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娜
摘 要:當教師苦,當班主任更苦,這是不言而喻的。但苦中之無窮之樂,樂中之無窮之趣,卻不是每一位班主任都能體會得到的。常聽到一些班主任抱怨:“我整天都圍著學生轉,從催促早操到檢查晚寢,還要找學生談心……忙死了!”是的,如此披星戴月的確比一般任課老師辛苦,但這何嘗不是班主任特有的幸福源泉之一呢?與學生朝夕相伴之跡,師生感情就更為深厚;與學生促膝談心之時,師生心靈便更加貼近。淺談德育案例,希望與大家共享。
關鍵詞:班主任;班級管理;德育
【案例】
中午放學回家電話突然響了,是學校值班老師打來的電話,說我班有同學打架,我趕緊往學校趕。班長和馬×正在辦公室等我,不用問馬×一定是元兇。班長跟我說:“今天上午開班會時,楊×檢舉揭發(fā)馬×自習課亂說話、不遵守紀律,結果中午放學馬曉就把楊×打得鼻青臉腫。”
我終于明白是怎么回事,這是典型的打擊報復行為。如果不能讓馬×從內心真正知道錯誤,給大家道歉,班級以后將人人自危,再也沒有同學反映班級真實情況,敢說真話,對以后的班級管理將更加困難。我提醒自己必須冷靜下來,妥善處理好這件事情。
【策略】
首先冷處理。冷處理不是不處理,老師擺明自己的觀點,同學之間要團結互助,不能打架,使馬×明白這件事情的嚴重性和危害性。先不慌著對他做出處理決定,防止把他激化,使矛盾升級,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
其次找契機。馬×家庭情況比較特殊,父母離異,性格倔強,一根筋,講義氣,但他熱愛體育,尤其是短跑成績還不錯。正好再過兩周學校要召開春季運動會,同學們都踴躍報名想在春運會上一顯身手。體育委員找到我說:“馬×想報名參加短跑比賽,但是因為前幾天和同學打架惹您生氣,他擔心您不會讓他參加?!睓C會
來了。
下午開班會,我說:“這次運動會同學們都積極報名非常好,但名額有限。為了班級榮譽,我們要選最強的同學參加,我把這次選擇權交給同學們,由你們投票決定,短跑比賽選馬×的請舉手?!蓖瑢W們都舉了手,其中楊×舉得最高。我讓馬×到臺前來填寫報名表,對他說:“你看,同學們都舉了手,你是不是要感謝大家,尤其是那個舉手最高的。”我看到他有點不好意思,激動地走到楊×身邊,兩個同學的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
最后開班會。運動會我班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馬×功不可沒,拿了一個第一,一個第二。開完班級表彰會后,我說我還有個事兒需要同學們幫忙,前幾個星期馬×和楊×打架,雖然兩個同學和好了,也過去很長時間了,但我想讓同學們對這件事發(fā)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馬×也檢討了自己,給大家道了歉,真正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效果】
通過這件事,馬×從內心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真心實意地向同學們道歉。所有同學也從中吸取了教訓,受到了教育。班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強了,班級的紀律更好了。
【反思】
做班主任已經很多年了,我喜歡這份工作。今天的教師,不再是傳統(tǒng)意義上“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老師了,今天的學生更需要我們從他們的內心進行關心、引領和給予指導,他們需要更多的溫暖與關懷。德育在中國從古至今都放在教育的首位,做好學生“德”的教育是教師的義務和責任。班主任要近距離地接觸學生內心世界,審視關注他們在成長階段的想法,幫助他們健康成長,順利地完成這個階段的正常學習。
首先要讓學生冷靜。要讓學生冷靜,老師先保持冷靜,不要被情緒牽動。這時候學生處于情緒異常激動的狀態(tài),表現為面紅耳赤。如果教師此時采用嚴厲批評的方式來教育學生的話,無異于給這些學生火上澆油。因此作為班主任,不妨讓學生在此時單獨冷靜冷靜,讓他們坐坐“冷板凳”。
其次及時跟進,了解事件的原委。在處理打架事件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事實的真相,才能對癥下藥,得出較一致的說法,以此為處理打架事件做好充分的準備。
再次疏導情緒,重建互信。在了解整個事情的經過后,力求讓學生真正意識到打架的不良后果。班主任應對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分析學生的錯誤,讓學生真正認識到自己違反了校紀校規(guī)以及打架事件的嚴重性和惡劣性,并提醒學生以此為戒不要
再犯。
最后進行集體輔導,建立良好班風。打架事件造成的影響是惡劣的,如不給其他學生以警示,這一壞習慣會在班中蔓延開來,不利于良好班風的形成。因此,班主任必須及時以此為例,利用班會課對全班學生進行深刻的思想教育,引導全班學生分析打架事件的嚴重性和危害性,告誡同學們吸取教訓,遇事冷靜對待,適當克制自己的沖動情感。
在嚴愛中把握好批評的方法與藝術,這是每一個熱愛班級管理者值得探究的問題。“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苯逃m無痕,卻有著驚人的力量;潤物雖無聲,但能“于無聲處聽驚雷”。我們每位德育工作者都要通過喚醒、引導、鼓勵等手段來使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信其道乃受其教”,為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負責。
參考文獻:
[1]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M].漓江出版社,1993.
[2]張萬祥.班主任工作創(chuàng)新藝術100招[M].華東師大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