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對高校輔導員的體育行為現狀進行調查與分析,從而得出男女輔導員在體育行為上的性別差異。本文將從高校輔導員的體育行為的性別差異去分析其對大學生意識和行為影響,并且有針對性的提出培養(yǎng)策略。
關鍵詞:輔導員 體育行為 性別差異 大學生
一、高校輔導員體育行為調查現狀
筆者通過對于文獻進行閱讀和學習了解到高校輔導員進行體育行為的現狀,其中大多數高校輔導員都有進行體育行為的意識,大部分輔導員進行體育行為是為強身健體和緩解壓力,大部分高校輔導員每周進行體育鍛煉的時間不足一個小時,次數在1次或者沒有。輔導員的工作性質決定了其工作時精神高度緊張,余暇時間沒有心情、沒有體力參加體育鍛煉。高校輔導員多利用校內體育設施進行一些諸如跑步、小球類等運動量較小的項目進行體育鍛煉,較少進行大強度的體育鍛煉,很少去經營性體育場館。輔導員的工作性質以及在學校不受重視,配置數量不足,造成輔導員工作量大,沒有空閑時間,是影響高校輔導員體育鍛煉的主要因素。當然這只是高校輔導員體育行為的整體現狀,下面來談一談輔導員體育行為的性別差異。
據調查顯示,由于社會性別差異、歷史對男女定位不同、男女在體力上的差異不同,導致了男女鍛煉在行為上的差異,也有調查表明男子要比女子的運動更多,在鍛煉時間上男輔導員的鍛煉時間要長于女輔導員,在鍛煉頻率上男輔導員的鍛煉頻率要大于女輔導員,在鍛煉強度上男輔導員更傾向于鍛煉強度大的體育運動,女輔導對于小強度的運動的積極性要高于男輔導員。
二、高校輔導員體育行為對大學生的影響
(一)高校輔導員體育行為對大學生意識的影響
意識能夠支配人類的大腦,能夠反映外在的世界,據調查顯示高校輔導員的體育行為對大學生的意識是由影響的,其中主要起著指引和激勵的作用。
高校輔導員可以通過平時的主題班會、微博、微信網絡平臺宣傳體育價值和精神,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形成對于體育的正確認識,以及自強不息,勇于超越、更高、更快、更強等體育精神;高校輔導員可以通過自身的鍛煉和行為習慣,對大學生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引導大學生進行體育鍛煉;高校輔導員也可以通過組織一些體育活動,通過在體育活動中與同學的積極互動,引導學生養(yǎng)成健康的鍛煉意識。然而通過調查表明女生對于班會等類似活動能夠更好的培養(yǎng)體育行為意識,男生更加傾向于直觀的行為,一些直觀的體育行為更加能夠引男生的體育意識的形成。
高校輔導員可以通過例會等形式對于大學生的體育行為進行贊賞,激勵大學生確立體育鍛煉動機和意識,也可以通過制度激勵,通過評獎評優(yōu)的強調對于體育行為的重視,從而培養(yǎng)學生長久的體育鍛煉的意識,輔導員可以通過指導班級活動,社團體育活動,從而激勵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意識,激勵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和競技的長久熱情。
(二)高校輔導員體育行為對大學生行為的影響
高校輔導員在學生的體育行為中起著協調的作用,協調是為了實現既定目標,組織各部門人員有效的活動,將矛盾降到最低。任何一個集體或者團體都有可能發(fā)生矛盾,這是輔導員就需要在活動中進行調節(jié)從而起到一個協調的作用。這種協調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協調校園體育觀念、制度和運行和發(fā)展;第二,協調大學生的體育行為。在發(fā)揮協調功能過程中,應遵循有效溝通原則,注重與上層領導、體育部門、學生做好充分地溝通,確保信息的上傳下達;遵循及時協調原則,在學生日常管理工作中,一旦發(fā)生不正常的現象,輔導員應及時進行調節(jié),遵循連續(xù)性原則,對大學生的體育觀念和體育行為狀況。
三、高校輔導員對大學生體育行為影響的策略研究
(一)樹立正確的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意識
高校輔導員應該多組織一些班會、例會,多通過微信、微博等方式傳播一些關于體育的新聞常識,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們進行體育行為的意識;也可以通過組織一些體育活動、比賽等實際的活動去培養(yǎng)學生們體育意識,形成對于體育的熱愛。當然輔導員在進行體育行為意識的培養(yǎng)時應該有所側重,如果班級內女生較多,那就應該多采用一些班會、例會,帶領學生觀看體育比賽為主組織體育活動為輔的形式去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如果班級內男生較多,就應該采取以組織體育活動為主,班會、例會為輔的方式去進行??傊o導員應考慮到班級的實際情況,并且針對個人進行個性化的輔導教育,才能實現既定的培養(yǎng)目標。
(二)增加實踐機會,養(yǎng)成良好的日常鍛煉的行為習慣
高校輔導員應多組織一些體育活動,比如競賽式的體育活動、爬山、徒步等多種體育活動,充分給與學生實踐鍛煉的機會,養(yǎng)成同學們積極鍛煉的良好習慣,并且要針對班級實際情況進行安排,如果班級內女生較多,就應采取組織活動量相對小一些的活動為主,班級內男生較多就應采取組織競技類等活動量相對較大的體育活動。
高校輔導員由于工作、社會壓力等原因,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相對偏低,男輔導員鍛煉的強度要高于女輔導員,女輔導更傾向于運動量小的運動,而男輔導員通常選擇運動量較大的活動。男性輔導員在對學生的行為養(yǎng)成上要比女輔導員作用更加明顯。女生在體育行為養(yǎng)成過程中更傾向于班會、例會等活動,并且對從事運動量小的活動更具有積極性;男生則傾向于直觀、運動量大的體育活動。輔導員應針對班級的實際情況根據男女比例的多少,個性化的對班級進行培養(yǎng),從而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體育意識和行為。
參考文獻
[1] 商偉,韓流.高校輔導員體育行為的性別差異及其對大學生的影響[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
[2] 趙俊榮,張東軍.教師體育態(tài)度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形成影響的研究[J].漳州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04:110-114.
[3] 楊徐.高等體育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柔性管理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4.
作者簡介
沙菲(1990-)女,山西太原人,畢業(yè)于山西大學體育教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現為山西工商學院、商學院專職輔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