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
【中圖分類號】R656.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4-0-01
反流性的食管炎是由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炎癥性病變,內鏡下表現為食管黏膜的破損,即食管糜爛和食管潰瘍。反流性食管炎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的人群,成人發(fā)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升高。此病癥臨床表現為上腹部疼痛、泛酸,還會伴有不適感,不同的人群其臨床表現也有所不同[1]。在臨床治療中,反流性食管炎通常采用藥物治療的方式,其中西沙比利、洛賽克為常用藥物。本次研究基于以上背景,探究西沙比利與洛賽克對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療療效,現將方法與結果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資料
2014年12月到2016年12月,選取我院收治反流性食管炎的40例患者,以隨機信封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各20例。對照組患者男10例、女10例,年齡23-65歲,平均年齡(45.9±6.0)歲,病程0.1-0.4月,平均病程(0.3±0.1)月;干預組患者男11例、女9例,年齡24-66歲,平均年齡(46.1±5.8)歲,病程0.1-0.5月,平均病程(0.3±0.2)月。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年齡、病程等基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進行相應的檢查,確診病情后,對照組給予西沙比利(浙江京新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0269)治療,口服方式,10mg/次,2次/d或餐前20mg/次服用,1次/d,病情嚴重的患者劑量可加倍。干預組給予西沙比利(浙江京新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0269)聯(lián)合洛賽克(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945)治療,西沙比利服用方法同對照組相同;洛賽克采用靜脈滴注的給藥方式,將其溶于l00毫升0.9%氯化鈉注射液或100毫升5%葡萄糖注射液中,滴注時間控制在20-30min內,1次/d。兩組患者均治療4w為一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不良反應。臨床治療有效率評價標準:顯效:臨床癥狀均消失,胃鏡檢查下,反流現象消失,胃黏膜炎癥得到明顯的改善,無反酸;有效:臨床癥狀明顯改善,胃鏡檢查下,反流現象減少,胃黏膜炎癥有所緩解,炎癥范圍相對縮?。粺o效:臨床癥狀沒有改善,胃鏡下胃黏膜炎癥無變化,甚至在加重。臨床治療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本文的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臨床治療有效率、不良反應采用%表示,組間對比采用 檢驗,以P<0.05為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 臨床治療有效率對比
干預組臨床治療有效率95%(19/20),其中顯效11例,有效8例,無效1例;對照組臨床治療有效率70%(14/20),其中顯效7例,有效7例,無效6例。組間對比干預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4.329。
2.2 不良反應對比
干預組患者出現頭痛2例、便秘2例、過敏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25%(5/20);對照組患者出現頭痛1例、便秘2例、過敏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20%(4/20)。停藥3d后不良反應均消失,再次用藥后無不良反應發(fā)生,P>0.05, =0.143。
3.討論
反流性食管炎會導致患者食管黏膜鱗狀上皮組織增生,還會伴有充血及水腫的情況發(fā)生,當細胞侵入后,會出現糜爛、潰瘍等情況[2]。臨床治療該癥時通常選用藥物治療,其中西沙比利、洛賽克較為常用。臨床經驗表明,這兩種藥物聯(lián)合治療反流性食管炎具有顯著的臨床治療效果,安全性較高[3]。西沙比利屬于腸胃動力藥,其不會對巴胺受體造成威脅,可應用不同的5-羥色胺作用于胃腸道內器官內肌神經叢,進而增加肌乙酰膽堿的釋放量,達到刺激消化系統(tǒng)的作用,增加食管和胃部肌張力,促進食管與胃恢復正常的蠕動功能。洛賽克是一種抑制胃酸質子泵藥物,可有效地抑制細胞膜中質子泵,進而阻斷胃酸分泌,達到抑制胃酸的效果,進而減少食管黏膜的損傷。將這兩種藥物聯(lián)合治療,可有效地提高臨床治療效果,且安全性較高。
綜上,西沙比利與洛賽克應用于治療反流性食管炎具有顯著的臨床療效,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趙君.洛賽克聯(lián)合西沙比利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臨床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5,15(18):91.
[2]姜麗.洛賽克與西沙比利對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療療效觀察[J].引文版:醫(yī)藥衛(wèi)生,2015,1(3):66-67.
[3]王軍,葉從容.西沙比利與洛賽克對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療療效分析[J].醫(yī)藥衛(wèi)生:全文版, 2016,2(2):00210-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