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磊
(浦東新區(qū)少體校 上海 200126)
小議青少年擊劍興趣的培養(yǎng)
高磊
(浦東新區(qū)少體校 上海 200126)
該文以楊思中學擊劍隊隊員為研究對象,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專家訪談法、數理統(tǒng)計法等研究方法,通過實驗對比得出運用情景教學法進行的課程設計與傳統(tǒng)教學法相比,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對擊劍運動的興趣,解決了如何在青少年年齡段小隊員授課對象上,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學內容與教學條件以及學生學習能力相結合,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制定出最適合學生成長需要的課程方案,因材施教上好擊劍課程等問題。
擊劍 課程設計 青少年
近年來擊劍課程作為特色課程在我國中小學體育課程中得到了廣泛推廣,中學體育現有的擊劍課堂里,重點發(fā)展學生身體運動智能,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訓練學生思維能力的敏捷,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人格,形成良好的健康觀念,達到終身鍛煉的目的。但實踐中,由于帶訓練的是專業(yè)的擊劍教練員并沒有接觸過青少年的學生,在教學上缺乏興趣以及合理的組織形式,傳統(tǒng)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占主導地位,學生主體性得不到充分體現,學生在擊劍學習中體驗不到樂趣。
因此,合理運用創(chuàng)新的情景式教學法,探索研發(fā)新的課程設計,使擊劍課程教學質量提高,學生身體素養(yǎng)增強,培養(yǎng)終身體育意識尤為重要。
1.1 研究對象
以楊思中學擊劍隊學生為研究對象,一共32人,其中男生18人,女生14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中國期刊網、萬方數據和圖書館等信息手段,進行擊劍課程的文獻資料搜集工作,分析總結前人的研究內容、方法和結果,為該研究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持。
1.2.2 問卷調查法
根據研究內容,查閱擊劍教學相關書籍與文獻,咨詢教育部門的領導及專家,設計問卷調查內容。邀請體育學院大學教授1人,擊劍專職教師2人,資深擊劍教練1人,優(yōu)秀擊劍運動員1人,對問卷內容進行了評價和檢驗(見表1),根據反饋建議進行了補充。
此調查研究共向楊思中學32名學生發(fā)放32份《擊劍課學生課堂學習效果自評表》問卷,有效問卷32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1.2.3 專家訪談法
通過對該市4家擊劍俱樂部、5所楊浦區(qū)擊劍項目學校的擊劍運動負責人、體育大學教授、專管教學工作的領導、資深擊劍教練和一線教師進行專家訪問與座談,了解擊劍運動在青少年中的受歡迎程度。
1.2.4 數理統(tǒng)計法
運用IBM SPSS 22.0軟件,對采集到的分數以及問卷調查數據進行統(tǒng)計與對比,做出可靠的分析與處理。
表1 擊劍領域專家對問卷總體設計評定情況表
表2 問卷調查回收情況表
2.1 課程設計對學生技能及成績的影響
擊劍運動本身對學生的吸引力很強,但是把擊劍引進中學之后,上課會出現由于技術難度過高而導致學生無法掌握的問題,對照班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法,即示范—模仿—練習的方式進行擊劍的教學,實踐中出現了很多問題,如技術的練習過于枯燥使得學生對練習缺乏興趣,上課的效果很差,甚至有學生出現不聽講開小差的情況。實踐中傳統(tǒng)教學法教學手段有限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因為擊劍運動雖然技術動作豐富但基礎的動作就幾個,要打好基礎必須花大量的時間進行練習。運用情景教學法進行的課程設計,配合良好的情景氛圍,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一個訓練內容分多種訓練手段進行練習,優(yōu)化教學效果,能夠降低低年級學生由于自身年齡小、體力有限及對體育動作難度相對大而帶來的恐懼感,營造輕松、愉快的氛圍,易于青少年學生接受。最終的技術成績的差異體現出,在低年級階段,以情景教學法進行的教學設計更加適合學生,能起到提高技術能力以及提高技術成績的效果。
實驗班采用情景式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通過有目的地引入或創(chuàng)設一定具有情緒色彩的場景,激發(fā)學生積極性而進行體育學習,結合語言描述、音樂渲染、實物演示等手段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的場景,使學生入景動情的主體體驗教學方法,結束后對學習效果進行過程性評價并改進策略與方法,最終反饋到設計中。對照班采用傳統(tǒng)式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體,按照常規(guī)方法傳授知識技能。
情景教學設計步驟:
分析教學內容—→分析教學目標—→設計情景教學內容模式—→創(chuàng)設情景進行教學—→學生主體教師主導—→對學習效果作過程性指導—→改進策略與方法。
完成教學的步驟和順序上面,情景教學的教學流程較為復雜,包含師生互動等環(huán)節(jié),在教學過程中體現的是學生為主體的地位,教師全程作為引導者。
2.2 對教學過程的影響
基于情景教學模式設計的教學過程,能夠因材施教,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增加學生信心、開拓思路,學生之間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加速了擊劍技巧的掌握,對擊劍課程的后續(xù)學習充滿信心,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而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乏味、枯燥,不能滿足當代學生對體育課堂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個人差異大,教師只能統(tǒng)一糾錯,學生易產生疲憊、厭倦等現象,易對后續(xù)學習產生抵觸,教學效果不明顯。
2.3 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此研究是以楊思中學擊劍隊隊員為研究對象,能否將研究結果擴展到其他兄弟院校還需進一步驗證。另外,體育教學過程是動態(tài)過程,需要結合教學實踐不斷地修正和完善,留給廣大基層教練更多的思考空間。
3.1 結論
(1)基于情景教學法的創(chuàng)新?lián)魟φn程設計,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法的不足,優(yōu)化了擊劍課程的教學過程,提高了青少年擊劍課程的教學質量。
(2)通過教學過程中的對比實驗,實驗班學生在對知識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學習興趣等方面明顯高于對照組的隊員,同時也說明了基于情景教學法的創(chuàng)新?lián)魟φn程設計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3)通過教學效果問卷調查,運用情景教學法后,隊員主觀能動性及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
(4)通過驗證,說明了此研究基于情景教學法的創(chuàng)新?lián)魟φn程設計符合現代體育教育教學理念,有利于學校對學生的全面培養(yǎng)。
3.2 建議
在教學設計過程中,要與教學內容、教學條件以及學生學習能力相結合,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要符合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要把情景教學法和傳統(tǒng)教學法相結合取其優(yōu)點,制定出最適合學生成長需要的課程方案。
[1]毛振明.體育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南勇.體育教學的優(yōu)化設計[[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1(S1):92-94.
[3]伍天慧,譚兆風.體育教學設計與實踐的系統(tǒng)觀[J].體育與科學,2005(2):78-80.
[4]朱秦潔.基于普通高校開展擊劍運動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分析[J].教育時空,2015(17):146.
[5]杜韞潔.普通高校擊劍運動發(fā)展現狀及對策分析[J].攀枝花學院學報,2014(31):111-113.
G633.96
A
2095-2813(2017)03(a)-0156-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7.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