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靜
[教學內容]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第62頁的例題、“想一想”、第63頁“想想做做”的第1~5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jīng)歷編制7的乘法口訣的過程,能背出7的乘法口訣,能應用7的乘法口訣正確計算有關的乘法式題,并能解決相應的簡單實際問題。
2.使學生進一步增強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與同學合作交流的意識,獲得一些成功的體驗。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聽說小朋友們都喜歡童話故事《七色花》,今天老師就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幾朵,請小朋友看1朵七色花有幾個花瓣?2朵呢?3朵呢?……7朵呢?把你計算的結果(也就是1個7、2個7……7個7相加)填在作業(yè)紙上并說給同桌聽一聽。
評析:以學生們喜歡的童話故事引入新知,切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探索新知
1.匯報交流,揭示課題。根據(jù)剛才的計算,你覺得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跟什么有關?揭示課題,7的乘法口訣。
2.合情推理,自編口訣。根據(jù)以往的經(jīng)驗,請推想7的乘法口訣有幾句。你們能自己列出算式,編出口訣嗎?在作業(yè)紙上試一試。
1個7 1×7=7 ( )七得七
2個7相加 2×7=二七( )
3個7相加 3×7=( )
4個7相加 4×7=( )
5個7相加 5×7=( )
6個7相加 6×7=( )
7個7相加 7×7=( )
3.匯報交流,完成口訣。
4.尋找規(guī)律,背誦口訣。
現(xiàn)在請小朋友再仔細觀察7的乘法口訣,看看它有什么排列口訣?你認為哪幾句口訣比較容易記住?哪幾句口訣難記一些?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些口訣?學生獨立觀察后,全班交流。
5.及時練習,鞏固口訣。
(1)對口令
(2)完成第62頁“想一想”
一句口訣可以計算幾道乘法算式?只有哪句是一道?
評析:學生在學習了1-6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在具體的情境中完全有能力編寫出7的乘法口訣,所以,新課環(huán)節(jié),每一個問題的設計,都意在喚起舊知催發(fā)新知。整個課堂圍繞學生的學習成果交流、釋疑,以學定教,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斷強化學生的學習意識和能力,讓學生體驗成功學習的快樂。
三、鞏固應用
第一層次:基礎練習
1.“想想做做”第3題。
出示口訣讓學生說出對應的乘法算式。
強調:一句口訣一般可以計算兩道乘法式題,只有個別特殊只能說出一道乘法算式。
2.“想想做做”第1題。
學生獨立練習,全班交流。通過剛才的計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為什么每組上下三題的得數(shù)相等?(每組的三題中7的個數(shù)是相同的)
3.“想想做做”第4題。(用口訣計算乘法算式)
第二層次:拓展應用
現(xiàn)在小朋友已經(jīng)基本掌握了7的乘法口訣,7是很奇特的數(shù)字,生活中有許多事與7結緣。接下來就讓我們用7的乘法口訣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吧。
1.自然界中捕捉害蟲的高手瓢蟲身上有幾個美麗的星點?出示七星瓢蟲圖三個。問:三只瓢蟲身上有多少個星點?
2.用智力七巧板可以拼出許多美麗的圖案,出示用七巧板拼成的小魚圖五幅。問:5條小魚一共用了多少塊圖形?
3.小朋友們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秋天正是出游的好季節(jié),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爸爸到北京去了3個星期。爸爸到北京去了多少天?
4.正因為秋天的景色非常美麗,描寫秋天景色的詩句也有很多很多。(出示唐代杜牧的《山行》)讀完這首詩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每句有多少個字?一共有多少個字?
5.每句有七個字的詩叫七言詩,老師還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七言律詩,(出示唐代杜甫的《登高》),這首詩一共有幾句、一句有多少個字?
評析:練習設計扎實、靈動,既夯實基礎又突出應用拓展,知識性與趣味性融為一體,而且因為充分尊重學生知識基礎,新課學習時間相對減少,練習容量得以加大,拓展面更寬。
四、全課總結
今天這節(jié)課小朋友通過自己的學習、交流學會了7的乘法口訣,小朋友表現(xiàn)得非常出色,老師要把掌聲送給你們,接下來我還有個問題請小朋友們思考,根據(jù)以前我們學習乘法口訣的經(jīng)驗,乘法口訣除了能幫助計算乘法以外,還能幫助我們解決什么問題呢?對,用口訣求商,接下去我們就要學習用7的乘法口訣求商。
評析:教師激勵、引導,自然把學生帶入下一節(jié)課的學習。
總結:本課設計以童話引路,催發(fā)知識產(chǎn)生,以原有基礎,引導自主建構,以生活情境,巧妙練習應用,力求實現(xiàn)學生興趣和能力的同步發(fā)展和課堂效果的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