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華
讀完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周春梅老師的新著《一間遼闊的教室》,不禁對周老師書中的很多觀點產(chǎn)生深深的共鳴。作為一名扎根在一線課堂二十年的優(yōu)秀老師,周老師通過不斷思考和前行,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生命的價值、課堂的美妙。相信在周老師的教育之下,學生的成長會如這本書的封面所描繪的那樣:“課堂引發(fā)無盡的想象,思緒會飛往遙遠的未來,當學生回望童年、少年和青春的教室,遼闊的空間盡是夢和詩?!贝_實,正如周老師所言:“光能照進來,風能吹進來,我在一間遼闊的教室……”每一間教室的空間是固定的,也是有限的,但我們是否也能讓自己擁有這樣的一間“遼闊的”教室呢?
“遼闊的”教室需要點燃學生。周老師在書中提到,作為語文教師,“如果我能激發(fā)起學生‘對數(shù)學的熱愛‘對宇宙的追尋,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更大的成功” 。她還說:“學生能否取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生命被點燃了?!笔裁词屈c燃?就是激發(fā)起學生的想象力,喚醒學生對生命的熱愛或?qū)γ赖淖非?,這才是教育的核心價值所在。一間“遼闊的”教室,時時看見學生的眼睛如星星一樣明亮起來,學生的發(fā)展不局限于知識的獲得,成績的提升,也不滿足于習慣的養(yǎng)成,能力的發(fā)展,而更多的是潛力的挖掘,自信的培養(yǎng),不斷挑戰(zhàn)的勇氣,深入探尋的激情以及持久研究的趣味——這樣的教室是在不斷地“點燃”學生,因而是“遼闊的”。
“遼闊的”教室需要教師走在孩子后面。周老師認為:“每位教師,都可以走慢一點,多想一點,以自己的方式做那個‘走在孩子后面的人?!弊咴诤⒆雍竺?,老師需要:針對不同孩子的興趣,寓教于樂,讓孩子快樂地參與到學習之中;做到生活即教育,隨時隨處發(fā)現(xiàn)美和興趣,與學生饒有興致地“共欣賞”“相與析”,為孩子打開生活的源頭活水;能夠讓教育不怕徒勞,不太功利,不用“立竿見影”,允許學生犯錯,帶給學生自由的空間……在這樣的教室里,學生的生命得以舒展,教師的價值也得到最大化的實現(xiàn),這樣的教室才是“遼闊的”。
“遼闊的”教室需要讓學生的思維“跑動”起來。比如語文課,多引發(fā)思考和激發(fā)想象,讓學生在充分的思維“跑動”中,養(yǎng)成習慣,獲得素養(yǎng),這比掌握結(jié)論重要得多。不能為了學習而學習,或者是為了發(fā)現(xiàn)而發(fā)現(xiàn)。在教室中,要讓學生“跑動”起來,并且“跑”個痛快,真正針對學科特點,彰顯學科特色,體現(xiàn)學習的活力與開放性。這樣的教室真正將學習與學生的生命成長融為一體,為學生的自主性發(fā)揮和自學能力的提升搭建堅實的平臺,也終將生長出充滿未知的驚喜。所以,我們可以說當學習的過程生機勃勃時,教室才是“遼闊的”。
當然,一間“遼闊的”教室還需要給孩子一雙傾聽的耳朵;需要讓孩子們的眼睛明亮起來;需要給童年留一點做夢的空間;需要多給孩子一點人生的底色;需要一起從心底笑起來……愿我們也能像周春梅老師一樣,擁有一間“遼闊的”教室。
(作者單位: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新城花園小學
江蘇蘇州 215021)
責任編輯 湛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