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輝
兩年前,我由科任教師變?yōu)橐荒昙壭律嘀魅?,這對于我來說是一次新的挑戰(zhàn)。從事班主任工作兩年來,我始終以“愛是教育的最高原則”為宗旨,在班主任之“位”,謀學生管理之“政”,精心設計并實施了一系列做法。
一、精心打造育花環(huán)境,變散亂無序為有序
我班新生來自環(huán)境各異的家庭,有的學生甚至沒經過學前教育。到校后這些學生卻要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由于不懂規(guī)則,犯規(guī)的可太多了。有的上課時玩橡皮泥或折紙,有的亂丟亂扔文具廢紙,有的上下樓互相推搡……為了讓學生盡快打下自理、自立、自制的根基,我由點到面抓起,實現(xiàn)了變散亂無序為有序。
(一)有的放矢,開展主題班會活動
在開學第一次的班會上,我把《小學生行為規(guī)范準則》講給大家,使其明辨是非,遵紀守則。我還特別準備了主題板報 “垂髫總角,花兒正茂”。當學生們在板報上30朵花心中找到自己的照片時,一下子喜歡上了班級。有了良好開端,學生和我的距離拉近了,達到了“親其師,信其道”的效果。
剛開學時,班級多數(shù)學生自理能力較弱,總愛丟文具,我每天都能撿一大把鉛筆,問是誰的都搖頭說不知道。針對這一現(xiàn)象,我創(chuàng)編了童話故事《哭泣的文具》,并找?guī)讉€學生分別扮演鉛筆、水彩筆等角色在班會上表演。故事主要講述了小主人不珍惜、不愛惜文具,讓其成為流浪兒。文具們多么希望找到自己的主人,為他們學習出把力!童話故事表演后,學生臉上帶著愧疚的表情。之后我還開展了“小節(jié)約,大用場”主題班會,從此亂丟文具的現(xiàn)象消失了。另外我還開展了“鐵人story”班會。在我講《馬棚作詩》一課后,鼓勵學生學鐵人即興作詩。之后出了一期“鐵人板報”張貼在學校三樓走廊上。結合學雷鋒活動月,開展了“學雷鋒手抄報繪畫”主題班會。同時還舉行了為困難同學捐贈文具的愛心活動。全班共奉獻鋼筆、文具盒、鉛筆等學習物品217件。
(二)特色管理,在改革中實行“三制”
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是養(yǎng)成教育的最終目的,而我從養(yǎng)成教育入手,在看似不經意的小事和習慣中,挖掘學生蘊含著的足以改變他們命運的巨大能量。
一是實行衛(wèi)生責任制。為了培養(yǎng)學生愛勞動的好習慣,我班開展了“衛(wèi)生你我他,保持靠大家”“爭做衛(wèi)生小衛(wèi)士”等系列活動。我把班級的衛(wèi)生范圍分解,如墻圍、前后門、衛(wèi)生柜、暖氣罩、黑板、講臺、窗臺、地面等,讓每個學生負責1~2項。落實責任后,學生都自覺準備了小掃帚和抹布,每天盡職盡責。這也節(jié)省了我和學生放學后做值日的寶貴時間。另外,我還鼓勵學生,每撿一次垃圾,就是在給自己的美德銀行存入一枚硬幣。我也經常和學生一起在操場和草坪上撿垃圾,這些舉動不僅凈化了班級和校園,更重要的是凈化了學生的心靈。
二是實行班長輪換制?!鞍嚅L”是學生心目中除了老師以外最重要的角色,每個學生都有當班長的夢想。我順勢而為,在班級實行了班長輪換制。第一個班長由我抽簽產生,之后的都由當天班長抽簽產生。班長不僅負責管理班級全天的學習、紀律和衛(wèi)生,記錄“班務日志”,還要在放學前3分鐘小結當天情況。另外班級還分成8個小組,組內成員輪流當組長負責收發(fā)當天的作業(yè)。通過輪換不僅增強了學生的自制能力,還激發(fā)了他們的管理潛能,班級各項活動都能井然有序、有條不紊地開展。
三是實行學生資料明細制。在班級電腦中,我為37名學生都分別建立了文件夾,學生所有的電子信息都收錄在其中。兩年共收錄照片5 400多張,美術書法作品185多件、音頻和視頻資料40多份。有了這種記錄的方式,不僅每位學生有了快樂童年成長的足跡,而且班級也保存了詳實的第一手檔案資料。
(三)全面出擊,注重非智力因素培養(yǎng)
名師魏書生在30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總結出,對90%的學生來說,學習中智力因素只占20%,而非智力因素如信心、意志、習慣、人格等占80%。為了培養(yǎng)和開發(fā)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我鼓勵并引導學生參與學校各項活動,讓學生開闊視野,健全人格,提升自己。
9月中旬,學校舉行秋季運動會,當時新生還沒發(fā)校服。學生提議檢閱時都穿一樣的運動服,我和家長齊心協(xié)力,挑選服裝,我班學生穿著整齊的帶有熊貓圖案的天藍色運動服,戴著各種小動物的面飾,手持金銀色花球,成為學校運動會檢閱隊伍中最靚麗的方隊。運動會上由于我班表現(xiàn)突出,獲得了體育道德風尚獎,而學生收獲的是集體歸屬感和榮譽感。
2015年“六一”兒童節(jié),恰巧是我班昊威的生日。他個子最小,又有些自卑,我決定把他的生日和兒童節(jié)合在一起慶祝,來個“雙慶”活動。我自費定了十寸雙層大蛋糕,當?shù)案馑偷桨嗉墪r,昊威和同學們興奮地一起點蠟燭,唱生日歌,班長代表同學給昊威送上生日賀卡。這個“雙慶”節(jié)日學生在班級過得特別快樂。之后的昊威變得開朗了,特別是在當班長時也勇敢地履行了自己的職責。
創(chuàng)建“圖書超市”。為了把課間零散時間有效地利用起來,我號召學生捐獻課外圖書,創(chuàng)建了班級“圖書超市”。學生課余時間不僅可以選擇喜歡的圖書閱讀,還相互推薦好書。班級設有專門的圖書管理員,負責擺放、查閱和整理圖書。兩年來班級共有圖書256種。
通過兩年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挖掘和訓練,不僅改變了學生也改變了我。我由開始的小心翼翼、過分關愛,到逐步放開手腳讓其經風雨見世面,學生也由依賴和散漫逐步走向自強、自立、自制,綜合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學習上學生由最初的“要我學”,逐步走向“我要學”和“我會學”的良性軌道。截至2016年年末,全班學習成績比剛入學時提高了45%,并高出同年級9個百分點。
二、橫向聯(lián)合科任教師,共筑步調一致團隊
班主任與科任教師是向前并行的雙軌道,兩者之間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我和科任教師既分工又協(xié)作,形成了一個統(tǒng)一的團隊。
一是向科任教師提供學生信息。開學第一天,我把整理好的“班級學生概況”在第一時間交到了我班科任教師手里,讓科任教師盡快地了解和掌握學生情況,以便更好地開展工作。二是向學生和家長“推介”科任教師。為每位教師拍一張照片、寫一段簡介,在班會和家長會上積極宣傳并詳細介紹每位科任教師所教科目和工作特長,讓學生和家長快速地建立起對科任教師的信任。三是邀請科任教師參加班級活動,并讓其幫助班級出謀劃策。讓科任教師感覺到他們也是班級的主人,管理班級事務也是分內的事,在教與學的互動中把所有教師與學生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四是為科任教師服務好。為科任教師營造良好的授課環(huán)境,如及時清理講臺講桌,擦凈黑板,打開電腦、投影等;如果遇到科任教師臨時串課的情況,盡力給予幫助,提供方便。
三、發(fā)揮家長親子效應,共同成長共同提升
作為班主任我經常接觸學生家長。我盡力讓家長發(fā)揮作用,我們相互對接、相互溝通、共想對策,步入了家校合教的良性軌道。
(一)超前運作,贏得主動。一是開學前我精心設計由家長填寫的“新生入學調查表”。表中共有13項,我還特別設置了“是否低保家庭、是否單親家庭、特殊體質說明”等項目。二是擬定了“家長指南”,讓家長明白該為孩子準備什么,由于提前準備,開學后學生所需物品全部到位。
(二)家長參與,凝成合力。我在班級管理中引入家長參與機制,群策群力,形成眾人拾柴的態(tài)勢。6月1日上午,學校舉行了“慶六一”文藝匯演。我班的服裝和節(jié)目經過精心準備和策劃,以65人大型節(jié)目出場,其中32對家長與學生穿著親子服參演。在親子情、師生情、同學情的水乳交融中,學生有了向心力,班級有了凝聚力。
(三)用現(xiàn)代手段與家長互動。新生入學后,我建立了與家長聯(lián)絡的微信群,拉近了與家長的距離。每晚我都在群里把學生的表現(xiàn)及時反饋給家長,還把學生在校學習和生活的照片及時上傳到群相冊中。微信群讓我有了與家長高效、快捷溝通的信息傳遞平臺,也使家校合一教育有了落腳點和閃光點。
兩年來,我為學生們營造了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與家長進行了有效的溝通,得到了家長的認可。一位家長親自作詩兩首送到學校,詩中對學校和我的工作在肯定中又寄予了厚望。2016年年末,在“大慶市龍鳳區(qū)教育系統(tǒng)班主任經驗交流會”上我做了典型發(fā)言。
我從參加工作就在一線任教,至今已經12年。我在自己最喜愛三尺講臺上享受著“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快樂,體會最深的就是:教師不僅是蠟燭,還是太陽,在照亮別人的同時也輝煌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