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釗
作為對語言文字的綜合運用,寫作集中體現(xiàn)了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體現(xiàn)了學生感受生活、表達思想的能力。但在目前的小學習作教學實踐中,學生在作文選材立意、組織結構、表情達意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言之無物、胡編亂造、結構失衡、生搬硬套、千篇一律等現(xiàn)象比比皆是。筆者認為,通過以下四個步驟,可以幫助學生巧妙化解“習作難”的困境,讓寫作煥發(fā)光彩。
一、選材立意求新
作文的選材與立意,是寫作的關鍵。由于自身閱歷所限,又加上作文主題的要求,學生對作文的選材往往胡編亂造、照抄硬搬。例如寫《我的媽媽》,許多的同學都會開篇就寫“我的媽媽個子不高,長長的頭發(fā),大大的眼睛,十分溫柔善良?!比缓缶蛯憢寢屆刻鞛槲易鲲?,在我生病的時候精心照顧我,等等。類似的選材不能說不符合要求,但一看就覺得似曾相識,讀起來容易審美疲勞。一篇好的作文,應該要做到選材新、立意高,才能避免流俗,讓讀者耳目一新。
(一)發(fā)現(xiàn)新穎的小事
要做到選材立意求新,關鍵看學生是否有一顆敏感的心,時刻留意身邊的人和事,觀察他們做什么、想什么,性格脾氣、生活習慣有什么特征。例如,有一位同學描寫科學老師上課的樣子:“朱老師上課的時候很嚴肅,眼睛瞪得大大的。他的聲音一會高一會低。只要看到有同學開小差,他的聲音就會突然高上好幾倍,弄得我們都不敢開小差?!本瓦@樣一件小事,把科學老師認真上課的樣子寫活了,讀起來很有趣味。
(二)培養(yǎng)求異的意識
寫作是一種個性化的創(chuàng)造,應從個人的角度上寫自我,這樣才能寫出個性,做到“人無我有”。這種個性化來源于作者本身獨特的生長環(huán)境、獨特的心理活動。在最初的寫作階段,要順著自己寫,不要為了功利性的目的,或者受外來的影響,跟著人家寫。在習作之前應先引導學生思考:我筆下的人物與他人的不同之處在什么地方。針對他的獨特的人物性格和思想品質選擇具有代表性的事例,從他平常的語言行動中找出閃光點,這樣寫出的人物就可以脫離雷同,獨具魅力。
二、結構布局求順
許多學生的習作段落安排存在很多問題,例如,有的習作總共三段,開頭結尾各兩行,中間洋洋灑灑二十行,或者是文章總共數(shù)百字,卻被分成了十幾段。學生寫作時需要充分考慮安排好文章的層次和段落、詳寫和略寫、內容的照應等等,避免虎頭蛇尾,段落長短失衡,結構殘缺的現(xiàn)象。
(一)行文的三層結構
不管是寫議論文還是記敘文,首先,在行文上基本上要有三層結構:開頭、中間、結尾。文章結構完整、線索清楚,才能做到敘述有頭緒。其次,要合理安排層次。常用的有“總分總”“總分”“分總”的層次,也可以根據自己認識的發(fā)展變化等安排文章的次序,但要注意段落之間的連貫性。
(二)恰當使用照應
為了有效地體現(xiàn)文章的中心思想,做到重點突出,學生習作時還要考慮內容的詳寫與略寫、照應中心的需求。文章每個段落不能平均用力,要主次分明。此外,通過照應也有助于把事情說得更加清楚,使文章前后聯(lián)系得緊密。
(三)揣摩開頭結尾
開頭結尾是文章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伴_門見山”“先聲奪人”“設置懸念”等都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靈活運用。結尾的方法也多種多樣,如總結性結尾、啟發(fā)性結尾、抒情性結尾、號召性結尾等等。好的結尾能帶來回味和想象的空間,讓讀者意猶未盡。
三、表情達意求真
新課標指出,解放個性、發(fā)展個性是作文教學的重要目標,真情寫作、個性流露是作文優(yōu)劣的重要評判依據,切忌虛情假意,為迎合習作要求而刻意抒情。萬不可“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
(一)打動自己
生活是真實的,源于生活的情感也應該是真摯的。莫言在談到他的寫作經驗時也曾說,你想要讓你的作品打動別人,你首先自己要被打動。你要想你的讀者能夠流出眼淚,你作為作家在寫作和構思的過程中首先要讓自己流下眼淚。
(二)感官敘述
在寫作的時候,要把全部的感官調動起來,色、香、味俱全,什么都有,整個敘述是立體的,而不是平面的。更重要的是這種敘述中帶有強烈的感情,而不是書面的?!拔姨赝纯唷薄拔姨馗吲d”,這樣的表達是沒有力量的。但如果不是直接說出來的痛苦,而是描寫出來的痛苦,就有感人的力量。只有在寫作中調動全部的感官,用自己的所有感受,帶著情感來描寫才可能表達出真感情。
四、遣詞造句求趣
(一)善用修辭
要增添語言的魅力,需要懂得使用修辭手法,無論是生動形象的比喻,還是氣勢磅礴的排比,都會讓文章的語言更具表現(xiàn)力。鼓勵學生閱讀積累和摘抄名句都十分必要,但教師還應意識到閱讀積累的最終目的是一種語言技巧的遷移轉化。因此,教師更加要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活學活用,將積累的好詞好句、修辭手法改頭換面,為內容服務,以一種新穎獨特的面貌出現(xiàn)。
(二)善用家鄉(xiāng)的、個性的語言
好的文章都帶有鮮明的個人生活經驗的色彩。家鄉(xiāng)的、民間的語言很多本身就是文學性很強的、個性化的語言。例如蘇州話里小姑娘會說成“小娘頭”,漂亮會說成“標致”,來了會說成“來哉”。像這樣的語言既沒有違反漢語的規(guī)則,又有鮮明的地方特色,還可以讓天南海北的讀者看得懂,這就是好的文學語言。
(三)反復琢磨、形成風格
語言的準確性、條理性、連貫性、生動性等與學生寫好作文息息相關。在寫作指導時,學生要反復推敲琢磨,“取其精華,棄其糟粕”,逐漸形成自己的語言習慣和敘事風格,提高寫作水平。
新課標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教師在作為習作教學的引導者之外,還要積極做一個監(jiān)督者、評判者,鼓勵學生持之以恒地實踐以上四個步驟,做生活的有心人,做一個敏感而又有個性、主動求新求異的人,那么寫好作文就不是困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