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輝歷
(廣東省珠海市金灣區(qū)金海岸海華小學)
我擔任班主任已有二十多年了,在所教的每批學生中,都有重組家庭的子女。對重組家庭子女的關注,一直是我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一、重組家庭子女的現(xiàn)狀分析
(一)重組家庭子女有的為怨恨型
有的父母離異后,把自己對前夫或前妻的憤怒和怨恨灌輸給孩子,導致孩子自小就在心懷怨恨的家庭中長大。我班有一男生,父母離異,由后母撫養(yǎng),因為自小就從父親和后母的言談中知道了生母的一些事,因此非常痛恨生母。有一天,他的生母突然來學校辦公室找到我,告訴我她專程從深圳過來,要見一見已十一年未見過面的兒子,當我把這位男生領到她面前時,她眼里噙著淚花,張開雙手要擁抱孩子,說:“兒子,我是媽媽呀。”可這位男生面無表情,無動于衷。我很不解,于是在辦公室外面跟他聊了聊,他憤憤地對我說:“她很壞,我不叫她媽!”這類孩子的心靈受一起生活的家長言行的影響,容易扭曲,也容易做出報復之類的事。
(二)重組家庭的子女有的為孤僻、冷漠型
重組家庭的子女多生活在無人溝通、無人關心的環(huán)境中,經(jīng)常感到孤立無援。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產(chǎn)生恐懼感,經(jīng)常孤身獨處,心中有被人疏遠的感覺。曾有一個和姨媽一起生活的女生,在校期間總是不參加活動,坐在一邊默不作聲。由于家長離異,心靈上受到了巨大的傷害,造成某種心理扭曲,久而久之使他(她)的孩子受到影響也變得孤獨、冷漠。這種性格類型在破損家庭中占有較高比例。
(三)重組家庭子女有的為粗暴、沖動型
家長的不良情緒或教育不當會造成孩子倔強、執(zhí)拗、沖動的不良性格。例如,我班有一男生上數(shù)學課故意搗亂,任課老師對他進行了點名批評,他不但大聲頂撞老師,還握緊拳頭,擺出打架的態(tài)勢。還有一女生,因不堪忍受后媽的辱罵及對同父異母妹妹的過分偏愛,一氣之下竟離家出走,晚上在同學家借宿,不愿意回家。這類學生在遇到委屈或不順心的事情時,很容易走極端。
二、班主任教育對策
(一)關愛為先,教育要細致
在學校中,老師(尤其是班主任)是學生最親近的人。教師要走進學生的心里,和學生培養(yǎng)起真誠的感情。你關愛他們,他們就愿意把心里話和你說,老師的引導和點撥也容易被他們接受。他們同樣能在老師身上感受到缺失的父母的溫暖。我曾教過一個女生,她家里窮,不愿意讀書,總想有朝一日去打工,我做了大量細致的工作,多次家訪。我還有時請她在我家里吃飯,把我女兒嶄新、漂亮的衣服送給她穿。她生日那天,我送給她一本書。平時在班里,只要發(fā)現(xiàn)她上課認真,作業(yè)按時完成,我就表揚她。慢慢地,她振作起來了,對學習也產(chǎn)生了興趣,后來考上了廣州大學。
(二)激勵為主,教育要講方法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教師就是要及時地發(fā)現(xiàn)和肯定他們的長處,挖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我曾教過一男生,性格非常沖動、好斗,經(jīng)常和男同學打架,學習散漫。我在嚴肅地指出他身上存在缺點的基礎上,又指出他身上存在的優(yōu)點。他體育成績優(yōu)秀,希望他能揚長避短、努力學習、全面發(fā)展、成為一個有利于社會的人。我讓他當班里的體育委員,每天領操,他很受鼓舞,改變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重新認識了自己,鼓起了積極向上的進取心。后來他應征入伍了。
(三)與家長溝通,教育要有耐心
改善和優(yōu)化家庭環(huán)境,是改變學生不良心態(tài)的重要一環(huán)。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家庭狀況的掌握和了解,主動與孩子家長聯(lián)系。我還及時向家長反映學生的在校情況,多報“喜”,如孩子的特長或其他的閃光點,少報“憂”,維護他們在家長心目中的形象,以提高他們的“家庭地位”。實踐證明,這種溝通雖困難較大,一兩次難以奏效,家長普遍抱有抵觸情緒。但久而久之,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終究會取得效果。而這種效果一旦產(chǎn)生,便會產(chǎn)生持久而巨大的作用,直接影響到孩子以后的長期生活。
(四)因人制宜,教育要個性化
孤僻、冷漠型的孩子大多處在單親離異家庭,我視之為子女,不歧視、不排斥他們,當他們的父母親,從學習、生活上主動關心愛護他們,教他們做人的道理,用和風細雨的工作方法,滋潤他們的心田。對于怨恨型的孩子,我想方設法化解孩子對父親或母親的怨恨,讓學生學會原諒他人,如前面所提那個不認媽媽的男孩,我多次找他談心,告訴他:“大人的事由大人去解決,你還小,等你長大了,才能全面知道事情的真相,媽媽永遠都是你的媽媽,你的媽媽一直都很掛念你,并沒有拋棄你。”并鼓勵他平時可以電話里和媽媽聊一聊,母親節(jié)那天,他還給媽媽寄一張卡片,他媽媽哽咽地對我說:“謝謝你,是你讓我兒子沒有怨恨我?!?/p>
當然還要從孩子父母身上著手,通過家訪,端正其父母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說明不論后父后母都是孩子的法定監(jiān)護人,都有教育好下一代的責任,使孩子得以在溫暖和諧的氛圍中健康成長。
教師對重組家庭學生既要奉獻愛心,也要嚴格要求,對原則問題決不能遷就,要耐心教育。單親離異及重組家庭子女的教育問題必須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讓我們共同關心、愛護離異單親及重組家庭的孩子吧,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成長的社會氛圍,開創(chuàng)他們美好的明天。
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