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松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學方式也發(fā)生了一些變化,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當前教育的需求。差異教學模式在當前教育中廣泛應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首先簡述了差異教學模式的含義,分析了初中信息技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探討了初中信息技術課程差異教學的主要策略,以此為提升初中信息教學質(zhì)量提供一些建議。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差異教學模式;探究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fā)展,素質(zhì)教育與新課改的改革不斷深入,并提出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教學理念。該理念主要是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將差異教學模式應用于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可以有效打破傳統(tǒng)的“一刀切”式教學模式,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采取有效教學措施,使每個學生在教學中都能有所收獲。本文就初中信息技術差異教學模式進行探究。
一、差異教學模式的含義概述
差異教學法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教師需要遵循“因材施教”的理念進行教學,并不是以學習成績來將學生分為不同等級展開教學,以此使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最終取得良好的教學質(zhì)量[1]。將差異教學法應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應了解學生實際的能力水平,將學生分為不同層次,并制定各個層次的教學目標與學習任務,學生根據(jù)各自的學習目標展開學習。學生有了學習目標,將更積極主動投入到學習中,這對激發(fā)學生的潛能有著良好的作用,同時有助于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因此,差異教學模式在當前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然而從實際來看,初中信息技術教育的現(xiàn)狀還不容樂觀,下面就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
二、初中信息技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信息技術課程教育的理念比較落后
當前實際的教學現(xiàn)狀還存在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教師、家長為了讓孩子在中考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將一些主要課程放在首位,而信息技術這門課程沒有納入到中考范圍內(nèi),因此教師與家長對信息技術這門課程并不重視,而是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其他學科上。他們只注重學生的“前途”,學生也沒有多余的時間去學習這門課程,因此,對于這門課學生養(yǎng)成了臨時抱佛腳的心態(tài)。
(二)學校、教師等忽視了信息技術課程的重要性
從教學現(xiàn)狀來看,我國很多學校沒有將信息技術課程作為主要的課程,其認為該課程并不重要,導致教學設備等方面的資金投入不足[2]。同時,由于學校不夠重視信息技術這門課程,因此在教學中降低了課程教學要求。另外,有的教師是兼職人員,其在專業(yè)知識方面還有待提升,這就極大地影響了教學的整體質(zhì)量。
(三)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目標定位不準確
由于信息技術這門課程引入教學還不夠成熟,在教學設計目標過程中缺乏針對性,這給教學質(zhì)量帶來不利的影響。而且,當前很多地區(qū)落后的學校對教學目標定位不準,使教師在教學中逐漸形成敷衍的態(tài)度,以至于信息技術課程變成“游戲課”“打字課”,無法實現(xiàn)教學目標。
三、初中信息技術課程差異教學的策略分析
(一)注重學生客觀存在的差異性,采取有效的措施展開教學
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尊重每位學生,根據(jù)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采取有效的方式進行教學[2]。教師在教學中應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能避免出現(xiàn)傳統(tǒng)教學中“一刀切”的弊端,讓每次層次的學生都有所進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體會到學習該課程的樂趣。其次,差異教學能讓教師全面了解學生的真實水平與興趣愛好等,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學習,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習效率與質(zhì)量。最后,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有針對性地制定教學評價,鼓勵學生不斷學習。
(二)差異教學提倡學生進行自主選擇,避免學習中的標簽化現(xiàn)象
初中信息技術是一門重要的課程,教師在教學中,不應是讓學生完成學習任務,而是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一個教學目標,讓學生朝著各自的目標去學習, 之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學習特點與興趣進行學習。這種差異性教學方法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認識到自身學習的不足之處,提升自己處理不同事件的能力。另外,由于信息技術這門課程涉及的內(nèi)容較廣,學生在學習中如果不自主思考問題,就會影響學習的效果。因此,我們要引導學生,使學生的學習效果更好。
【參考文獻】
[1]顧梅,孫承建. 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初中物理電磁學探究式教學模式研究[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23):143-144.
[2]王輝. 關于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探究[J]. 科教文匯(中旬刊),2015(02):141-142.
[3]虞興紅. 基于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初中科學課程教學模式探究[J]. 學周刊,2016(0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