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青萍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5-0221-01
雅,源于詩(《詩經》),發(fā)于情,止于禮,顯于行。中華五千年文明史,本身就是一篇雅樂華章。時至今日,作為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所倡導的行為標準——“雅行”,它在提高人的操守,增強人的文明素質以及規(guī)范人的行為習慣等方面仍具有很好的借鑒價值。古人云“不學禮,無以立”,小學生如果從小就能做到行起于雅,止于雅,必將為其典雅的人生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礎?!吨泄仓醒雵鴦赵宏P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從規(guī)范行為習慣做起,培養(yǎng)良好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這也是雅行教育的核心內容。
我校在“雅行育人”理念的引領下,以“雅”導“行”,以“行”促“雅”。其中,主題“練雅”活動是雅行教育的關鍵。我校依托少先隊,專門培訓一批雅行示范小明星,穿上印有“雅”字的紅馬甲,讓他們給全校學生做示范,并承擔監(jiān)督糾正的任務,發(fā)現(xiàn)有學生言行不符合要求,他們就會主動上前提醒并幫助糾正。每周一的升旗儀式,都由各班輪流主持,根據學校要求,各班評選出“雅行小旗手”作為升旗手,升旗前班主任先介紹他們在雅行方面的突出表現(xiàn),激勵全校學生向他們學習;國旗下講話也由雅行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主講,重點是宣傳雅行禮儀常識,提出本周雅行重點,并親身示范。每個班每周還定期開設一節(jié)“雅規(guī)指導課”,由班主任逐條講解雅規(guī),并加強示范、訓練,使雅規(guī)深入每個學生心中,體現(xiàn)在日常的言行舉止中。
一、每周一雅,開展“十雅”訓練。
根據上面制定雅行雅規(guī)內容,學校少先隊安排每周一雅,作為專題訓練,反復鞏固練習,并把訓練過程中學生的表現(xiàn)納入學生成長記錄評比欄中,比一比誰的表現(xiàn)好。
在“十雅”訓練內容中,有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行為習慣,也有的是培養(yǎng)學習習慣的,都需要長期的堅持,比如,針對中年級學生的特點,我對學生的“寫字雅”進行了著重培養(yǎng),著力培養(yǎng)學生寫一筆好字。確定班級特色就是“堂堂正正做中國人,認認真真寫方塊字。”每周一節(jié)寫字課,每天一頁臨摹,寫字課教一些簡單寫字要求,從基本的點、橫、豎、撇、折、捺開始學寫。起步時要求達到“橫平豎直,撇捺舒展”。還教一些簡單練字方法:讀帖、描摹、臨帖、背帖。要求寫字時要做到“頭正、身直、肩平、臂開、足安”,做到書寫要干凈、端正、稍用力。寫字是一項長期的工作,貴在堅持,讓孩子們每天端端正正的臨寫一頁,經過一學期的訓練,班級的孩子都喜歡上寫字,課余時間,同學們都在相互攀比自己的字寫的好,形成一種良好的班風學風。現(xiàn)在我們班的墻報,手抄報都不用我操心,許多寫字高手都躍躍欲試,準備一展身手。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到高年級,還會有許多的意想不到的收獲的。
二、“閱讀經典,與雅同行”主題讀書活動
“雅”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因此,閱讀儒家經典,更能直接受到“雅”文化的熏陶。學校也可以開展“晨誦午讀”活動,每天早上集體誦讀《三字經》《弟子規(guī)》,并適當進行講解,讓學生忘我的誦讀中,領悟傳統(tǒng)文化的美,積淀一定的文化素養(yǎng)。中午學校開放閱覽室,合理安排班級輪流借閱,并安排學科教師進行指導,其他班級充分利用班級圖書角,自行開展午讀活動。每周各班從語文課中專門安排一節(jié)讀書指導課,用于指導學生閱讀經典和美文。
學校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對不同年段的學生在篇目、數量上提出不同要求,從而形成體系,循序漸進。在內容上,仍然以古代經典為主,方式上以指導學生賞析為主。這項活動雖然開展時間不長,但我們一直堅信,長此以往,學生必然會從中受益。
三、立足學科實際,“雅行”進課堂
課堂是學生初試社會,學習交往,體會尊重,建立自信,構建道德的主要渠道。落實雅行教育,必須寓“雅”于教,滲透于教學活動中,為此,我們在全校開展了“雅行進課堂”活動。我們要求學科教師要針對當代社會發(fā)展的新議題和現(xiàn)今兒童教育的難題去開拓雅行教育新的滲透點,在積極合作、主動探究中生成雅學。體育課上,老師們把滲透點確立在既要體質,又要注重性格的培養(yǎng),從單一的體質運動過渡到以促進人的發(fā)展為中心的身心體育,鍛煉學生的吃苦耐勞,抗挫的能力培養(yǎng);語文課上,老師通過字詞名篇,以道統(tǒng)文,并且根據課本內容編排課本劇、情景劇,使雅行教育顯得活潑生動;數學課邏輯推理,演繹辨證;勞技課珍惜成果,探究創(chuàng)造;音樂、美術課,體驗欣賞,情操為本,業(yè)余時間老師還編排雅行小歌舞,讓學生在唱唱跳跳中學會文明禮儀。
“雅行進課堂”活動開展以來,老師們落實雅行的責任感增強了,課堂的文化內涵增加了,學生們也在學習當中潛移默化地感受到雅行、領悟到雅行。
四、爭做“雅行之星”,爭創(chuàng)“優(yōu)雅班級”
為了更好落實雅行教育,激勵全校學生投身雅行實踐,我們初步建立了雅行教育評價機制。主要是“雅行之星”評比和“優(yōu)雅班級”創(chuàng)建兩項活動。雅行之星的評比標準以學校頒布的雅規(guī)為主,由班級民主評議推薦,然后在學校公開演講,勝出者我們授予“雅行之星”稱號,并在櫥窗展示其個人風采,特別突出的,我們將其照片和心語張貼于教學樓樓梯墻面上,供大家學習。“優(yōu)雅班級”分為一星、二星和三星,根據班級文化特色、雅行常規(guī)得分、雅行活動開展情況進行綜合評估,得分最高的授予三星優(yōu)雅班級稱號,按此類推,每月評比一次。獲得“優(yōu)雅班級”稱號的班級,學校對班主任進行績效獎勵。
除了以上兩項評比外,還可以引進賞識教育理念,在每個班級都專門布置了“賞識墻”,學生日常在雅行方面的點滴進步都可以及時在“賞識墻”上展示出來。不僅老師可以給學生賞識的機會,學生之間也可以互相賞識,給對方貼“星”。
當然,雅行教育主題活動還可以延伸到社區(qū)。我們在國學課堂講《弟子規(guī)》《三字經》《論語》等,讓社區(qū)的家長和孩子們接受國學經典的洗禮;《畫說孝道》活動中以生動的二十四孝故事開始,讓“孝”傳統(tǒng)美德扎根心底,再通過畫筆呈現(xiàn)在紙上,讓孩子們也化作雅行小天使,走進社區(qū),傳雅行?!靶∈掷笫?,文明一起走”活動走進社區(qū)幼兒園,宣講交通法規(guī)以及普通的交通標志,還手拉手地教小弟弟小妹妹們如何正確過馬路;“公益星期五”活動中,他們手拿塑料袋或小桶,在公園內自東向西沿途清理垃圾、紙屑,并沿途向園內游客倡議“綠色環(huán)保,愛我家園”,受到居民的歡迎和支持。雅行小使者們通過“學雅規(guī)——練雅行——揚雅風”的基本模式,大力推行雅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