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這樣一個標題,不是說過去一年我已經(jīng)完成了這樣一個過程,而是對于我的生活和工作來說,它實在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一張車票
2016年7月,第五屆種子研訓營的最后一個下午,我們相約爬常山。平展的山岡沒有遮陰的去處,一路歡歌笑語不停,我們來到常山高處,齊聲誦讀蘇軾的詞——《江城子·密州出獵》,每個人用不同的手勢揚起內(nèi)心的激蕩。上常山前,我們聆聽了代錕鵬老師講蘇軾的這首詞。“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代老師是河南焦作一位新教育種子老師,他依著蘇軾的年代考記,踏足過許多蘇軾生活過的地方。他說:“我讀蘇軾,永遠深情,永遠熱淚盈眶!”這樣一種排除干擾的詩意生活,上溯歷史與古人交朋友,使我心生羨慕。我不由得更加焦急、擔心:當天去北京的車票能不能買得到?
前一天,喜喜老師通知我和小豬老師參加完種子研訓營后一起去北京,參加《新教育晨誦》的選詩工作。從7月7日出家門,參加全國新教育實驗第十六屆年會,接著參加第五屆種子研訓營活動,整整一個星期,打算活動一結束就返程回家,回程車票已經(jīng)裝在我的口袋里了。
7月12日晚上,周圍一片黑,通往諸城火車站的街道上沒有燈火,西西老師開著車,借助導航,帶我去諸城火車站退票,準備改道去北京。我對西西老師說:“我很珍惜這次機會,要是退不了票怎么辦?”
西西說:“萬一沒有換到票,你明天坐飛機去或乘動車晚一天到也行?!卑滋斓臅r候我愛人上班前還發(fā)來兒子一個人在家午睡的照片,九歲的孩子,孤獨得叫我心疼。平日里在家,兒子的教育是我管著。
小縣城的火車站已經(jīng)關門了?;氐劫e館,我給愛人發(fā)去微信:“從去年加入新教育,你已經(jīng)看到我的暑假和以前不一樣了。如果繼續(xù)往前走一步,成績會來得快些,但是現(xiàn)在需要付出更多時間。這次是去編一本書。之前你看到我寫的文字,已經(jīng)收錄在《36節(jié)課培養(yǎng)好習慣》這本書里了,回去給你看?!崩掀呕貜停骸澳阕约旱氖履阕约憾?,我也不知道。”我想這算是默認了,回去再補償家人吧。
常山下來,我們一行人直接先到濰坊退票,然后想辦法買票去北京。姜蕾幫我去自動售票機購票,機子顯示當天去往北京方向的票已售完。同行的木槿一直用手機在給我搶網(wǎng)上退出來的票:“退出來了一張!快搶!”
我只顧把身份證往機子上面撲,都不知道往哪兒貼吧。錢進去了,票出來了!好一陣手忙腳亂?!败嚧问荊200,與你們不是同一趟車?!蔽矣珠_始犯嘀咕,盤算著怎么通過檢票口,怎么與車站商量,好讓我同大家坐同一趟車走。最后,我終于上了同一趟車,但沒有座。
順利上車。大伙兒旁邊正好有一個空位,我先坐上了。
北京選詩
只有小草在歌唱。
在沒有星光的夜里,
唱得那樣凄涼;
在烈日暴曬的正午,
唱得那樣悲壯!
像要砸碎焦石的潮水,
像要沖決堤岸的大江
……
我接過黎志新老師遞給我的這首詩——《小草在歌唱》,一邊讀,一邊聽她和這首詩的故事:
“讀中學的時候,我參加詩歌朗誦比賽,選的就是這首詩。這是一首悼念張志新的詩,真是太悲慘了!”她一邊說,一邊揩著眼角的淚水,“比賽時選這首詩,是因為自己和‘張志新’同名的緣故。不僅僅是因為慘,更因為‘志新’的品格。那一次朗誦比賽我獲獎了,對這首詩有了更深的感情,每次朗誦這首詩,我都會流淚?!?/p>
到北京后的第二個晚上,我們一行十幾個人坐在賓館的早餐廳工作,比房間空間大,又方便協(xié)作。黎老師手里拿著《中國最美的詩歌 世界最美的詩歌》這本書,正在補選一些詩,正好又讀到這首詩,跟我們講起了這段往事。很幸運,這一次來北京,由黎志新老師帶著小豬和我,負責高中組詩歌的篩查和校對工作。種子老師們都說,新教育里有一群可怕的女人,她就是其中的一個。
聽著黎老師的故事,想起學生時代也有過一段時間愛讀詩,愛把喜歡的詩抄寫在自己的日記本里,汪國真的詩、席慕容的詩、徐志摩的詩……我還偷偷地仿寫過幾首,都被我鎖在青春的抽屜里了。最近幾年又開始讀了些詩,因為在教室里做晨誦的需要,讀的大多是兒童詩,比如金波、圣野、金子美鈴、謝爾大叔等人的詩。我猛然意識到,我讀詩都只是在讀詩,并沒有讀出詩中的品格,更不能像黎老師那樣把詩中的品格融進自己的情感世界里。
接下來的這幾天,我們工作地點轉(zhuǎn)移到了國家圖書館。一千六百多首詩,每一首詩歌的出處都要進行考證,標點符號、譯稿的行文斷字都要校對,同時選一些新的詩補充進來,替換掉重復選用的詩、與主題不太切合的詩。整個圖家書館的南區(qū)、北區(qū),閱覽區(qū)、借閱區(qū)、文獻區(qū),都能看到我們伙伴的身影。為了能進童書館,小舟老師特意叫北京的朋友把孩子帶給她用一下,方超同學索性就在童書館門口截下剛出來的一對母子,請他們幫忙帶進去。童書館如果不是為了陪同孩子,大人是不讓進的。
我呆的最久的地方是文獻區(qū)。這個區(qū)的書多是古籍和以前出版的老書,無法直接查閱,先要到電子檢索區(qū)查找預約,先預約再看書。我生平從來沒有翻看過這么多的詩集。不是我想要翻看,是因為為了找到一首詩,有時需要預約好幾本書才能把它找出來。高一上冊選用了海涅的兩首詩——《教義》和《還鄉(xiāng)曲》。我從電子屏搜索到,這兩首詩收錄在《世界詩苑英華》里面。這套專著一共有十卷,電子屏檢索不能顯示海涅詩卷在第幾卷。我只得從第一卷開始預約,一直約到第十卷,才把它找出來——《世界詩苑英華·海涅卷》就在最后一卷。不過,我卻得以通覽了十卷的世界詩歌的精華。
白天在國圖一呆就是一整天,三本三本地一取,一首一首地查看。晚上回到賓館里,走過我們的房間門前,耳邊都會有《激情燃燒》的樂聲回蕩。木槿樹說:“我
很喜歡詩歌,以前讀詩都會讀哭的,現(xiàn)在做晨誦做的,已經(jīng)不像以前了?!?/p>
童喜喜說:“怎么不像以前呢?以前你是讀詩會哭,現(xiàn)在你看見詩也會哭——怎么還沒完哪?!”
暑假期間為選詩的事情再去過一次北京。接下來做的事情是給小學階段的晨誦選詩改寫“思與行”,我也有機會弄明白先前讀詩為什么只是讀詩了。新教育晨誦寫的“思與行”的寫作,強調(diào)“以人為中心”“關心讀者如何看待這首詩,關心讀者與詩歌之間發(fā)生了什么,關心讀者從詩中感知、感悟到什么”。我開始尋思著,非常關心第二個“關心”,到底發(fā)生了什么?發(fā)生什么是最重要的?文本和作者獨有的認知圖式與孩子的固有圖式是有隔膜的,它們之間必然要發(fā)生挑戰(zhàn)的!沒有這樣的矛盾發(fā)生,教育力量就會產(chǎn)生斧鑿生命的痕跡。寫作“思與行”的文字功夫,就在于把這種挑戰(zhàn)生發(fā)出來,并在這兩種隔膜之間搭建起對話的手段,帶來生命的共鳴共行。我鮮明地感覺到自己解讀文本的吃力,必然要開始閱讀了。
從書架上翻出孫紹正老師的那本《名作細讀》——當初買來時讀過幾篇,就擱置下來了。“感受是需要深化、準確化的,不能不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理解要深化,只能通過分析?!薄捌容^小的要用微觀分析方法?!苯裉熘赜肿x起這些句子,簡直就是對我當初閱讀的批判,倍覺有力。我運用他提出的還原和比較的方法,細心地體悟著其中操作的心力。
我還喜歡葉嘉瑩先生講古典詩詞。假期里集中時間讀她的書真好,全然忘記了幾分暑熱,進入到她的語序軸和聯(lián)想軸當中,讀詩也就有了更多的感動了?!犊鞓返乃枷搿肥橇昙壣蟽赃x入的一首詩,詩人說:
砍柴的時候,
想著的是火的誕生;
鋤草的時候,
想著的是豐收在望;
與你同行,
想著我們有共同的理想;
跟你分手,
想著會師時候的狂歡。
砍柴的時候,怎么會想著火的誕生?在荒蠻的史前人類,正是有了火的誕生,才有了熟食、知道了溫暖、驅(qū)趕了無知的恐懼、迎來了現(xiàn)代的文明??骋粨瘢e蓄一堆火種,我當然快樂。如果砍柴的時候想著的是紅燒肉,相比火的誕生,那快樂真是太小太小了。古人都說人生有四大喜事:久旱逢干雨,他鄉(xiāng)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何達的這首詩,給了我們另外四種快樂的思想:火的誕生、豐收在望、共同的理想、會師的狂歡,別有一種人生的際遇。
為了給家人補償些什么,假期做飯的事情我全包下了。做飯也不太會占用我太多的時間,打開手機里下載的喜馬拉雅FM,一邊做飯,一邊反復聽葉先生講人間詞話,感受著大師王國維的真誠。
種子研訓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邊的排浪,
我要用手撐那托住太陽的大海,
搖曳著曙光那支溫暖漂亮的筆桿,
用孩子的筆體寫下:相信未來。
……
選過許多詩,讀過許多詩,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首詩,是喜喜老師為新教育人改寫的一首詩——她把原詩里“是的,我焦急地等待著他們的評定”改為了“我行動著,但并不為了他們的評定”。
我們堅信人們對于我們的脊骨,
那無數(shù)次的探索、迷途、失敗和成功,
一定會給予熱情、客觀、公正的評定,
我們行動著,但,并不為了他們的評定。
第一次讀到這首詩,是在四川宜賓,喜喜帶種子老師們體驗晨誦課程操作。喜喜老師走上臺來說:“晨誦怎么做?今天我?guī)е蠹易x一讀這首詩。先請大家自由地讀一讀這首詩,再請一位老師來讀一讀?!蔽覀兠恳粋€人都讀得很投入,我能感覺到我的聲音更響亮。
自讀完后,會場上沒有老師站起來讀。喜喜老師說:“那我就點名了,請熊發(fā)順老師來讀一讀?!彼粗遥谐隽宋业拿?。我內(nèi)心充滿了感激,就像課堂上的學生受到了老師的關注一樣的感激。我站起身來,心里又很詫異——應該是用手指指我,怎么還叫得出我的名字?我只和她有過一次見面,我的名字她就能脫口而出?我開始讀,我讀到失望時沉郁,讀到惆悵時顫動,讀到黑暗時拉腔,讀到未來時鏗鏘,我仿佛覺得干渴的生命得到了沁脾的雨露,綻放的生命得到了目光的聚焦。
第二次讀到這首詩,是在諸城的研訓營活動中。這一次是藍玫老師為我們傾情朗誦。這一次朗誦,選擇了電影《燃情歲月》的主題曲做背景音樂。從此,我每次朗讀這首詩時,也總會放出這個音樂,在身心有些疲倦時,都會播放這個音樂。面對寂寥而貧瘠的夜空,音樂就像螢光一樣縈繞在我的身旁。我開始敲打下歲月的痕跡,感覺到文字都開始發(fā)光。
第三次讀到這首詩,是在鄭州的研訓營活動中。喜喜老師的講座臨近尾聲的時候,《燃情歲月》再次響起,那生命中的詩歌再次出現(xiàn)在屏幕上,跟著喜喜老師,全體老師一起互動起來。讀著讀著,覺得一群人讀氣勢很強,感情不夠細膩,在結尾兩段喜喜老師再次拿起了話筒讀!
敬愛的校長們,
堅定地相信未來吧,
相信幸福完整的教育,
相信光明屬于黑色的眼睛!
相信自己,相信未來!
沒想到,看著臺下的大家,感情倒是一下子細膩起來,可是她的眼淚也刷地涌了出來。說時遲,那時快,只見喜喜老師左手往上、往上!手掌擦過臉龐、眉毛、直到頭頂,使勁摸了摸后腦,眼淚被憋了回去。
我的眼淚奪眶而出了,怎么也抵擋不住了!是相信撩開了內(nèi)心恐懼!我為什么要來這里尋尋覓覓?來之前我還在猶豫,學校里那么多迎檢材料,班級里的事那么多,怎么脫得了身?最后我還是來了。我知道這片刻相聚哪怕就幾天,價值感的追求,話語權的存在,會讓我的脆弱、苦痛暫時跳脫!我相信未來嗎?我相信自己,相信那時那地我和我的思想和行動完整統(tǒng)一;我相信我們,相信這一群有種的教師,相信我們共同的朝向!我不需要他們的評定,我相信自己行,我相信有人說我行,我相信說我行的人也行!
詩歌喚醒著我,我用詩歌擦亮孩子們的生命。每周的晨誦課上,我都會從《新教育晨誦》讀本里精選兩首,為孩子們讀詩。
學習《我的伯父魯迅先生》,討論“囫圇吞棗”這個詞,劉博睿同學想起了韓愈《勸學詩》:“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崩^而又引用了魯迅的句子,“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盯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他拿出自己的晨誦批注讀了起來:“我覺得讀書要適當?shù)刈x,一本好書看一次是不夠的,要看兩次、三次、四次……甚至一百次!這本書才真的能夠讀懂了,讀明白了!思與行,不是只思考,不做事,要把思考到的東西放到現(xiàn)實生活中,比如珍惜時光,關愛老師,這首詩才真的有啟發(fā),即學患不行!”
湯天皓同學也從詩歌談自己理解的閱讀:“水就像你的知識,知識越多,讀書越多,巨艦越易行動。而如果無水,怎么推?書越多,受到熏陶,知識也會越多,船便易行?!边@是《觀書有感》里面的思想。
浩,他是一個學習特別優(yōu)秀的孩子,在班上男同學的地位極高,大家都愛稱他“老大”——優(yōu)秀中的大哥。這學期開學,他爸爸向我反映他在家里最近又迷上了手機游戲。上一學期,他就迷上過好一陣,花掉了一兩千塊錢買游戲裝備。晨誦《鷹之歌》的那個早晨,我用詩歌望著他說:“小游戲的蟲兒不懂得,大世界的壯美與遼闊?!?/p>
經(jīng)歷一學期誦讀《新教育晨誦》讀本,我和孩子們都有了更多新鮮的語言,明亮的日子。
為你讀詩
人要走過多少路,
才能成為真正的人?
白鴿要越過多少大海,
才能安睡沙灘?
而那炮彈要飛射多少次,
才會被永遠禁斷?
這答案哪,朋友,
在風中飄蕩,
答案在這風中飄蕩。
……
這首詩是我班上孩子最喜歡的一首詩。自從我們班孩子開始使用“為你讀詩”這個APP做晨誦練習,班級群里,每天都能收到孩子們轉(zhuǎn)發(fā)過來的朗讀作品,點擊頻率最高的就是這首《答案在風中飄蕩》。或許那些問題清單都已經(jīng)裝在孩子內(nèi)心深處,或許孩子們有太多不明白的事情想弄清楚,答案卻又像在風中飄蕩,捉摸不定。
期中考試后的一天晚上,我用“為你讀詩”朗讀了那首我最喜愛的詩《相信未來》,發(fā)到班級群里,引來了家長們的點贊:“讀得真好!給我們以心靈的洗禮!”那時已經(jīng)是晚上十一點多了。第二天下午放學后,我看到群里面鄒穎雯同學第一個發(fā)過來她朗讀的詩歌《藍蝴蝶》,那份感動、向往的聲音,讓我興奮不已。我立馬回復:“鄒穎雯同學的朗誦很值得大家學習,期待更多的用心朗誦的精彩!”
喜歡這樣讀詩的孩子越來越多了,并且互相點贊起來。有的家長開始著急了:“老師可以通過其他同學的朗讀重新改善自己的朗讀嗎?”
那段日子,我們的語文課正在學習第六單元《輕扣詩歌的大門》。我在課堂上播放了同學們的朗讀,鼓勵孩子們可以把這種美好的事情和家人一起來做。
湯天皓同學和媽媽第一個合作朗讀了《長恨歌》,對媽媽的朗讀很不滿意:“我和我媽媽讀著詩,突然嫌棄她,感覺她像個外國人讀漢語。”
我回復:“媽媽總是孩子的布景,有媽媽妝飾你們的夢,作品更有了生命!”
“我媽媽本來還不想讀,聽了您的言辭,說‘好!我一定要裝飾你的夢。’有了我的媽媽,作品也被點綴了?!苯又缸觽z又同讀了一首《雨霖鈴·寒蟬凄切》。后來,湯天皓同學單獨為我朗讀了他自己寫的一首詞《人月圓·贈師》(雙調(diào) 四十八字):
粉筆無言寫春秋,功勞滿神州。
尊師言處,百生皆敬,煞費苦心。
幾番春秋,黑發(fā)積霜,師生足情。
棟梁之才,燃燒不停,何以不敬?
好一個詩意的孩子,我要繼續(xù)推動這份親情轉(zhuǎn)移到更多家庭:“親愛的爸爸媽媽們,為孩子做一次布景吧,有了父母妝飾今晚的詩會,會成就孩子詩人的夢!”
涂夢悅同學把妹妹拉來,精心設計朗讀了一首《因為有月亮》,妹妹一聲聲“因為有月亮”,聲音稚嫩得可愛,太妙!
查昊鵬和媽媽一起讀了《因為思念的緣故》。媽媽感慨地說:“因為有了讀詩的緣故,我會和孩子有了更近的距離。以后要繼續(xù)和孩子一起加油!”
很慶幸,《輕扣詩歌的大門》單元學習以后,我們的班級群每天都會聽到孩子和父母讀詩的聲音。孩子們一邊讀詩,也一邊創(chuàng)編了不少詩歌,準備在期末慶典的時候召開一次期末詩會。下面是孩子們準備的一個朗誦作品:
當你老了
編寫:涂夢悅,羅雨欣
紅色:一起
粉紅:涂夢悅
藍色:羅雨欣
綠色:嚴詩雨
紫色:付天鈺
橙色:魏尹和
涂:當你老了
頭發(fā)白了
睡意昏沉
羅:當你老了
走不動了
坐在輪椅上看著照片
回憶往事
嚴:多少人曾愛過你
歡快的讀書聲
與幽默的話語
假意或真心
你都回憶著
一起:只有毛毛蟲還愛你
那快樂的課堂
愛你臉上那可愛的微笑
涂:如果我們愛你——
不應在你因我們而操勞時
用喧鬧來報答你
付:如果我們愛你——
不應在你困倦要休息時
用瑣碎來打擾你
魏:小時候
有多少只細嫩的手
在認真地寫著作業(yè)
美觀或丑陋
你都會認真地批改
一起:小時候
你總說
我們的眼睛就像是一顆顆
星星
在你的眼睛里
閃爍閃爍
而我們覺得
老師的眼睛,像一望無際的海洋
我們是一條條小魚
在老師的眼睛里
快樂地游來游去
涂:金色年華
您就像蠟燭一樣
默默地奉獻
只求我們能取得好成績
羅:您沒有什么
豪語壯言
微笑就是您的
您的習慣
一起:鳥兒愛森林,魚兒愛海洋
我們,最愛您
白云愛藍天,花兒愛太陽
而我們,最愛您
涂:當你老了
眼眉低垂
一起:燈火昏黃不定
風吹過來
你的消息
就是我們盼望的消息
嚴:當你老了
我們會一直記住
你的熊氏學習法
付:當你老了
走不動了
回憶著我們的朗朗書聲
臉上滿臉的笑容
羅:老師
您是我們的一面鏡子
照出人生中真實的自己
付:老師
您是我們的園丁
默默揮灑清泉涌入我心田
涂:老師
你是我們的一盞明燈
引導我們向著自信前進
一起:當你老了
我們會一直記得一句話:
我們不一樣
我們都很棒
羅:當你老了
我們會一直記住
在我們童年時代有一位胖胖和藹的老師
一起:而今天
我們用聲音
贊美您
贊美您那
無私的奉獻
我們真希望您能教導我們一輩子
我把孩子們創(chuàng)編的詩歌編成了一個集子,準備在學期慶典的時候送給我的孩子們,珍藏這一年的記憶。
(作者單位:江西省南昌市南昌縣蓮塘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