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嵐
【摘要】“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是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小學語文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就必須在教學活動中為學生的發(fā)展服務。作為低年級學生,學習語文是從識字開始,一個字一個詞的學習,辨清字形,讀準字音,理解字義,因此識字教學成為教學工作中的重頭戲。
【關鍵詞】小學;識字;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2 【文獻標識碼】A
為了考慮學生的發(fā)展需要,將教學為學生的發(fā)展服務。我們必須要改革傳統(tǒng)教學,把一個個枯燥無味的符號具體化、形象化、從感知到認知,從抽象到具體,化難為易,使學生的觀察、想象、表達等各項智能都得到發(fā)展,使字詞教學與發(fā)揮多元智能相結合,讓這種新型的漢字認記方法既為我們今天的字詞教學服務,又能在教學中發(fā)掘每一個孩子的潛能。那么,如何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發(fā)揮學生的多元智能呢?
一、在識字教學中進行形象思維訓練,培養(yǎng)學生空間思維智能
觀察是兒童識字的基礎,是兒童認識客觀世界的第一個來源。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低年級,觀察對兒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陽光、空氣、水分對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樣?!痹谶@里,觀察是智慧最重要的能源。
在識字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思維智能,不但加深了對漢字的認識、理解、記憶,還激發(fā)了學生的想象,使他們的想象更富有色彩,從而推動自身的發(fā)展。就像愛因斯坦說的那樣,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進步,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二、在識字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語言智能
語言作為一種工具,在兒童的思維發(fā)展中表現(xiàn)了他特有的重要職能。語言智能即有效的利用口頭或筆頭語言能力。腦科學研究 表明:5—11歲是兒童大腦高速發(fā)展期,也是學生學習語言的關鍵時期。在識字教學中,兒童要通過語言去學習生字,字的音形義的表達要借助與特殊的符號,包括物體、圖形及表象、映像和圖示。因為這些都可以用語言去概括,去表明,使音、形、義三者密切結合,達到理解和運用的目的。小學低年級學生正處于語言學習的關鍵年齡段。因此,在識字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語言智能非常重要。
(一)從基本的識字方法入手,使語言表達清楚、簡潔、有序
低年級識字,大部分為按結構記字。在字形結構中,有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內外結構等,針對這些漢字的結構特點,教會學生一定的記字方法,可以讓學生舉一反三,掌握規(guī)律,在頭腦中形成一定的空間結構,也能提高學生口語表達的簡潔、清楚、有序。
在教學生左右結構的字時,要讓學生知道什么叫左右結構的字,我們利用這個結構特點記字。如:“明”字,我告訴學生先說要記的字,再說它是什么結構,左邊是什么,右邊是什么,最后合起來是什么詞中的什么字。在老師的指導下,發(fā)揮學生肢體作用,手腦配合,邊比畫邊說?!懊鳌弊笥医Y構,左邊一個“日”,右邊一個“月”,合起來就是“明天”的“明”。只見,學生伸出兩手,左右一伸表示左右結構,把左手抬高表示左邊是什么?把右手抬高表示右邊是什么?兩手一拍表示兩部分合在一起的這個字。這種記字方法,既表現(xiàn)了字的音形義,也使學生的語言表達更加清楚、到位。反復練習幾次后,當他們再遇到左右結構的字時,能脫口而出,哪怕是變成上下結構或內外結構的字,他們也能靈活運用,語言表達明白。這不正是在識字的同時,發(fā)揮了學生的語言智能嗎?
(二)從兒歌、謎語記字入手,激發(fā)語言表達的興趣
由于低年級兒童的年齡特征和認知水平,在教學的同時總缺不了充滿童真的語言。生動的兒歌、有趣的謎語是學生樂于接受和記憶的,把它運用到識字教學中,不但能加深對字形的記憶,也能激發(fā)學生語言表達的興趣,從而發(fā)揮語言智能。
在教學“南”字時,這個字是個獨體字,按筆畫記憶太機械,也不能突破“南”的易錯點。因此,我在教學中把“南”字編成兒歌,一邊寫一邊說:“歪十字、小南房、里邊住了個缺橫羊?!痹捯魟偮?,教室里發(fā)出最多的聲音就是“真好,真的是呀!”幾秒鐘過后便有學生重復我說的兒歌,驚人的是,有很多孩子只聽一遍就記憶清楚,準確無誤。當孩子邊說兒歌邊記字時,聽著他們悅耳的童聲,我知道:小小的兒歌正是打開學生語言表達的窗口?!澳稀弊纸o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兒歌到現(xiàn)在還有人掛在嘴邊。
三、在識字教學中利用多種感官,發(fā)揮肢體運作智能
多種感官認字優(yōu)于單一感官認字的原因在于言語、視覺、知覺和手部動作結合,感知一個字的印象深刻。肢體運作智能即善于運用整個身體表達想法和感覺的能力。傳統(tǒng)觀點認為身體學習指體育課,但運用“肢體回答、運作意識、身體圖”的方法也能將肢體運作智能與其他學科相結合。
識字教學中,在記憶字形或理解字義時,往往采取一個人表達,其他人判斷的形式,此時就可以讓學生用肢體回答。伸出拇指與食指形成“√”的樣子表示同意,將食指與中指交叉形成“×”的樣子表示反對,將小手攥成拳頭表示補充。簡單的幾個手勢,既檢查了學生在識字中自己所持的觀點,又鍛煉了手腦的配合。
上述方法,引導學生開動腦筋,發(fā)揮肢體意識智能來分析、比較、識記每一個字、每一類字。學生動口、動腦,同時又運用肢體表現(xiàn)使之形象生動,在識字中,既記憶了字,發(fā)散了思維,又活動了筋骨。真正讓學生在想學、愛學、樂學中發(fā)揮自身潛能。
幾年來,我在收獲的同時,也在反思。學生的積極性高了,但在40分鐘內,如何既要發(fā)揮學生的多元智能,又要提高課堂效率呢?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是基礎教育課程追求的目標,也是我們教師殷切的希望。做一名新世紀的新型教師,就必須注重理論學習,用理論指導教學??蒲信c實際教學相結合,才能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學生的發(fā)展服務,更快地提高自身業(yè)務水平和綜合素質。
(編輯:鐘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