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華
【中圖分類號】R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4-0-01
腦梗塞也稱之為缺血性卒中,是一種局部腦組織區(qū)域血液供應產(chǎn)生障礙,從而導致腦組織缺血、缺氧性病變,神經(jīng)功能障礙的腦血管病[1]。腦梗塞疾病發(fā)病很急,發(fā)病前多無明顯典型前兆,無年齡段限制,但多發(fā)于中老年人群體。該病是一種致殘率和致死率較高的疾病,因而尋求更有效的治療藥物和治療方法也比較迫切[2]。本次研究就單用阿司匹林治療和阿斯匹林聯(lián)合硫酸氫氯吡格雷口服治療腦梗塞的療效進行了比對分析,現(xiàn)做如下報道。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自2013年9月至2016年11月來我院治療的腦梗塞患者50例,用隨機分組的方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5例。對觀察組患者施用阿斯匹林聯(lián)合硫酸氫氯吡格雷口服治療方案,對對照組患者采用單用阿司匹林治療的方案。觀察組患者年齡為32~71歲,平均(59.6±6.9)歲,男14例,女11例;對照組患者年齡為34~71歲,平均(61.2±6.1)歲,男13例,女12例.經(jīng)比對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等方面的差異對本次研究無影響(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規(guī)治療,即使用腦保護劑、腦細胞活化劑、維生素E及鈣離子拮抗劑等改善腦部營養(yǎng)和供血問題的藥物,同時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鈣注射液,0.4ml/次,1次/d。然后對照組患者在此基礎上服用阿司匹林腸溶片,0.1g/次,2次/d;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觀察組患者再加服硫酸氫氯吡格雷片,75mg/次,1次/d。
1.3 評價指標
治療總體結束后,對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進行統(tǒng)計計算?;颊咴诮?jīng)過治療后,腦梗塞得到了完全治愈或其臨床癥狀有了顯著的改善和緩解,為顯效;患者在經(jīng)過治療后,腦梗塞的臨床癥狀有所改善或有改善的趨勢,為有效;患者在經(jīng)過治療后,腦梗塞的臨床癥狀沒有減輕或者反而有加重的跡象,為無效。治療總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該組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選擇SPSS19.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檢驗,采用對比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用t檢驗計量資料,并以(±s)表示,若(P<0.05)則說明差異明顯,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經(jīng)過統(tǒng)計分析,觀察組患者顯效21例,顯效率為84.0%,有效3例,有效率為12.0%,無效1例,其治療總有效率為96.0%;對照組患者顯效13例,顯效率為52.0%有效8例,有效率為32.0%,無效4例,其治療總有效率為84.0%。將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進行對比,計算結果顯示=6.7222,P=0.009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結論
腦梗塞是一種發(fā)病率和致死率較高的疾病,且有關資料顯示其發(fā)病率、致死率與年齡成正相關,男性的發(fā)病率高于女性。中老年患者是腦梗塞的主要患病人群,該群體多又合并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和糖尿病等多種病癥,這些病癥互相影響容易引發(fā)很危急的狀況,因此治療腦梗塞往往需要高效性,以及將相關的病癥一并進行一定的治療才能比較好的治好患者。動脈硬化是一個比較關鍵的癥狀,一般認為是血小板聚集導致的,治療辦法就是抗血小板聚集,如此可以較為明顯地降低致殘率及致死率。阿司匹林是一種環(huán)氧化酶抑制藥物,可以抗血小板聚集,硫酸氫氯吡格雷是一種ADP受體拮抗劑代表藥物,不僅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還有著解聚的功效,并且能夠改善紅細胞變形功能。本次研究就使用阿斯匹林聯(lián)合硫酸氫氯吡格雷口服治療腦梗塞的療效進行了探討,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使用阿斯匹林聯(lián)合硫酸氫氯吡格雷口服治療腦梗塞治療效果更顯著,療效突出,可以極大的挽救腦梗塞患者的健康與生命,有很高的臨床價值,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張悅. 阿斯匹林聯(lián)合硫酸氫氯吡格雷口服治療腦梗塞的臨床效果觀察[J].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45):141-142.
[2]王亞娟.阿斯匹林聯(lián)合硫酸氫氯吡格雷口服治療腦梗塞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4,1(8):1341-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