教學方式僅僅只是流于形式,并沒有達到理想效果。最后,教師留下作文題目時,直接將寫作內容告訴學生,不會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致使學生呈現(xiàn)的寫作效果并不理想,大同小異。
二、中學語文作文課有效實施策略
1.挖掘教材,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創(chuàng)新
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是新課程背景下提出的重要關注點,因而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對學生寫作的創(chuàng)新性指導也是必要工作。教師通過對學生已掌握的語言詞匯、寫作的技巧表達,寫作的方式采取創(chuàng)新性的組合或拆分。使呈現(xiàn)出與以往完全不一樣的效果。訓練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從而循序漸進的有效實現(xiàn)對語文作文的創(chuàng)新。老師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可以與課本教材相結合,以朱自清的《春》為例,對這篇文章中的一些優(yōu)美的句子進行仿寫,如“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修辭手法的運用,疊詞的運用,使學生仿寫,實際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從而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有效突破。
2.鼓勵學生閱讀,豐富寫作素材
一篇完美的語文作文不僅僅是簡單表達學生的所思所想,而是在此基礎上將表達出來的語言優(yōu)化,是語言的表述更具有研讀性和欣賞性。想要達到這種理想的效果,需要在語文作文中加入更多豐富的寫作素材和簡潔優(yōu)美的詞匯。而這些東西的獲取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們學生課后源源不斷的大量閱讀作為補充,才能在進行寫作時文思泉涌,信手拈來的駕馭語言文字。所以教師要鼓勵學生多閱讀多積累,通過閱讀掌握表達技巧,表述方式,累積寫作素材。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的根據(jù)學生的閱讀能力推薦一些合適的讀物?;蛘吲e辦與寫作有關的活動,例如讀后感交流會等形式,以此不僅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在其完成閱讀后,教師可以組織班級全體學生結合閱讀內容進行分組討論,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感想,通過培養(yǎng)學生口語表達能力來提升其書面表達能力,以良好的學習氛圍來促進學生寫作能力得到可持續(xù)的培養(yǎng),促使其文學素養(yǎng)得到顯著提升。
3.注重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學會表達
新課改的課堂模式是區(qū)別于傳統(tǒng)課堂模式的,注重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效果,重視對學生自己的興趣愛好挖掘。對此,老師可以在寫作教學中使學生將教學文本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促使學生明確寫作不是還原文本或將多個文本組合到一起,而是應當根據(jù)自己對生活的感受和體驗對自身的真實情感進行表達。利用生活化的寫作訓練促使學生能夠對寫作產生熟悉感和親近感,進而能夠結合不同的生活體驗創(chuàng)作出飽含不同情感的作品。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養(yǎng)成寫日記的習慣,將生活中的感悟、身邊的人或事記錄下來,為學生今后的寫作提供素材和靈感。
4.合理用運評價機制,使學生獲得良好的寫作體驗
根據(jù)心理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中學生是一個需要多鼓勵,體驗成功感的群體。因此及時合理的評價反饋,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也較為重要。老師在批復學生作文時,要多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將積極鼓勵的話語及時反饋給學生。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就會有很大提升。其次,教師可以通過展示學生的創(chuàng)作成果,促使學生通過成果展示明確自身的不足,學習其他同學的優(yōu)秀寫作技巧。最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組際評價和組內評價,然后教師再根據(jù)學生的自評結果、互評結果以及各組的互動行為給出客觀的評價,包括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
【結 語】
綜上所述,在課改的背景下,我們開展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不僅需要老師創(chuàng)新教學觀念,教學方式,還需要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學情,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幫助。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使學生對寫作有更為深刻的認識。從而幫助學生真正的提高寫作能力,并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參考文獻】
【1】陳小飛.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5(11)
【2】張文達.簡議新課改背景下的中學語文教學【J】.語文天地:高中版,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