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河北方言中表示“蹲”義的“咕丟”兩個字,本字是“跍蹲”?!摆湣薄岸住倍滞x連文,符合漢語語素復合造詞的原理。現(xiàn)代漢語書面語中“跍”字很少使用以及“蹲”作為復合詞后置音節(jié)淪為輕聲,是造成“跍蹲”兩個字本字模糊化的直接原因。
關鍵詞:河北方言 蹲 跍丟 跍蹲
“蹲”在漢語中很早就已出現(xiàn),意思是“兩腿盡量彎曲,像坐的樣子,但臀部不著地?!盵1]《說文解字》:“蹲,居也。從足,尊聲。”[2]《說文解字》是東漢時期汝南召陵(今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區(qū))人許慎所著。該書于永平十二年(公元100年)寫就,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定稿,說明“蹲”字早在約2000年以前的漢語中就已經(jīng)使用。
但在河北省諸多地方方言中,人們不說“蹲”,而說“咕丟”?!肮緛G”,用的是同音字,深州、辛集一帶方言的讀音是[?ku tiou],其中的“咕”字,根據(jù)當?shù)厝撕搴⒆佣紫麓笮”銜r說“咕咕”([?ku ?kur]),循當?shù)胤窖詢蓚€陰平字連讀前一個字變陽平的變調(diào)原則,可道“咕”字的聲調(diào)應該是陰平。①
1980年,方言學者高玉振著文《深縣方言本字考》[3],推定“咕丟”的“咕”,就是“跍”字。并給出兩個證據(jù):一是《廣韻》:“跍,苦胡切。蹲貌?!盵4]一是《集韻》:“跍,空胡切,并音枯。蹲貌?!盵5]
《說文解字》以“居”釋“蹲”,《廣韻》《集韻》以“蹲”釋“跍”,聯(lián)系今河北方言獨說“跍”而不說“蹲”的事實,似乎能夠說明:“跍”字的產(chǎn)生年代應該不會晚于“蹲”字。那么,根據(jù)《廣韻》《集韻》所給出的解釋,可以肯定“跍”就是“咕丟”二字中“咕”的本字無疑。
可是,現(xiàn)在生活中常用的“居”字,根據(jù)它在古代韻圖上的地位——“見”母平聲合口三等“魚”韻——和它在現(xiàn)代河北方言里讀音為[??y]的情形,我們不難推尋出“居”字在中古時期的讀音應該是[?ku]。那么,同音的“居”字和“跍”字會是什么關系呢?
中古,或更早一些時代“居”字讀[?ku]的現(xiàn)象,向我們表明歷史上“居”字曾經(jīng)發(fā)生過音義變化:隨著“居”字讀音由[?ku]變[??y],同時發(fā)生表義變化。具體地說,由“蹲”義引申出“居住”義。由此,出現(xiàn)“跍”字以安頓“居”字的本義,而讓“居”字從此只表示引申義“居住”。
“跍”字出現(xiàn)以后,“居”字字義的一部分由“跍”字分任,“居”字從此只負責表示“居住”義,表示“蹲”義由“跍”字承擔。值得注意的是,“居”字之后表示“蹲”義的,除“跍”字之外,還有一個“踞”字。
筆者以為“踞”字應該是俗字。從造字法的角度看,雖然可以認為“踞”是一個形聲字,從足居聲,但是,“踞”字并非真正意義上的形聲字,“居”從尸古聲,已經(jīng)是一個形聲字,之后“居”整體作聲旁,成就一個從足居聲的新形聲字,這跟“江”“河”“松”“柏”這類直接在“六書”原則上造出來的形聲字具有本質(zhì)的不同。從這個意義上看,“踞”字應是俗字。當然,從現(xiàn)代漢語意義上來說,“踞”字早已不再表示“蹲”義,也不再表示“居住”義。
“踞”“跍”二字性質(zhì)有所不同。上文提到,“跍”是“居”字出現(xiàn)音變同時引申出“居住”義后新造出來代替,表示“居”字本義的一個字,是個規(guī)范字;而“踞”字實際只是民間創(chuàng)造的與“居”字共存的俗字,一個并非真正意義的形聲字。就我們所知,今河北、河南兩省方言中表示“蹲”義的,大致是河北方言說“跍丟”的多些,河南方言說“跍踞”的多些。從語言學的角度看,“跍踞”之為詞,因“跍”“踞”二字同義連文,符合漢語造詞理據(jù)。因此,“跍丟”之為詞,應該也是“跍”“丟”同義連文而得,問題在于“跍丟”的“丟”本字到底是哪個字。
如此,“丟”字能夠透露的有關“跍丟”當年成詞時的信息僅僅是:“丟”字所代表的那個字,中古系“端”母字。那么,比之于“踞”字中古系“見”母字的語音事實,似乎可以假定為兩種情形:第一,“跍丟”原是“跍踞”,即“丟”的本字是“踞”,其語音演變路線是:[?y]→[?iou]→[tiou];第二,“跍丟”原是“跍蹲”,即“丟”的本字是“蹲”,其語音演變路線是:[tu?n]→[tiou]。我們認為后一種假定的語音演化路線更為直接、便捷,自然也更趨合理。顯然,按此推測,中古以后河北、河南兩省方言在表示“蹲”義的詞語的創(chuàng)造活動中,各有不同的用字選擇上的考慮。
綜上所述,河北方言表示“蹲”義的“咕丟”兩個字,本字是“跍蹲”?!摆湣薄岸住倍滞x連文符合漢語語素復合造詞原理,“跍”字書面語很少使用以及“蹲”作為復合詞后置音節(jié)淪為輕聲,乃是造成“跍蹲”兩個字本字模糊的直接原因。
附注:
①從古代的反切看,“跍”字聲調(diào)應該是陰平,但在辛集方言中卻是陽平。
參考文獻:
[1]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6版)[Z].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2]許慎.說文解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高玉振.深縣方言本字考[J].方言,1980,(4).
[4]陳彭年.宋本廣韻[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
[5]丁度.集韻[M].北京:中國書店,1983.
(張仲霏 神奈川橫濱 日本東亞學院 221-08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