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裝飾繪畫作為一種藝術形態(tài),承載著美術藝術的發(fā)展價值。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裝飾繪畫在我國取得了蓬勃的發(fā)展,特別是在西方現代繪畫與藝術設計理念的影響下逐漸呈現出新的發(fā)展形態(tài)?,F代裝飾繪畫正在逐步嘗試突破,一大批藝術大家也推動裝飾繪畫走向新的發(fā)展高度。如中央工藝美院的張仃、祝大年;云南畫派代表丁紹光、蔣鐵峰等等。正是客觀條件的推動與這些藝術大家的弘揚,主題裝飾繪畫呈現出新的發(fā)展形態(tài),獨具魅力。
1主題裝飾繪畫構圖布局上的層次性
主題裝飾繪畫構圖實質上是以平面化藝術為核心,雖然根據裝飾差異的不同會分為不同類型,但立體化的裝飾繪畫并不常見,本次研究的重點也是以平面的表現內容為核心的布局層次性,運用平面思維完成布局上的層次性分析。
1.1主題繪畫中的核心觀念
主題繪畫中的核心因素,顧名思義則是作者在完成繪畫階段所想要表達出的內涵與主旨,是一種中心思想的具體呈現。主題繪畫當中的核心部分,位于整個主題裝飾繪畫構圖布局的核心位置,具有直觀表現的特點,能夠協調整體與局部之間的相互關系,強化整個畫面的具體控制,需要把握畫面整合的命脈。主題裝飾繪畫構圖中的核心,之所以將其稱之為核心因為其是整個繪畫布局的中心,銜接分中心與局部,最終形成一個有機整體。作為主題裝飾繪畫構圖的核心,屬于布局層次上的主體,在畫面中的比重較大,色彩也更加鮮明。
1.2基層分中心的畫面核心觀念
基層分中心的畫面是位于核心左右的,所能夠起到的作用則是配合核心發(fā)揮出整個布局的合理性?;鶎臃种行谋揪褪且环N從屬地位,也可以將其稱之為次中心。同樣,在主旨表達上基層分中心同樣承載著核心布局的內涵,以渲染、襯托的方式表現主題內容。從主題裝飾繪畫構圖考量,基層分中心不可或缺。分中心是處于個體布局的形態(tài)存在,各個分中心的節(jié)奏變化與空間構成,關系到整個主題核心價值的挖掘。正是因為分中心的存在,主體與分中心遙相呼應,形成了整個構圖的層次性。主題裝飾繪畫整幅作品,核心是整個畫面的主題與內涵走向,而分中心則內涵豐富、形態(tài)多樣。核心與基層分中心兩者密切相關,在主題裝飾繪畫構圖上成為凸顯層次性的關鍵要素。
1.3局部形的核心觀念
局部形的核心觀念,具體表現在整個主題裝飾繪畫構圖完成之后的框架填充階段,讓內部縫隙與結構之間形成一定的細節(jié)性溝通,增強整個畫面的協調性,發(fā)揮點綴作用。局部形位于主題繪畫三個基本等級的最后一級,因此起到點綴作用。局部形在主題裝飾繪畫構圖當中的具體應用,在核心層次的應用方面位于核心的周圍,裝點主題裝飾繪畫所想要表現的核心。又或是存在于基層分中心的主題框架結構中,有秩序、有層次的排列出現,整個畫面風格看起來十分完整,內涵豐富。但在對局部形的處理方面應該注意相應的問題,具體表現在處理過程中要注意整體協調性,保證裝飾過程與裝飾方法適當,以構圖的層次性為核心,突出主次。如果對局部形處理不合理,勢必會影響整個裝飾繪畫的效果,層次性不突出。
綜上,從布局上的層次性人手主題裝飾繪畫構圖要協調好核心、分中心、局部形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做好優(yōu)化,注重整個作品詮釋時的連貫性要求,保證相得益彰,有機結合。
2主題裝飾繪畫構圖空間節(jié)奏變化中的層次性
主題裝飾繪畫構圖空間節(jié)奏變化中的層次性,通常是從對比關系中具體呈現。筆者認為,主題裝飾繪畫構圖空間節(jié)奏變化中的層次性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包括形的大小、疏密聚散、黑白灰的面積與特殊結構層次性來具體表現。
2.1形的大小
空間節(jié)奏變化中形的大小對比,在層次表現上十分常見,能夠根據主觀條件分為不同的層次,這樣在視覺表現上給人一種層次感,這種裝飾繪畫十分常見,也是展現出裝飾繪畫層次性的最直接的方式。以視覺條件為前提,可以很容易找準層次所在,核心、次中心及局部形。
2.2疏密聚散
疏密聚散作為一種裝飾繪畫表現層次性的手法,常見的方法有三種,具體包括疏襯密、密襯疏和量相等形不相等。完整的裝飾繪畫通常在對疏密聚散的應用上采取兩種或者三種層次系統,具體需要結合實際需要確定。兩個層次,則單單是指疏與密,三個層次表現的則是疏、中間過渡、密三個層次。當然,主題裝飾繪畫構圖當中的疏密關系相對集中,這樣則可以在一個小的部分與環(huán)境中形成一個空間關系,這樣在大效果上來看則展現出疏密對比的節(jié)奏感與韻律感十分強烈。
2.3黑白灰的面積
裝飾繪畫中存在一種特殊的裝飾畫形式,即黑白裝飾畫。這種裝飾繪畫的具有強烈的對比效果,表達的思想凝練,要求點、線、面三者之間的合理布局,形成一種獨到的藝術之美。黑白裝飾繪畫在層次性的表現方面主要分為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根據黑白灰色塊系統完成層次性的具體處理;第二種則按照線條的疏密程度完成分類處理,包括密集區(qū)域、疏密過渡區(qū)域、疏空區(qū)域等三種。這三部分在創(chuàng)作者的頭腦當中,需要依據比例劃分并完成具體處理,可具體設置為黑色塊、白色塊、灰色塊以2:3:5的比例劃分,整體上的對比,空間結構變化中的層次性也就更加明顯。
2.4特殊結構層次性
為更直觀的表新出特殊結構層次性的特點,以正負形與榫形結合,展現出特殊結構層次性的具體特點。在黑白裝飾畫當中,通常存在主題與背景的兩種區(qū)別,換言之則是圖與底的相互關系,將裝飾繪畫當中的層次性表現的更加全面。圖與底的關系,用專業(yè)術語描述則主要表現在相互關系、彼此關系的具體確定。例如,著名的《魯賓之杯》則展現出了視圖有底的現象,根據視點的轉變圖形的結構也發(fā)生改變。分析其具體原理,則是特殊結構層次性在發(fā)揮作用,如果在裝飾繪畫具體設計的過程中,則應該注意圖與底之間的關系協調,兩者層次共同考量。對于與榫形結合,主要表現在裝飾繪畫的構圖過程要緊密聯系,共生共存。
結論:主題裝飾繪畫構圖中的層次性研究,筆者從兩個方面展開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布局的層次上展現需要協調處理好核心、分中心及局部形三者之間的關系,為布局層次性展現提供保障。在空間節(jié)奏的變化上,從多個方面完成解讀與分析,印證層次性思維所帶來的價值,推動裝飾繪畫的快速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