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霜
【摘 要】平時的教學任務中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就顯得尤為重要,只有學生樹立正確的跨文化意識,才可以更好的學習與應用英語。本文闡述了以下幾種方法:掌握基礎,把握詞匯;聯(lián)系生活,設置場景;閱讀方法,必不可少。要想真正的掌握這門語言,就要求小學教師在對英語進行指導教學的時候,幫助學生了解更多西方國家的語言文化與歷史背景,幫助學生開闊眼界,逐漸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讓學生領略到英語文化的魅力所在。
【關鍵詞】小學英語;跨文化;交際;意識培養(yǎng)
隨著世界經(jīng)濟的不斷融合,各國之間的文化產(chǎn)生了些許的碰撞,對各國交際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在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的前提下,中國與國際各國間的聯(lián)系更加緊密,因此了解和學習其他國家的文化就顯得特別重要,其中,最能體現(xiàn)出中國努力接近世界文化的重要標志便是在國內(nèi)越來越重視對英語的教學。學生只有掌握好英語,才可以在未來的工作生活中更好地與國際接軌,才可以更好的了解不同國家的經(jīng)濟文化差異,促進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更好的交流。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任務中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就顯得尤為重要,只有學生樹立正確的跨文化意識,才可以更好的學習與應用英語。
1.掌握基礎,把握詞匯
詞匯無論是在英語還是漢語言的學習中,都屬于基礎的部分,同時是進行語言學習時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教師在英語教學中進行跨文化教學的時候,應該重視同一個英語詞匯在不同的語境中不同的運用方法。特別是在英語的造句中,更加要重視詞匯搭配、語域、同義詞和反義詞的應用。
語域的運用就需要根據(jù)不同的條件來確定適當?shù)脑~匯,例如下面的這道例題。
If you____drink so much,of course youll fell sick.
A.ought to B.can
C.might D.must
這道題目的答案是must,這道題目的意思翻譯為漢語就是,如果你非要喝那么多的話,你肯定會感到不舒服。Must在這里的意思和我們平時的用法不一樣,平時的運用中must就是必須、一定的意思,在這里我們用的卻是它的另外一層意思,非要、堅持。在這句話的語境中,must就是非要、堅持的意思。很明顯,其余三項答案都沒有這層意思,因此,我們選擇must作為這道題的答案。同時,詞語的搭配。英語語法中有很多單詞或者詞組都是可以和其他的詞組進行搭配使用的,例如man這個詞,單獨一個詞語他是男人的意思,也可以泛指人類,這個詞就可以和很多詞匯進行搭配而產(chǎn)生不同的意思,如:郵遞員postman、超人superman、警察policeman等。
2.聯(lián)系生活,設置場景
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我們學習語言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一個國家的文化歷史,但是最重要的目的還是利用語言進行溝通與交流,實現(xiàn)人與人之間的交際。所以,小學英語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意識的時候應該設立一些真實的交際環(huán)境,讓學生在真情實景中對語言進行練習與精練,達到通過在真實情境下的練習,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意識的目的。同時,英語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也可以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模擬練習的形式幫助學生掌握英語交際的技巧與方法。比如在教學中,模擬學生在便利商店購買學習用品的場景,讓學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學習的語言知識,在課堂上模擬購買物品的情景,并且將購買東西的過程以英語交際的形式表演出來,讓一位同學扮演售貨員,另一位同學本色出演,扮演購買物品的同學,具體對話情況如下:
學生A:“Excuse me.”
學生B:“What can I do for you?”
學生A:“I would like some pencils.”
學生B:“What about these ones.”
學生A:“No,thanks.I would like those red ones.”
學生B:“OK.Here you are.”
學生A:“Thanks,Here is your change.”
通過對于類似場景的真實模擬,讓學生把對于漢語語法的熟練運用應用到英語語言之中,有利于學生了解英語的語言組成部分和語法用法與漢語的差異性,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到中西方文化之間存在的微秒差異,例如學會B在學生A進入商店后所說的“What can I do for you?”這句話就體現(xiàn)出了西方文化中服務人員的熱情與主動,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掌握購物時如何向服務人員進行咨詢。
3.閱讀方法,必不可少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黑暗中的一盞燈光,指引著人們前進的方向。在日常教學中,引導學生對一些英文資料或者英文報紙進行選擇性的閱讀,也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小學生的英語水平由于剛接觸英語,所以閱讀不了太過于復雜的文章,因此教師應該選擇一些比較簡單的資料或者書籍供學生閱讀,同時這些書籍或者資料中包含西方國家的社會文化、民俗風情、生活觀念和家庭關系等內(nèi)容,同時在學生進行閱讀的時候,采取合理有效方便學生理解接受的方法對資料或者書籍內(nèi)容進行闡述,例如直接闡述法、指導督促法和比較學習法等。
我們以直接闡述法的應用為例,在學生進行自由閱讀的時候,教師把資料中一些比較難理解的詞匯、語法、句式或者文意直接向學生進行詳細的解釋,以便幫助學生了解英文資料的整體意思,同時也可以對一些細節(jié)進行記憶。例如Sandwich(三明治)和fireplace(壁爐)等詞匯都是西方文化中獨有的詞匯,學生對于此類詞匯的詞義不能準確把握,這時候就需要教師向學生進行仔細的指導。所以,針對西方文化中存在獨特詞匯與文化詞匯的現(xiàn)象,小學英語教師需要選擇合適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指導,讓學生在掌握詞匯獨特意思的時候,掌握住詞匯的具體用法與句式的正確用法,同時對西方國家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模式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與認識,只有通過這樣的練習,才可以讓學生在真正的交際場合中對英語語言和語法進行熟練的應用。
總而言之,對英語語言進行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希望學生可以更好的運用英語進行交流溝通,要想真正的掌握這門語言,就要求小學教師在對英語進行指導教學的時候,幫助學生了解更多西方國家的語言文化與歷史背景,幫助學生開闊眼界,逐漸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讓學生領略到英語文化的魅力所在。
【參考文獻】
[1]劉寶權.跨文化交際能力與語言測試的接口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2]趙丹.跨文化社交語用失誤的文化探源及對策[J].考試周刊,2009年01期
[3]萬心彤.淺談新課改下英語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J].陜西教育(高教版),2013年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