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寒
得莫利是黑龍江省方正縣伊漢通鄉(xiāng)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山村,位于松花江南岸、張廣才嶺北麓,哈同公路180公里處。得莫利燉活魚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勤勞智慧的得莫利人用松花江鯉魚、地產豆腐、粉條加以相應佐料,通過特殊的烹飪加工方法制作出來的獨具東北地方特色的美味菜品,具有鮮而不淡、香而不膩、醇味宜人、營養(yǎng)豐富等特點,深受國內外各界人士的青睞,曾多次被授予“餐飲名吃”、“獨具東北特色的風味食品”等諸多榮譽稱號。
改革開放以來,得莫利燉活魚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了省內外、國內外過往客商,聲名遠播,口碑傳遞、媒體報道賦予了這道出身山野的農家菜肴鮮活的生命力,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相繼出現(xiàn)了風靡全國的“得莫利現(xiàn)象”,曾一度成為經濟學專家學者研究的課題和社會熱議焦點。多年來,在縣委、縣政府、哈同公司的大力支持和規(guī)范管理下,得莫利燉活魚的經營由混亂分散化向規(guī)范集約化發(fā)展,由短期自由向品牌戰(zhàn)略化發(fā)展。
王慶章得莫利燉魚店(原得莫利勝利大酒家)始建于1985年,總經理王慶章先生是得莫利活魚的發(fā)明人和創(chuàng)始人。1997年,以其絕對的品牌優(yōu)勢和較強的經濟實力遷址哈同得莫利服務區(qū)。從業(yè)31年來,總經理王慶章先生潛心鉆研餐飲業(yè)經營和菜系的研究,成功注冊了服務類、加工類、商品類5個商標和2項技術專利。
我們來回顧一下得莫利燉活魚30余年的發(fā)展之路:
1985年5月,勝利大酒家的前身“勝利飯店”在改革開放政策的指引下組建成立。1988年7月,現(xiàn)勝利大酒家總經理王慶章先生集百家之長,成獨特風味,以村域名稱命名的“得莫利活魚”誕生。
1997年6月,王慶章成功地為“得莫利活魚”注冊了商標,申請了技術專利。
1997年9月,王慶章為“得莫利活魚”申請了外觀設計專利和得莫利系列產品專利。
1997年10月,勝利大酒家由得莫利村遷至哈同公路得莫利服務區(qū)。
2000-2004年,“得莫利活魚”被譽為《黑龍江之最》(食品類),獲得全國專利技術新產品博覽會金獎、哈爾濱市著名商標等榮譽稱號。
2002年6月,湖南和臺灣兩位聯(lián)營客商擬出資1200萬元買斷“得莫利活魚”技術專利及商標使用權,基于知識產權轉讓和對地域經濟發(fā)展的影響,王慶章婉言拒絕。
2003年3月,為規(guī)避“得莫利活魚”魚目混珠的現(xiàn)象,王慶章將得莫利活魚注冊為“王慶章專利燉活魚”。
2004年9月,中央電視臺第七套節(jié)目以“一道菜火了一個村”為題,對勝利大酒家及“得莫利燉活魚”進行了專題報道。
2008年6月,成功注冊“得莫利”服務商標。
2015年1月,成功注冊“王慶章得莫利”服務商標。
從事餐飲業(yè)31年來,從一個籬笆院、兩間泥草房、三名員工發(fā)展到今天,王慶章有很多感觸,經歷了許多的苦辣辛酸,付出了幾乎畢生的心血,但是回想起來,還是很欣慰,很有成就感的。“憑良心做事,為健康負責”是王慶章得莫利燉魚店員工的最基本職業(yè)道德。在員工的眼里,烹制美食,是勞動,更是創(chuàng)造;是付出,更是財富;是技術,更是藝術;是物質,更是文化。得莫利系列特色美食是享受,是安全,是健康,是經濟發(fā)展的紐帶,也是增進友誼的橋梁,它不僅承載著悠遠的民俗民風,更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不僅呈現(xiàn)了健康綠色的原生態(tài)餐飲,更滲透著地靈人杰的人文氣息;不僅弘揚了傳統(tǒng)的美食文化,更推進了餐飲產業(yè)化的歷史進程。
按照縣委、縣政府“十三五”發(fā)展規(guī)劃,得莫利餐飲業(yè)是促進縣域經濟發(fā)展的重點項目之一,為此,作為得莫利餐飲王牌菜品的得莫利燉活魚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開發(fā):打包面市,讓得莫利燉活魚真正活起來。增加品種,讓得莫利燉活魚深度繁衍。精深加工,讓得莫利燉活魚更具特色?,F(xiàn)場展示,讓得莫利燉活魚更具魅力。廣開分店,讓得莫利活燉魚“游”得更快、更遠。
這正是:一條魚,游出了一個神話;一個人,創(chuàng)造了一個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