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藝偉
摘 要:在英語教學中,我們常常遇到部分學生筆試成績不錯,但口頭表達能力卻很差,這說明我們的英語教學尤其是口語教學存在著不少問題,英語口語教學的現(xiàn)狀不容樂觀。本文主要談了我們在英語口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辦法。
關鍵詞:中學英語;口語教學;口語能力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有著非常重要的實用性,我們學習英語最終是為了說,為了使用。然而長期以來,英語教學大都偏重知識的講授,注重句篇的翻譯,側(cè)重語法的分析,看重卷面的成績,而忽視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導致中學生英語口語水平普遍低下。筆者根據(jù)自身教學經(jīng)驗,結(jié)合對學生的長期觀察和分析,現(xiàn)對中學生口語水平低下的原因簡單歸納,并對教師的應對策略作以探析。
一、原因分析
(一)學生自身存在心理障礙
中學生是一個正處于青春期的特殊群體,他們的心理正處于半幼稚半成熟的發(fā)展階段,獨立意識不強,缺乏主見,容易產(chǎn)生周圍人不說英語,同學們也都不練口語,自己便也不說不練的從眾心理。加之十多年來都是以母語——漢語作為唯一用來交流的語言,已形成了一定的思維習慣,有了定勢心理,不愿有所變化。另外,中學生們都有著較強的自尊心,英語口語基礎又相當薄弱,他們總是害怕出錯受人恥笑而羞于開口,所以在基礎沒有打牢之前,總是缺乏自信,自卑于口語交流。
(二)課內(nèi)課外缺乏聽說機會
我國學生大都生活在以母語為單一交流語言的環(huán)境里,尤其是西北內(nèi)陸地區(qū)的農(nóng)村學生更是如此,每周有限的幾節(jié)英語課是他們接觸英語的僅有機會,英語老師是唯一和他們進行口語交流的人,還幾乎僅限在英語課堂上,甚至有時連這個機會都沒有,由于學生基礎太差,上課的時間又很有限,為了讓學生快速而清楚的理解理論知識,英語老師也只好改用漢語教學,使得學生聽的機會少,說的機會更少,導致學生口語水平停滯不前,教師口語能力也逐漸退化。
二、應對措施
(一)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說的能力是一種技巧,是在大量的口語練習中培養(yǎng)起來的。教師一開始就應該培養(yǎng)學生開口說英語的勇氣和習慣,努力創(chuàng)造各種機會讓學生開口說英語,鼓勵學生大膽開口,不要怕出錯,告訴學生學習說英語是一個由說不好到說得好的發(fā)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說錯是難免的,也是正常的。教師要注意從心理上解除學生不敢說不愿說的顧慮。學生在具備了講英語最起碼的勇氣之后,教師就應該千方百計鼓勵學生,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正如前面提到的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的根本途徑是教改,而教改的根本著眼點即是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是教育教學成功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二)講究糾錯技巧,讓學生“愿”說
在抓好語音教學的基礎上,教師應啟發(fā)、引導、鼓勵學生克服心理障礙,愿意說,敢于說。學生基礎薄弱,說的時候本身缺乏自信,往往容易產(chǎn)生焦慮感,也難免出現(xiàn)詞法、句法上的錯誤,這個時候如果老師不講究糾錯技巧,對學生嚴厲訓斥,就會大大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和學習熱情。對待學生錯誤,教師要寬容,要善于捕捉學生口語表述中的閃光點,然后給予適當?shù)谋頁P,淡化他們的錯誤,用引導、鼓勵、幽默、禮貌的方式給予幫助指導。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又能夠及時糾錯,可以促進中學生英語口語水平的提高。
(三)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讓學生“練”說
英語教師應該盡可能地使用英語組織教學,開始時可以放慢語速、降低難度、多次重復,然后循序漸進、逐步加深,提高學生聽的能力,同時要求學生上課時盡量使用英語表達,給他們練習的機會,因為口語能力只有通過說的實踐才能逐漸培養(yǎng)起來。另外,教師上課時要多利用多媒體、實物演示等創(chuàng)設情景,并通過播放錄音、制作課件等方式營造語言氛圍,讓學生身臨其境,不由自主的使用英語交流,這對提高學生口語水平有著很大的幫助。
(四)兼顧兩頭,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自我概念
1.從學生的思想入手。初學英語時,學生一般感到新奇,但好景不長,一年半載后,不少學生對學習英語感到厭倦,或因困難重重信心不足,產(chǎn)生了學不會英語的不恰當?shù)摹白晕腋拍睢?。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引導學生形成自強,奮進的自我概念,分析學生自我概念中的不恰當結(jié)論,并予以修正,促使學生產(chǎn)生改變自我概念的需要,堅定其信念,并付諸實施。如本人所教的學生,有一半學生對英語沒興趣。他們總是說老師我不會,我不懂,聽不出你在說什么。我于是鼓勵他們,即使以前你們一個單詞不懂也沒關系的,只要你們從今天開認真學,哪怕每天只學會幾個,日積月累,相信你們是有能力趕上的。
2.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氣氛,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自我概念。首先,教師應創(chuàng)設一種和諧,愉快的課堂的氣氛,摒棄注入式,滿堂灌的傳統(tǒng)教學法,在教學中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使學生在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下生動活潑地學習外語。如,課前放放音樂。
其次,教師要熱愛并寄希望于每一個學生,一個人主要是在與那些對他來說很重要的人的關系中及別人如何對待他的經(jīng)歷中形成或改變他一生的自我概念的。學生對某一門學科的學習評價在很大程度上受任課教師對其態(tài)度的影響。教師對學生寄予的殷切希望和學生獲得成功的信心,能使學生從教師的態(tài)度這面鏡子里看到自己的潛力和實力,它會像鼓帆的風,激勵學生奮發(fā)努力。
三、結(jié)語
發(fā)展學生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是一項不可急于求成的訓練活動,這需要把握住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所有可利用的機會,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不僅在課堂上巧妙地運用教學技巧,在課外也積極開展各種有利于提高口語的活動,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和諧的人際關系和交際化的課堂氛圍。提高初中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在現(xiàn)在英語教學中十分重要,然而這是一個長久的過程,因此要持之以恒,不懈努力才會取得一番成就。
參考文獻:
[1]高鵬.自主訓練口語法[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
[2]林立.口語教學實用技巧[M].南京:譯林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