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遠喜
讓班級里的“磨蹭族”快起來
□周遠喜
做事磨蹭,是一種常見的學生行為問題,很多老師將之定義為“行為習慣不好”。究其根本,是孩子的時間觀念不清晰及對他人不尊重的表現(xiàn)。每個班級里總少不了“磨蹭族”,可以說,磨蹭、拖沓是一種慢性傳染病,如果任其發(fā)展,輕者,磨蹭、拖沓者永遠磨蹭、拖沓,此疾難消;重者,它會漸漸腐蝕一個班級健康的肌體,使班集體成員都做事拖沓,紀律渙散,斗志全無,凝聚力喪失。因而,作為班主任,面對磨蹭、拖沓的學生絕不能等閑視之,一定要全力糾正,我的經(jīng)驗是創(chuàng)設氛圍巧引導,耳提面命妙指津。
班級規(guī)章制度對于班集體建設至關(guān)重要。符合本班實際的班級規(guī)章制度,不僅是班級良好秩序的保證,而且對于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主人翁精神和民主意識的培養(yǎng),都有巨大的促進作用。當然,班級規(guī)章制度的建立一定要堅持從同學中來,充分征求同學的意見,在民主的基礎(chǔ)上集中。
實施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地宣傳、解釋工作,讓同學認識到,制定規(guī)章制度目的是為了保證班級所有成員的利益。
其實,做事磨蹭、拖沓的習慣和毛病都是在特定環(huán)境下逐漸養(yǎng)成的。因此,新接手一個班級,班主任有必要針對如做事磨蹭、拖沓現(xiàn)象用班規(guī)班紀等制度進行必要約束。如可規(guī)定,每節(jié)課前,必須提前三分鐘準備好下一節(jié)課課本及相關(guān)學習用具;課后,及時高質(zhì)量完成各科作業(yè),并交給每個小組小組長;體育課、實驗課,要提前2分鐘到達操場或?qū)嶒炇?;有住宿學生的學校,在熄燈鈴響之前必須進寢室;大型集體活動,如升旗儀式等,按時按規(guī)定地點站好、坐好……制定約束做事磨蹭、拖沓者的規(guī)章制度不妨具體一點,容易操作一些。
萬瑋 攝
既然是規(guī)章制度,就必須有相應的獎懲措施。對于做得好的同學,可以設單項獎勵,也可以作為評先、入團的重要依據(jù);而對違反規(guī)章制度的,如拖交作業(yè)者,一定要責成利用休息時間補上;大型活動拖沓者,也可責成其為班級做事……沒有具體的獎懲措施,任何規(guī)章制度只會流于形式。
可以說,規(guī)章制度是剛性的,違者必究。但提醒則可以溫馨體貼,富有人情味。剛?cè)嵯酀?,是為了避免剛性制度懲戒帶來的尷尬,也保證規(guī)章制度長期有效地執(zhí)行,更是為了防止磨蹭、拖沓一再發(fā)生。班主任可以嘗試以下工作:
1.一周一日早提醒
充分利用黑板邊角空間,做好一周一日早提醒。如班長可將一周內(nèi)班級活動要點寫在黑板一側(cè);每天早上,學習委員可在黑板上方寫好當天要上的課表;科代表可以在黑板的另一側(cè)及時公布當天的作業(yè)及要求……這些提示,可以提醒學生及時完成學習任務,除此之外,班主任還可以借用每日讀報、講評時間巧妙地提醒。
班主任還可以提倡學生充分使用“小便貼”,貼在課桌顯眼處,及時記下當天要做的每一項事,及時提醒,做一項,劃一項,做到“日日到,事事清”。
2.一周一次兩回顧
周三和周五,班主任或科任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做小結(jié)與清理:一周內(nèi),哪些事情已經(jīng)做好,哪些事情本周內(nèi)要完成而沒有完成,還沒有動手或動筆的,什么時間完成。必要時,可以安排班干部,科代表、小組長一一檢查。對于檢查結(jié)果,班主任、科任老師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及時提醒、過問與催促。
3.一周或半月一整理
不少學生做事磨蹭、拖沓與自己不善整理、不善于歸類的習慣有關(guān)。不少學生教科書、學習資料、作業(yè)、試卷隨意亂放,時間一長,以至于做作業(yè)時,找得焦頭爛額,千呼萬喚都不出來,如此就會磨蹭、拖沓。班主任有必要就此指導,如將教科書、學習資料按類分放;用幾個文件夾將試卷分類整理,以養(yǎng)成良好的收納習慣。同時,半月或一月,班主任或老師可以提供專門時間,讓學生將學習用品分類整理好。
當然,更重要的是,班主任要提醒學生平時就養(yǎng)成收納的好習慣。畢竟一周或半月一整理,也只是亡羊補牢。
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周三班團活動,組織學生進行小型競賽或班團活動。如十分鐘整理好自己課桌,五分鐘整理好一門學科所有資料……形式可多樣,除此之外,科任教師可堅持每天或兩天限時訓練。
當然,必要時每節(jié)課都可以進行限時訓練,以提高學生做事快速的能力、意識與習慣。如,我時常利用語文早自習,限時背誦;利用語文課臨時聽寫或默寫,開始給學生2分鐘準備,后來是一分鐘,半分鐘準備。慢慢地,學生逐漸養(yǎng)成習慣,一聽要聽寫、默寫,學生立刻能做好準備。
班主任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對于個別做事特別磨蹭、拖沓的學生,要仔細觀察,及時和家長溝通,找出學生做事磨蹭、拖沓的原因,以便因材施教、對癥下藥。
對于不善收納的學生,班主任也要根據(jù)不同類型,俯下身段,耳提面命巧妙提醒。限時訓練之前,班主任可有意走到愛磨蹭、拖沓的學生身邊,俯身提醒學生提前做好準備;可隨時提醒學生分類收納,分類存放。對于那些先玩耍再寫作業(yè)或、忘性大的學生,班主任更要多一點心眼,提醒這類學生培養(yǎng)時間“節(jié)點”觀念,到什么時間做什么事,先做事,做好事,然后玩,并時時督促,讓其習慣成自然。
孩子做事磨蹭、拖沓的背后都與家庭教育指導無方密切相關(guān)。為此,班主任還要與家長溝通,和家長聯(lián)手解決學生做事磨蹭、拖沓的習慣。
首先提醒家長作榜樣。如果學生做事磨蹭,家長在家做事情時,一定要專心致志,一氣呵成;做事有計劃,有規(guī)律,有始有終,身教重于言教。
引導家長給孩子提出明確要求,讓孩子清楚地知道應該做什么、怎樣做、何時做、多長時間做完。如孩子做作業(yè)前,家長要提供安靜的環(huán)境,讓學生安安靜靜地做作業(yè);做作業(yè)之前,提醒孩子喝水、上廁所、準備學習用具,然后再開始寫作業(yè);作業(yè)做完后,不要忘記認真檢查。在家長的監(jiān)督下,孩子磨蹭的壞習慣會慢慢有所改善。
(作者單位:湖北省宜都外國語學校)
編輯點評:
俗話說:“十個孩子九個磨?!蹦ゲ?,是孩子成長過程中較為普遍存在的問題,更是他們在學習中常見的壞習慣。班主任知道磨蹭給孩子的成長尤其是學習帶來諸多不利影響,也會想方設法解決這個問題。但一些班主任往往因為認識上存在誤區(qū),對學生磨蹭問題不僅解決不力,甚至適得其反,搞得師生關(guān)系緊張。作為班主任一定要率先垂范,準時到教室,到點就下課,不拖堂、不挪課,不占用學生時間,做事力求高效。班主任要創(chuàng)造氛圍,規(guī)范制度,溫馨提醒,巧妙引導,如此,做事磨蹭、拖沓的學生才會越來越少。
(責任編輯 陳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