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導入是音樂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從知識經(jīng)驗為主的導入法、思維發(fā)展為主的導入法、參與體驗為主的導入法對低年級音樂欣賞課的導入方法進行了思考。
[關(guān)鍵詞]低年級;音樂欣賞課;導入方法
[中圖分類號]G613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2233(2017)19-0042-03
[收稿日期]2017-07-25
[作者簡介]王舉玲(1973—),女,江蘇連云港人,連云港市中云中心小學一級教師。(連云港222067)“導入”是音樂課堂教學展開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導入”是需要“方法”的,它決定著“導入”的成敗,更深刻影響整個課堂教學。為此,本文針對農(nóng)村學生年齡、認知特點和低年級音樂欣賞教材的特色,對低年級音樂欣賞課的導入方法進行了思考。
一、以知識經(jīng)驗為主的導入法,奠定了學生學習的基礎
抓住低年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進行導入,奠定學生學習的基礎,豐富學生的音樂內(nèi)涵。
1. 比較式導入法,使學生印象深刻
對音樂主題相同而體裁不同、形式不同、風格不同等音樂內(nèi)容進行比較,有利于學生形成對音樂的深刻印象。如一下第二單元欣賞《快樂的啰嗦》,可與《花兒朵朵》作比較。導入片段:
師語:同學們,我國有著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著不同的風俗習慣;每個民族都用那勤勞的雙手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民族文化;每個民族更是用那動人的音樂來贊美對生活的熱愛。今天,我們就來欣賞由彝族民間舞曲音樂改變而成的彝族彈撥樂《快樂的啰唆》。請同學們在聆聽音樂的同時,細心感受樂曲的情緒是怎樣的?你能聽出熟悉的旋律嗎?
2.經(jīng)驗式導入法,激活學生興趣
經(jīng)驗式導入法是指教師以學生已有的生活、學習經(jīng)驗作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學習新知識的一種導入方法。如一上第八單元欣賞《放鞭炮》,導入片段:
師:請同學們聽賞一首二胡齊奏曲,感受這首樂曲的情緒是抒情、優(yōu)美的,還是歡快、活潑的?
師:你能聽出樂曲中有模仿什么的聲音嗎?那鞭炮發(fā)出的是怎樣的聲音呢?
師:再聽,聽到曲中模擬鞭炮聲的地方用動作來表示,并用節(jié)奏模仿。
3.故事式導入法,撥動學生心弦
生動的故事,通俗易懂,吸引并打動著學生,這種方法具有較強的趣味性,能起到開闊視野、拓寬知識的作用。如一上第七單元欣賞管弦樂曲《獅王進行曲》,導入片段:
引子部分:森林里的大人物就要出場了,他會是誰呢?
A段部分:教師為旋律創(chuàng)編歌詞,讓學生可以更直觀地感受音樂?!拔沂仟{子,森林之王,我的叫聲吼吼吼。小動物們,不要驚慌,我們都是好朋友。”
B段是獅子的四聲吼叫,啟發(fā)學生對獅子形象、聲音、動作的模仿,表現(xiàn)獅王威風凜凜的樣子。
A段請學生為小動物們設計語言?!八仟{王,威風凜凜,他的脾氣比較大。小動物們,整齊列隊,快快過來迎接他?!?/p>
4.童謠式導入法,啟迪學生智慧
童謠體裁廣泛,有說有唱,寓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于口口相傳的頌唱之中,都是以孩子的眼光看世界,非常貼近孩子的生活和興趣。如一上第六單元欣賞《捏面人》,可以以說童謠的形式進入:
師:同學們看過動畫片《西游記》嗎?其中主要的人物是誰呢?
師:有一個老爺爺?shù)氖炙囂貏e的棒,他用面人把我們最喜歡的人物捏出來了。聽老師念一念他捏的都是誰呢?
×××∣××∣× ××∣× -∣× ××∣×××∣××∣× -∣
捏 一個唐僧騎 白龍馬, 捏 一個豬八戒吃西瓜
×××∣×× ×∣××∣× -∣× ××∣×× ××∣× ×∣× -∣
捏 一個沙和 尚挑籮筐 ,捏 一個孫悟 空把妖 怪打,
×× ××∣××∣× -∣
你說 是啥 就是啥
二、以思維發(fā)展為主的導入法,引領了學生的成長
1.謎語式導入法,促進學生思維
低年級學生敏銳度很高,把他們身邊熟悉的物品以謎語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能激起學習的激情。如二下第八單元欣賞《頑皮的小鬧鐘》,可以這樣導入:
師:聽說同學們特別的聰明,老師給大家出個謎語,看看誰能猜出來。(出示謎面)小小駿馬不停蹄,日日夜夜不休息,蹄聲嗒嗒似戰(zhàn)鼓,提醒人們爭朝夕。
(學生自由猜測)
師:我們來看一看這些形象各異、活潑可愛的小鬧鐘?。úシ艓в小额B皮的小鬧鐘》為背景音樂的視頻片段)。
2. 演示式導入法,多維學生感知
如二上第七單元欣賞《釘扣子》,導入片段:
師:同學們,我們雖然都還是小孩子,但小孩子也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今天,媽媽不在家,想象一下我們一個人在家能干些什么事呢?
(學生自由回答)
師:請同學們觀察老師的動作,猜猜看老師在做干什么呢?(老師演示釘扣子的動作,學生回答)
師:同學們很了不起,現(xiàn)在老師要獎勵大家聽一首歌!歌曲的小主人公在干什么呢?(放《釘扣子》音樂,進入新課。)
3.呈現(xiàn)式導入法,引發(fā)學生想象
如《森林音樂會》欣賞教學中,采用“音”“畫”轉(zhuǎn)換的方法來施教:
師:請大家閉目聽錄音,想象樂曲中包含了哪些畫面?你能把聽到的音樂“畫”出來嗎?
由于學生聽得真切、想得奇妙,有的畫出了撲棱翅膀的小鳥、紅燦燦的太陽;有的學生畫出了兇猛的獅子、齜牙咧嘴的鱷魚;有的畫出了兩個翩翩起舞的少女;還有的竟畫了一幅小兔拉著大象的鼻子、熊貓站在象身上的動物聯(lián)歡圖……交流過后進入本課主題,由于之前學生把無形的音樂轉(zhuǎn)換成有形的色彩,所以師生很順利地完成了教學內(nèi)容。
三、以參與體驗為主的導入法,促進了學生的發(fā)展
1.律動式參與導入法,豐富學生體驗
律動是把音樂欣賞與身體的運動相結(jié)合,用韻律的動作來表現(xiàn)音樂,不僅符合低年級學生好玩、好動的天性,又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全神貫注地學習,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對音樂敏感度、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如一上第一單元欣賞《快樂的小舞曲》片段:
師:同學們會踏步嗎?聽音樂跟著老師一起來走一走。(播放《玩具進行曲音樂,喊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五六七八”的節(jié)拍踏步,讓學生體驗二拍子的節(jié)奏和強弱。)
師:現(xiàn)在老師再請大家欣賞一首樂曲,仔細觀察,老師做了什么動作?(一二三四五六踏步,七八拍手)。
2.游戲參與式導入法,促進學生探索
音樂游戲是圍繞一個游戲的中心主題來進行的,注重的是一定意境的關(guān)于音樂的游戲。是通過音樂直接探索、創(chuàng)造、再探索、再創(chuàng)造。常見的音樂游戲有:分辨音樂的強弱、快慢來游戲等。如一下第八單元欣賞鋼琴獨奏《青蛙合唱》,導入片段:
師:請大家先專注聆聽曲子(不揭示曲名),隨著音樂看看自己能想象哪些畫面?你能用身體的高低變化做出相應的律動嗎?
師:(結(jié)合的課本插圖揭示曲名)請大家再聽一遍,用不同的身體動作表現(xiàn)出小青蛙與大青蛙的音樂形象。除了用身體的高低變化外,也可以用小青蛙跳躍的步伐與大青蛙穩(wěn)重的步伐分別表現(xiàn)。
3.打擊樂器參與式導入法,發(fā)展學生能力
如一上第二單元欣賞《你聽,什么敲響了》,通過老師范唱模擬打擊樂器的聲音,認識打擊樂器響板、碰鈴、三角鐵、沙球,按照歌曲中的節(jié)奏師生接龍演唱,之后再具體認識每一種打擊樂器,學習正確的演奏方法,認知表現(xiàn)樂器的聲音圖譜?!赌懵?,什么敲響了》導入片段:
師: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聽一聽是誰在唱歌?(老師范唱,并按照演奏打擊樂器)
師:哪個同學能模仿一下這些打擊樂器的聲音?同學們學得真像,請同學們和老師玩?zhèn)€游戲,老師來唱歌,你們模仿聽到的打擊樂器的聲音。
師: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這些會唱歌的打擊樂器吧。
4.多媒體參與情境式導入法,生動學生視聽
如二上第五單元管弦樂欣賞《三只小豬》,導入片段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看動畫片嗎,能不能告訴我你看過什么故事?”
師:在一個遙遠的山村里,住著一位豬媽媽和她的三個可愛的小豬。一天晚上,吃過晚飯,豬媽媽把孩子們叫到面前鄭重其事地說:你們已經(jīng)長大了,應該獨立生活了,等你們蓋好自己的房子后就搬出去住吧。你們想知道他們是怎樣蓋房子的嗎?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了一段動畫片的片段,你們想看嗎!”(觀看動畫片)
全班討論:三只小豬各自蓋了什么房子?當老大,老二在玩時,第三只小豬在認真地造房子,說明他怎樣?他們一邊蓋房子一邊唱歌,說明什么?
5.趣味談話導入法,拉近與學生的距離
談話導入法就是教師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通過師生間真誠的情感交流,對學生進行引導性的談話。這種方法往往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問和答來實現(xiàn)。
如二上第六單元欣賞《水族館》,導入片段:
師生談話:請同學們?nèi)ミ^水族館嗎?說一說在水族館里見過哪些的動物?
(老師出示背景圖,簡單介紹一些海底動物,在神奇的海底世界的欣賞中,播放背景音樂——由法國音樂家圣-桑斯寫的優(yōu)美音樂《水族館》。)
老師提出聽賞要求(在聽音樂之前):聽音樂時,你會想到什么呢?
教師以趣味性的話題引入樂曲的欣賞,讓同學們能安靜而有想象力地聆聽音樂,感受樂曲恬靜和美的意境,理解樂曲所表達的意境,在充分聆聽、體驗的過程中,發(fā)展音樂的感知力和想象力,并能用音樂的方式表現(xiàn)自己的理解。
低年級音樂欣賞課課堂導入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注重新課導入這一“鳳頭”,靈活選用合適的導入方法,能大大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導入新課時,可以運用以豐富學生知識為主的知識類導入法,可以運用以鍛煉學生思維為主的思維導入法,也可以運用以引導學生參與為主的參與導入法……“鳳頭”的形式與內(nèi)容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沒有固定的樣式,是隨著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情況而靈活變化的,創(chuàng)造性的課堂導入需要不斷探索、深入研究,才能使之更加完美、更加絢麗多彩,從而極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參 考 文 獻]
[1]馬達.音樂微格教學[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7.
[2] 義務教育教科書音樂教師用書[M].江蘇: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2012.
(責任編輯:劉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