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林娟
【中圖分類號】R5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4-0-01
支氣管肺炎是一種小兒常見感染性疾病,多由肺炎支原體、霉菌、病毒或細菌等病原引起,重癥者可引發(fā)缺氧性神經損傷、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等,嚴重威脅患兒生命與健康,故及時采取有效治療方案尤為關鍵[1]。近年來,研究發(fā)現[2],氨溴索(Ambroxol,AMB)在治療支氣管肺炎上效果突出,且采取靜脈注射與霧化吸入的不同用藥方式雖均可獲得不錯治療效果,但其療效仍有差別。本研究以我院2015年6月~2016年7月收治的支氣管肺炎患兒為研究對象,探討小兒支氣管肺炎采取不同給藥途徑應用AMB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7月收治的94例支氣管肺炎患兒,入選標準:①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發(fā)熱、咳嗽、氣促及肺啰音等癥狀;②符合《諸福堂實用兒科學》(第8版)中關于支氣管肺炎的診斷標準[3];③年齡6個月~7歲;④病程≤7d;⑤患兒法定監(jiān)護人自愿參加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⑥嚴格按照醫(yī)囑用藥,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肝腎功能不全或重癥感染者;②支原體肺炎、間質性肺炎或大葉性肺炎者;③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或過敏體質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均分為兩組。其中觀察組女25例,男22例;年齡(3.7±0.8)歲;病程(2.8±0.5)d。對照組女23例,男24例;年齡(3.5±0.7)歲;病程(2.7±0.6)d。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均不明顯(P>0.05),臨床可比。
1.2 方法
兩組均給予常規(guī)綜合治療,包括退熱,止咳平喘,予以抗病毒、抗生素等控制肺部感染,保持呼吸道暢通,必要時吸氧,鎮(zhèn)靜等處理;連續(xù)治療7d。對照組:在此基礎上,采取靜脈注射AMB(浙江康恩貝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23225,規(guī)格4ml:30mg)治療;具體用量為①<2歲,7.5mg/次,2次/d;②2~6歲,7.5mg/次,3次/d;③≥7歲,15mg/次,2次/d;均予以慢速靜脈注射。觀察組:在常規(guī)綜合治療上,給以霧化吸入AMB治療;具體包括①≤6歲,7.5mg/次,2次/d;②≥7歲,15mg/次,2次/d;③使用時用20ml0.9%生理鹽水稀釋;④霧化器選用醫(yī)用超聲波霧化器(鞍山貝爾思科技有限公司,型號BSW-2A),15~20min/次。
1.3 療效評定
參照近年有關文獻對連續(xù)治療7d后兩組治療效果進行評價[4]。①顯效:正位X線片顯示胸部陰影消失,體溫與呼吸正常,咳嗽與肺啰音等癥狀消失;②好轉:X線片顯露胸部陰影緩解,體溫與呼吸正常,咳嗽與肺啰音等癥狀基本消失;③無效:X線片呈現胸部陰影未吸收或反而擴大,體征與癥狀也未見改善甚至惡化。總有效率=(好轉+顯效)/總例數×100%。
1.4 觀察指標
記錄比較兩組熱退、止咳時間及氣促、肺啰音消失時間,臨床療效,治療期間不良反應。
1.5 統(tǒng)計分析
采用統(tǒng)計軟件SPSS21.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運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應用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 臨床癥狀消退時間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熱退時間、止咳時間、氣促消失時間及肺啰音消失時間,均顯著更短(P<0.01)
2.2 臨床療效
連續(xù)治療7d后,47例觀察組,顯效24例,好轉21例,無效2例;47例對照組,顯效17例,好轉22例,無效8例;其中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7%(45/47)與對照組的83.0%(39/47)比較,明顯更高(=4.029,P=0.045)。
2.3 安全性評價
治療期間,觀察組未見不良反應;對照組出現2例嘔吐,1例皮疹,1例腹瀉;其中觀察組總發(fā)生率為0.0%(0/47)明顯低于對照組的8.5%(4/47)(=4.178,P=0.041)。
3.討論
小兒支氣管肺炎發(fā)病機制可能為患兒氣道與肺泡壁因病原菌入侵而發(fā)生水腫、充血及炎性滲出等,而后引發(fā)肺泡萎陷、通氣不暢,從而影響氣體交換,誘發(fā)二氧化碳潴留和缺氧,進而可出現呼吸衰竭,與此同時,患兒還可因病原體毒素而產生毒血癥,繼而可導致酸堿平衡失調及引發(fā)消化、神經、循環(huán)等多系統(tǒng)并發(fā)癥[5]。若該病處理不及時,可對后續(xù)治療形成不利影響。目前小兒支氣管肺炎臨床治療以藥物為主,且種類多,其中AMB應用較為廣泛。
AMB是一種祛痰劑,具備多種生物效應[6]:①松弛呼吸道平滑?。夯謴秃粑览w毛正常擺動能力,促使纖毛上皮再生,增加黏膜纖毛運動,改善氣道痙攣,抑制組胺釋放,從而起到松弛氣道和肺平滑肌的效果;②抗炎作用:通過抑制炎性介質釋放,達到化痰與治療炎癥的目的,減少患兒氣道杯狀細胞增生,減輕炎癥反應,進而起到治療咳嗽的功效;③抗氧化作用:能清除氧自由基,減輕其對機體的損傷。當前AMB的給藥方式可分為靜脈給藥和霧化吸入,其中傳統(tǒng)靜脈給藥的特點為藥效需經過機體血液循環(huán)方可形成,作用范圍是患者全身,靶器官獲得的藥物濃度不高,同時部分藥物經肝臟代謝后滅活,藥物利用率低,見效相對緩慢,且毒副作用較大,對于小兒來說,極易發(fā)生全身過敏。霧化吸入能將AMB霧化為直徑3~6μm可吸收的微粒,懸浮于氣體中,經醫(yī)用霧化器直接輸入至患兒呼吸系統(tǒng),可直接作用于呼吸道黏膜;其優(yōu)勢在于能短期內降低痰液黏度,以便痰液徹底排除,緩解支氣管痙攣;局部藥物濃度高,不易產生全身反應,且用量小。
本研究顯示,給以AMB霧化吸入治療的觀察組在熱退時間、止咳時間、氣促消失時間及肺啰音消失時間上,均顯著短于采取靜脈注射AMB的對照組;與張保連等[7]研究結果相似;表明小兒支氣管肺炎采用AMB霧化吸入治療起效迅速,更能短時間內解除患兒癥狀與體征。療程結束后觀察組總有效率高達95.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3.0%;這與熊翠蓮[8]報道一致;說明霧化吸入AMB治療更有助于提高治療效果,改善預后。此外,觀察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0.0%與對照組的8.5%比較,明顯更低;可見,AMB采用霧化吸入的方式更能顯著減少藥物副作用,提高安全性。
綜上所述,小兒支氣管肺炎應用AMB霧化吸入治療見效快,療效顯著,安全可靠,具有較高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劉新鋒,張中平,牛波,等.支氣管肺炎患兒病原學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5,25(5): 1181-1182.
[2] 楊玲.鹽酸氨溴索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4, 22(11):103-104.
[3] 江載芳,申昆玲,沈穎.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5:1255-1262.
[4] 張士勇.氨溴特羅口服液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的療效觀察[J].臨床肺科雜志,2014,19(3): 481-483.
[5] 張建梅,任靜,陳欣.小兒支氣管肺炎的免疫機制及免疫治療[J].醫(yī)學綜述,2013,19(10): 1763-1765.
[6] 段捷華,覃睿.鹽酸氨溴索注射液在國內兒科臨床的應用進展[J].醫(yī)學綜述,2015,21(8): 1438-1440.
[7] 張保連,苗冰清.鹽酸氨溴索注射液霧化吸入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70例臨床療效觀察[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5,44(6):683-684.
[8] 熊翠蓮.氨溴索不同給藥途徑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臨床療效比較[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5, 31(3):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