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建華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7-0238-01
語文學習要培養(yǎng)的良好習慣,指的是養(yǎng)成尋求知識和熟悉技能的習慣。它大致包括: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良好的閱讀習慣、良好的聽話習慣和表達習慣。能夠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的渠道很多,而經過幾年的實踐,我們發(fā)現,語文活動課是其中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這里結合自己的實踐,探討一下中學語文活動課程與學生語文學習習慣培養(yǎng)的問題。
一、語文活動課為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條件
呂叔湘先生說過:“從某種意義上說……,凡是習慣都是通過多次反復的實踐養(yǎng)成的。”也就是說,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不是靠聽講聽出來的,不是靠教師改出來的,而是學生在教師的教導下,通過正確的模仿和反復的實踐養(yǎng)成的。因此,要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就必須給學生創(chuàng)造模仿的條件和反復實踐的機會。教師也可利用正常上課時間提供一定的實踐機會,可是,由于受教學內容和課時的限制,它給學生提供的機會十分有限,而且有機會參加實踐的學生不多,無法達到養(yǎng)成習慣的目的。語文活動課則不受這些因素的限制,它充分表現了參與性和自主性的特點,強調了學生的自主實踐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教學觀。貴在人人參與,動腦、動口、動手,教師只是當顧問、參謀,必要時才進行干預,學生則得以在廣闊的空間內自由活動,在實踐中逐漸形成相應的語文能力。這樣,無疑就為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創(chuàng)造了必要的前提條件。
二、語文活動課有利于習慣培養(yǎng)中誘因的激發(fā)
習慣不僅是一種行為體現,還是一種心理品質。而習慣作為一種心理品質并非孤立存在的。一個人習慣的養(yǎng)成,同他的動機、興趣、情感等心理因素密切相關。一般說來,“動機、興趣和情感是習慣產生的誘因”。而語文活動課的開放性特征可以很好地激發(fā)這種誘因的產生。
語文活動課的開放性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活動內容的開放。學科的內容總是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課堂教學內容受它影響,往往表現得較為集中、統(tǒng)一,缺乏時代氣息。而活動課內容允許超越課堂,更貼近現實生活,它可以是閱讀活動,也可以是聽說活動,還可以是社會實踐活動。與此同時,它還可以結合各種生活領域開展,彌補了課堂教學的不足,擴展了學生知識來源,拓寬了他們的視野、知識面。如在高一年我們結合教材,同時針對學生存在普通話語音不準的現象,舉辦了一次繞口令比賽。在小組榮譽的驅動下,學生一反平時經再三強調也無所謂的態(tài)度,個個情緒高漲,不僅注意自己讀準音,還認真的挑出其他同學出現的語音錯誤。在此基礎上,教師乘勢闡明了養(yǎng)成各種良好習慣的重要性。這次強調則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不僅自覺地培養(yǎng)良好的朗讀習慣,也有意識的改掉了一些不良的習慣。
(二)活動方式的開放。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教學一般以教師講、學生聽為基本模式,教師自導自演,學生處于觀眾位置,心智處在壓抑狀態(tài)。語文活動課可以打破傳統(tǒng)的窠臼,根據各學生的年齡特點及中學階段的語文學習任務精心組織進行。生動活潑的學習形式,使學生感 到新鮮、刺激,從而愛學、樂學,進而產生學習的興趣、動力和熱情。這就為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例如我們特別設計了一堂活動課,帶學生到圖書館閱覽室去瀏覽報紙,比較感受辦報宗旨與報紙內容的關系,認識報紙的版面組合,認識版面、設計、文字美術的搭配美。經過這一示范性的活動后,學生個個興致盎然,認真的設計制作。我們對學生辦出的每一期手抄報都進行評比,優(yōu)勝者集中展覽,以此促使學生通過認真辦報,辦好報來促進養(yǎng)成讀報的習慣。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活動課開放性的特征,既能滿足學生學習知識的需求,又創(chuàng)置了輕松活潑的課堂氣氛。這種愉快的情感體驗自然會激起學生的興趣,產生正確的學習動機,為良好語文習慣的培養(yǎng)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語文活動課有利于習慣養(yǎng)成中意志的培養(yǎng)
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是一項長期艱苦的工作,非一朝一夕的功夫。在這個過程中,是否有堅強的意志、堅韌的信心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根據心理學的檢測結果,在非智力因素中,“意志與學習的相關度很高”??梢赃@么說,意志是習慣養(yǎng)成的中介。如果一個學生有了寫一手好字的動機,加上有堅持不懈的練字的意志,便能養(yǎng)成書寫工整的習慣。可見堅強的意志是養(yǎng)成習慣的關鍵。又因為習慣的養(yǎng)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費時多,難度大,見效慢,意志的培養(yǎng)就顯得尤為困難。語文活動課則是巧妙地把意志培養(yǎng)融會于趣味的活動中,譬如說,可以召開以良好學習習慣為主題的討論會,經過你一言我一語層層剝筍式的討論,逐步讓學生明白養(yǎng)成良好語文學習習慣的道理,使他們自覺地去克服困難,達到培養(yǎng)堅強意志的目的。也可以開展學習經驗交流會或小記者招待會,讓學習尖子或有較大進步的學生充當發(fā)言人,其余學生則當小記者,在模擬采訪的一問一答的過程中,鍛煉了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及思維的迅速反應能力,無形中也起了榜樣示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