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曙明
摘要:長征精神對我們中學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多方面的啟示,具體表現(xiàn)在艱苦奮斗、堅定信念、集體意識、思想文化建設等方面。青年強則中國強,青年智則中國智。青年學生是中國的希望,是中國21世紀接班人,在新的歷史時期,要大力加強中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把長征的改革精神映射到改革創(chuàng)新上,使學校教學圍繞提高課堂效率為中心,提高教學質(zhì)量,改革教學策略,改革教學過程,改革教學目標,改革傳授方式。與時代精神結合起來的長征精神,將激勵我們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關鍵詞:長征精神 艱苦奮斗 堅定信念 集體意識 思想文化建設 思想品德教育
80年前,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工農(nóng)紅軍贏得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偉大勝利,它是人類戰(zhàn)爭史上的奇跡,折射出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和思想。長征對于整個人類的生存、奮斗和進取的價值都是非凡的,它以無可比擬的信念堅定、艱苦卓絕、不屈不撓而獲得一種具有全人類意義的永恒,矗立起一座穿越時空的精神豐碑。長征是一部全人類常讀常新的書。在今天我國正在進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和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長征時期,在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八十周年之際,人們必將更多地關注長征事件與長征精神。實踐不斷前進,社會在不斷發(fā)展,但亙古不變激勵著后人的卻是精神的力量。從這個意義上說,長征精神尤其需要我們倍加珍惜與弘揚,需要我們與時俱進,不斷譜寫新長征的新篇章。
我們思想品德教研組以“嚴謹治學、認真研教、品牌立人”為宗旨,堅持“以學論教、以研促教”的教研工作思路,在教學實踐中遵循“生活——教學——生活”邏輯程序。堅持教書與育人相結合,品德理論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繼承優(yōu)良傳統(tǒng)與改進創(chuàng)新相結合。把長征這個偉大民族精神映射到改革創(chuàng)新上,使品德教育圍繞長征精神來提高教學質(zhì)量,改革教學策略,改革教學過程,改革教學目標,改革傳授方式。筆者認為,長征精神對我們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啟示具體表現(xiàn)在四個方面。
一、艱苦奮斗精神對中學思想品德教育的啟示
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我們黨領導和團結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強大精神動力。長征精神應該自始至終貫穿于學習和生活中,艱苦奮斗,正是其中的一個表現(xiàn)方面。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節(jié)儉敗由奢。時代不同了,條件改變了,生活富裕了,但艱苦奮斗的精神是須臾不可丟棄的,時代賦予了艱苦奮斗新的含義,但其宗旨要領是不變的。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對于如今物質(zhì)生活優(yōu)越的學生而言,艱苦奮斗似乎略有“矯揉造作”之嫌。其實不然。目前在一部分青少年中滋長了“驕”“嬌”兩氣,習慣于索取、習慣于享受,從未體味生活的艱辛、創(chuàng)業(yè)之不易,應該引起我們注意,予以正確的引導。當然,我們今天提倡艱苦奮斗,絕不是要否定合理的物質(zhì)利益,要人們?nèi)ミ^苦行僧似的生活。那樣,就會走到事情的另一面,這也是我們在教育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今天,在歷史的機遇和挑戰(zhàn)面前,我們更加需要這種“永久奮斗”的精神。
中國古代的先哲說過:“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苯裉?,我們進行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是新的長征。走在新長征路上,我們應繼承和發(fā)揚當年紅軍長征的精神,把長征這份寶貴的精神財富變成推動我們各項事業(yè)前進的巨大力量。紅軍長征的路是艱苦的、漫長的;新長征的路會更艱苦、更漫長。因此,我們回憶長征、紀念長征,就是要更好地繼承和弘揚紅軍長征精神,把紅軍長征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一代一代地傳下去,萬眾一心、艱苦奮斗,爭取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長征”的勝利。
二、堅定信念精神對中學思想品德教育的啟示
長征精神的精髓是一種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是對理想信念的堅定不移和不懈追求。有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就會產(chǎn)生戰(zhàn)勝一切困難、戰(zhàn)勝一切敵人的巨大精神動力。只要正義在手,革命信念在心,無論是物質(zhì)的匱乏,還是環(huán)境的艱苦,既削弱不了共產(chǎn)黨人對生活的樂觀態(tài)度,也消磨不了革命者的豪情壯志,更阻擋不了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全國人民建立新中國的步伐。
信念教育,過去是,現(xiàn)在是,今后仍然是關心下一代工作的主題。要根據(jù)形勢的發(fā)展,不斷地賦予新的內(nèi)容。我們向青少年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必須要在長征精神引領下,引導青少年更加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把個人的理想、抱負,融入到國家發(fā)展,民族復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大目標中。實踐證明,只有在實現(xiàn)大目標的過程中,把個人的命運前途和國家的民族的前途聯(lián)系在一起,個人的理想、抱負才能真正的實現(xiàn)。因此,我們必須堅持不懈地向青少年進行理想信念的教育,大力弘揚民族精神,提高他們對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社會變革一些負面影響的識別能力和克服前進道路中遇到的一些困難和風險的毅力,逐步鍛煉成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力軍。
生活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zhàn)場,我們每個人都生存于一個競爭的高壓環(huán)境中。使長征精神生活化、具體化,是緩解生活壓力的一個好途徑。始終抱著一顆堅定的心。在困難面前咬緊牙關,冷靜平和,隨機應變,從長征中獲得的精神力量。新的長征路,不會是平平坦坦的,還會遇到許許多多新情況,甚至還會出現(xiàn)從未遇到過的困難。要解決新問題,克服新困難,仍然需要具有堅強的意志、鍥而不舍得韌性和忘我工作的拼命精神。我們更應該教育學生具有這樣一種頑強拼搏、勇于奉獻的精神和旺盛的斗志。
三、集體意識精神對中學思想品德教育的啟示
談到長征精神,其中的一種就是集體意識?,F(xiàn)如今大力提倡的長征精神,正是團結精神的發(fā)源根基。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今天,我們要求學生發(fā)揚團隊精神,團結友愛,優(yōu)勢互補,向著共同目標齊心協(xié)力,正所謂“人心齊、泰山移”!
在過去,“長征”就是相互扶持,不輕易放棄隊伍中的每一個人;在現(xiàn)在,“長征”應該是相互幫助,不忽視團隊中任何一個人的力量和智慧。如果把國家看作是一個大的團體,即放大團體精神,我們看到的就是愛國精神。
我們常說,團結就是力量。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要以集體利益為重。只有這樣,才能將每個人微小的力量整合起來,不斷克服困難,取得成功。我們的學習,生活亦復如是。有時遇到難題,不會做,就需要我們大家一起努力攻克難關。只要我們大家緊緊團結在一起,展示才華,一道道難題終究會被破解?,F(xiàn)在的中學生因為大多是獨生子女,個人意識較強而集體觀念較淡漠。這是擺在所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難題。我們不僅要抓學生的成績,更要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唯有這樣,才能完成和諧社會新的長征。否則,打敗我們青年一代的不是敵人,而是我們自己。
四、思想文化建設對中學思想品德教育的啟示
長征是正義思想與錯誤思潮的一場較量。它不僅是在戰(zhàn)爭中更是在思想文化上的一次勝利。長征的勝利體現(xiàn)了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等進步思想的正確觀點。
隨著我國社會深刻變革,人們思想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和差異性進一步增強,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特別是互聯(lián)網(wǎng)等新興媒體的出現(xiàn),對傳統(tǒng)教育管理方式提出了挑戰(zhàn),創(chuàng)新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務極為緊迫。面對國內(nèi)外形勢新變化,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在內(nèi)容、方法、機制、手段等方面還不夠適應,存在不少薄弱環(huán)節(jié)。要加強學校宣傳文化陣地建設與管理,絕不給錯誤觀點和言論提供傳播渠道,堅決抵制各種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對學生的侵蝕和影響。長征精神是定海神針。
加強中小學思想文化建設要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按照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以中小學生為主體,以建設優(yōu)良的校風、教風、學風為核心,以優(yōu)化、美化校園文化環(huán)境為重點,以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推動形成厚重的校園文化積淀和清新的校園文明風尚,使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接受先進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風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園人文、自然環(huán)境中陶冶情操,促進他們的全面發(fā)展和健康成長。這一切必須需要長征精神來引領。
五、結論
繼承和發(fā)揚長征精神,是以老紅軍激發(fā)的偉大民族精神為基礎,以全國人民的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為榜樣,以學校的自強精神為主體,形成具有學校特點的精神動力與力量源泉。
一方面,把長征的革命精神映射到繼承上,使全體教師能夠不斷追求卓越,不斷用長征的革命思想激勵自己、激勵學生,教育學生不能忘記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培養(yǎng)學生成為品行端正、學習勤奮、體魄健壯,求真求美的新長征人。積極推進以德育為核心,以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為重點的素質(zhì)教育。
另一方面,繼承和發(fā)揚長征精神,思想品德工作是現(xiàn)代化建設的生命線,同樣也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線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發(fā)揮著重要的保證作用。當前推進素質(zhì)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發(fā)展的實踐證明,教育改革的每一步深入,教育發(fā)展目標的每一次設定與實現(xiàn),都離不開思想品德工作所起的統(tǒng)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奮精神、鼓舞士氣的重要作用。
青年強則中國強,青年智則中國智。青年學生是中國的希望,是中國21世紀接班人,所以更要發(fā)揚團結協(xié)作,努力拼搏的集體主義精神,從前輩手中接過那金光閃閃的火炬,讓偉大的長征精神代代相傳,在實現(xiàn)偉大的中華民族復興的新長征路上,譜寫出更加壯美的青春之歌。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學生成長進步的導師。因此我們教師要引導學生永遠繼承和弘揚偉大長征精神,引導學生繼續(xù)保持長征年代那么一股勁,那么一股革命熱情,那么一種精神。自強不息、頑強拼搏,迎接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和知識經(jīng)濟迅速興起的挑戰(zhàn),把長征精神加注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火箭之中,托舉中國在新的起點上飛得更高、更遠。長征精神永放光芒,長征永遠在路上。我們相信,在新的歷史時期,長征精神將穿越時空,走進人們的心靈,與時代精神有機結合起來,將激勵我們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完成新的長征。
參考文獻:
[1]話說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