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敏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當前高校的教育教學也在不斷革新與發(fā)展。新媒體的出現(xiàn)不僅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利,同時也給高校英語教學帶來了很多益處,對于高校英語教師來說,要正視新媒體給教學工作帶來的影響,認識到傳統(tǒng)教學中的不足,樹立創(chuàng)新觀念,在教學中融入豐富的新媒體手段,才能讓高校英語教學的質量不斷提升。
關鍵詞:新媒體 高校英語 問題 改革 創(chuàng)新
一、當前我國高校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過度追求書面化
當前在我國高校的英語教學中,理論大于實踐的問題比較突出,教師重視課本內容沒有錯誤,但是過度追求書面化教育只會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打擊,無法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高校英語教學不僅在于讓學生掌握書面的知識,更要傳授給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和實踐技能,過于書面化的內容勢必會影響學生語言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成為“啞巴英語”。在當前的英語教學中,教師重視的是學生的語法掌握和閱讀、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沒有綜合運用語言的機會,也難以感受到學習語言的魅力,認為學習英語就是每天背單詞、背句子,枯燥且考驗耐力,學生缺乏英語綜合運用的能力。特別是高校學生基本都要參加的四六級英語考試,讓學生對于英語的書面練習更加重視。有一個有意思的案例是,曾有高校對自己學校的外教做過英語測驗,結果是外教在語法方面的得分要低于本校學生最高分,這就說明我們對于英語的書面教學已經超出了英語的實踐應用范圍,讓學生的綜合能力難以提升。
2.缺乏可操作的實踐性
隨著新課程改革步伐的深入,我國高校英語教師也已經認識到傳統(tǒng)教學已經不適應當前教育教學的需要,但是大多數(shù)教師還是采用著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讓英語教學幾乎止步不前。首先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已經不再適應當前學生發(fā)展的需要,僵化的教學模式也會阻礙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教學方法的落后背離了快速發(fā)展的社會,這一切都與我國國際化交流需求和期望背道而馳。當前高校英語教學存在的一大問題就是理論缺乏實踐性,學生學習的課本知識無法落地,形成了教學真空,與實際接觸有脫節(jié),這就導致學生的英語學習變成了一種理論研究,實踐不足也阻礙了學生進一步學習英語,這凸顯出的是我國英語教學模式的落后,缺乏綜合性的人才。
二、新媒體環(huán)境下高校英語教學改革措施
1.開展主動式實訓教學
在過去的高校英語教學中,教師采用的都是灌輸式的一言堂教學模式,教師上課就是講語法、分析詞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機械式的學習模式十分單調生硬,讓學生提不起學習興趣,師生間缺乏互動,教學質量不容樂觀。而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新媒體逐漸走入了大學校園,新媒體的到來讓學生獲得知識的途徑變多變廣,獲取知識更加自如。在這種形勢之下,教師應當意識到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應當被淘汰,因為已經落后于發(fā)展的時代,也不再為學生所接受。開展主動式實訓教學適用于一些實踐性強的科目,對于英語這門語言課程來說十分常有利的,教師應當做好知識的引導者角色,放棄過去的填鴨式教學,引導學生多領悟多感受,從實訓中找到學習英語的樂趣。
2.開展交互式教學改革
如前文中提到的,在過去采用的填鴨式傳統(tǒng)教學已經不再適應時代的發(fā)展和學生能力發(fā)展的需要,要在不斷變化的社會中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優(yōu)化教學方法,充分適應當前社會的發(fā)展和對高素質人才的要求。隨著新媒體的逐漸引用,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方式必須要摒棄,開展互動式交互式教學方式就是基于新媒體產生的新改革措施,它與主動式實訓不同,交互式教學讓教學和學習都變得輕松,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知識,教師可以在每一次教學完成后設計一些小測試,考察學生的掌握情況,學生在課堂上可以對所學知識開展場景演繹,也可以在室外舉辦英語相關的活動,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充當好引導者的角色,適時的給學生提出建議,把握好方向,這樣的教學效果要比教師做主導者好很多。
三、新媒體環(huán)境下高校英語教學創(chuàng)新手段
1.充分結合交互媒體與自媒體
在高校校園中建立英語交互式媒體,主要是根據(jù)校園內網建立聊天室,讓學生通過以組為單位,建立英語學習群體。聊天室的形式可以多樣化,比如現(xiàn)在流行的微博、微信等,都是教師幫助學生自發(fā)運用的學習工具,這種交互式的教學媒體,融合新興的自媒體,不僅達到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所無法企及效果,喚起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減輕了教師的壓力。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可以實現(xiàn)同時對多名同學展開指導,實現(xiàn)也從課堂內轉變到了課堂外的任何時間,不受場地和時間的限制,學生學習更加便利。同時,交互媒體和自媒體結合的方式也拉近了教師與學生們的距離,改變了過去下課后學生找教師請教問題不方便的情況,讓師生之間能自由的溝通和交流,學生遇到難題可以隨時通過網絡向教師請教,同學們和教師之間能展開熱烈的交流,對于學生學習英語起到了有效的促進作用。
2.結合網絡素材豐富教學
在當前,豐富的網絡素材可以幫助英語教學打開一片新天地,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合適的網絡素材能有效提升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讓知識易于理解,同時豐富課堂內容。高校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將一體化網絡媒體與新媒體結合在一起,這樣既能克服單純使用一體化網絡媒體素材的局限性,也能借助新媒體挖掘出更多有用的素材,二者結合凸顯出的是互聯(lián)網下強大的素材融合,這是單純僅靠課本書面教學所無法企及的。教師在講到某一部分內容時,為了加強學生理解,可以在課堂上運用搜索引擎搜索素材,選出適合學生理解的素材,這種方法在國外很多大學都以應用,通過建立高校自己的語料庫,收錄一些名人名言或故事,都是英語教學過程中豐富的素材選擇。
3.發(fā)揮微視頻的便利作用
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交互式媒體為英語教學創(chuàng)新提供了最佳的交互化,一體化網絡媒體為英語教學提供了最佳的教學創(chuàng)新素材,而微視頻則為高校英語教學提供了最佳的全方位創(chuàng)新的體驗場。由于微視頻的時間長短不限,而且制作門檻極低,學生們可以利用幾乎任何具備攝錄功能的手持終端設備,基于任何場景,進行英語短劇或英語視頻創(chuàng)意制作,這種全方位的英語語言應用,是高科技所帶來的前所未有的極大便利,也為學習英語的學生們提供了一個由單純地學習語言到使用所學知識,并對其進行加工、發(fā)揮、創(chuàng)造的一個偉大的過程。相對其他英語教學方式而言,微電影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的應用,不僅為學生們提供了一個可以應用英語語言的體驗場,而且還給了學生們一個足以放飛其語言之夢的天堂。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面對我國高校英語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不足,面對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的發(fā)展,高校英語教師要意識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對于當前教學的不適應,教師要認識到當前英語教學過度重視書面化,缺乏實踐操作的問題,通過創(chuàng)新的改革手段,讓新媒體走入課堂,走入學生日常學習中,教師要做好學生學習英語的引導者,幫助學生真正提升英語綜合能力,成為社會有用人才。
參考文獻:
[1]黃小蘭.高校校園新媒體的育人功能及其實現(xiàn)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
[2]陳義紅.新媒體環(huán)境下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創(chuàng)新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
[3]曹菲.探索慕課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創(chuàng)新方式[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5,(10):92-93.
[4]郝建君.多媒體網絡環(huán)境下大學英語教師個性化教學初探[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2009,(04):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