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河南師范大學京昆藝術研習社是致力于京昆藝術傳承與保護的學生組織,凝聚了一批熱愛京昆藝術的大學生。本文對河師大京昆社自成立以來開展的各項活動進行回顧和總結,得出結論:京昆藝術在高校的傳承與保護應與大學生的藝術實踐緊密結合起來。
【關鍵詞】河南師范大學京昆社;京??;保護與傳承;高校京劇演唱研討會
中圖分類號:J89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6-0050-01
自1985年起,河南師范大學老干部活動中心京劇組(下文簡稱“京劇組”)的退休教師們就已開展京劇演唱活動。2015年3月,在校藝委領導老師的支持下,筆者與馬一鳴、周子健發(fā)起成立了河南師范大學京昆藝術研習社,旨在吸引更多的大學生身體力行地傳承與保護京昆藝術。
一、日常京劇演唱活動
囿于活動場地、學生上課時間等諸多因素,社團日常活動與京劇組常同時開展。日常京劇演唱活動在我校老干部活動中心開展,定于每周一、周五下午,由我校退休教授黃經綸老師司鼓,邀請新鄉(xiāng)市京劇琴票王保一、陳國棟老師操琴,社團成員在課余時間參與活動。
京劇組的老師們,既有自幼喜愛京劇的資深票友,也有近年來才接觸京劇、逐漸癡迷京劇的中青年教師。京劇組組長黃經綸老師對同學們要求極為嚴格,時常親自指導同學們學習京劇。在黃老師等退休教師的幫助下,社團的同學們受益匪淺,都有明顯的進步。日常的京劇演唱活動,為社團成員們提供了自由便利的條件,社團成員們得以長足的發(fā)展。
二、參與校內外京劇演出活動
新鄉(xiāng)市戲曲藝術較為繁榮,京劇活動也很豐富。我校京昆社自成立以來,多次參與新鄉(xiāng)各票房的演出活動,曾先后在折子戲《坐宮》、《狀元媒》、《二進宮》等演出中擔任主要角色。在各種京劇演出活動中,社團成員認真學習其他票友的優(yōu)點,積累表演經驗,逐漸成長起來。
2016年5月,京昆社社長周子健舉行個人畢業(yè)匯報演出——全本京劇《四郎探母》,本次演出邀請新鄉(xiāng)市群眾藝術館京劇隊擔任伴奏,由社團社長周子健擔任主演,社團成員翟一鑫、馬一鳴、趙康、周冉等參與演出。對于成立僅僅一年的年輕社團來講,演出《四郎探母》這樣的大戲實屬不易。
京昆社不僅參與校內外的京劇演出活動,還與我校的大學生戲曲社聯系密切,互幫互助。2016年11月16日,我校大學生戲曲社與京昆社首次聯合演出全本豫劇《尋兒記》,大學生戲曲社趙玉霞同學擔任本次演出的主演,京昆社趙康、馬一鳴、翟一鑫、韓松、周冉等同學參與演出并飾演主要角色。著名戲曲理論家馬紫晨先生對本次演出作出十六字評價:“有模有樣,大有希望,學校方向,功德無量”。
三、參加高校京劇演唱研討會比賽
2015年7月,京昆社的成員們在校藝委領導老師的帶領下,參加了第十一屆全國高校京劇演唱研討會比賽,筆者演出京劇《鎖麟囊》獲得一等獎、周子健演出京劇《洪羊洞》獲得一等獎,馬一鳴、翟一鑫、周冉分別演出京劇《借東風》、《貴妃醉酒》、《賣水》獲得二等獎。本次比賽是我校首次有學生參與其中,給全國高校京劇組織的師生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6年7月,京昆社為準備參加第十二屆全國高校京劇演唱研討會,幾位成員利用暑假時間在校練習參賽劇目。社團成員在京劇組各位老師們的幫助下,冒著酷暑練習圓場、云手等基本功,反復跟著伴奏帶練習唱段。暑假期間,社團成員在校藝委趙林青老師的帶領下,多次拜訪新鄉(xiāng)市群藝館京劇隊的賈西良、李效英夫婦,得到了兩位老師的悉心指導。8月,我校師生赴西安參與了本次活動,教師們分別展演了京劇《望兒樓》、《龍鳳呈祥》、《劉蘭芝》、《坐宮》等劇目,社團成員翟一鑫演出京劇《廉錦楓》獲得一等獎,筆者與馬一鳴、周冉等演出京劇《荒山淚》、《碰碑》、《豆汁記》等獲得二等獎。
兩次全國高校京劇演唱研討會之行,充分展現了我校京昆社的實力,但社團成員們的期望不止于此。
四、參加戲曲進校園活動
為響應國家政策,京昆社與大學生戲曲社在我校音樂舞蹈學院吉莉博士的帶領下,參加了多次戲曲進校園活動。在戲曲進校園活動中,我校京昆社的成員們積極準備,為初高中的同學們講解京劇唱腔、板式、行當、服裝、化妝等多方面的知識,與同學們進行互動,學習傳統京劇中的程式性動作,并為他們帶去了京劇的精彩唱段,其中既有傳統京劇《坐宮》、《武家坡》、《貴妃醉酒》、《賣水》等,也有革命京劇《紅燈記》、《沙家浜》等劇目中的唱段。
我校京昆社將保護與傳承京劇藝術為己任,希望通過具體的藝術實踐吸引更多的大學生接觸京劇。然而社團成立即將兩周年,雖在我校師生中頗有影響,但并未發(fā)揮較強的吸引力。一方面,社團成員應進一步加強京劇藝術實踐,提高表演水平;另一方面,學校也應繼續(xù)給予社團更有力的支持和幫助,使京劇藝術在我校薪火相傳、大放異彩。
作者簡介:
趙 康(1992-),男,河南鄭州人,河南師范大學音樂舞蹈學院在讀碩士,主要研究方向:民族音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