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學科,它可以為我們的前行之路提供助力,因此,學好語文十分必要。初中學生正處于問題頻發(fā)階段,在語文學習中自然也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對此,教師要認真分析這些問題,逐步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語文;初中學生;問題;教學效率
語文是一門富有魅力的科目,它能通過簡短的語句撩撥到人們的內心深處的魅力,所以語文科目的地位不容撼動。而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卻又是另外一番光景,因為一些因素導致語文課堂教學水平有所下滑,并產生了許多難以攻克的難題,因此,完善初中語文教學實踐過程勢在必行。對此,我從以下方面來談談自己的教學實踐感悟。
一、分析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問題
問題的產生大多源于矛盾的激化。因為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懵懂期,有了自己的認知和思維,產生了自己主動探求的意識,向往自由的天地,但因為其心智和機體未發(fā)育完全,這就使得他們難以反思到自己的錯誤,而教師作為學生的領路人,必然要將學生帶領正確的人生道路,但引導過程卻沒有考慮青春期學生的脆弱敏感心理,激化了師生間的矛盾,增加了教學難度。還有一些教師難以適應飛速發(fā)展的信息社會,教學的步伐明顯落后于學生的進步速度,依舊不辭辛苦地“讀課文”,難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致使學生失去對語文的興趣。對此,針對以上問題我提出了幾點提升語文教學效率的策略。
二、提升語文教學效率的策略
語文課堂的教學活動因為有其特定的教學任務而變得更加有意義,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則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對此,我提出了幾點提升教學效率的策略。
1、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提升教學效率的前提,古語有云:“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只有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讓其喜歡你所教授的語文科目。
例如,我在教學檢驗背誦環(huán)節(jié)中經常點名一些后進生來完成示范任務,在學生流利地背誦完課文內容后,我與全班同學一起給予其最熱烈的掌聲,這樣既督促了學生的學習,又讓學生明白了我對其的關愛,幫助我與學生拉近了關系。除此之外,我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與學生進行友好交流,以自己的親身體會來為學生提供建議。當我看到一些青蔥懵懂的學生之間相互產生好感時,我并沒有直接通知學生家長,我愿意給學生一次改正的機會,同時我也會告誡他們:“青春期的這種萌動意識是一種正?,F象,但愛情并沒有想象中那樣美好,過早摘下的果實也會最先腐爛?!?,而學生在我的勸導下也正視了彼此之間的友誼,做出正確的選擇。而就是在這一點一滴的相處過程中我與學生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增加了對語文的好感。
2、開展豐富的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語文興趣
大多數初中語文教師依舊按照自己的“套路”“老路”進行教學指導,而這就導致學生產生了三緘其口的學習態(tài)度,所以教師要抓住學生的興趣點來開展豐富的教學活動,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例如,在教學《阿長與(山海經)》時,我開展了“翻轉課堂”的教學活動,我利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為學生甄選出高效的教學視頻,然后引導其在家中進行自主學習這一有趣故事,并在第二天的課堂上加強練習與討論環(huán)節(jié),這樣的教學活動使學生能夠隨意支配自己的時間,為其提供了自由的學習天地,有利于后進生的學習。此外,我在作文指導時改變了傳統(tǒng)講與練的教學模式,而是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下載了有趣又帶有暗示作用和教育意義的影片如《送子鳥》《大魚海棠》等,與學生一起進行視頻觀看,感受劇中人物的豐富情感,并在周記中寫下隨筆。這樣的作文指導看似沒有意義,可是卻恰恰相反,這樣一部震撼人心的電影足以改變學生對語文的錯誤認知,摘掉語文作文就是枯燥代名詞的“帽子”,更能觸動學生的內心深處,引發(fā)其更深層次的思考,以此來創(chuàng)作出更精彩的文章。
3、提升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以身作則為學生做好榜樣
正所謂強將手下無弱兵,所以,教師專業(yè)水平的高低是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因此,教師切忌在家中“閉門造車”,而是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為學生做好榜樣。
例如,我經常參加學校舉辦的培訓活動,也時常會創(chuàng)作一些文章放在論壇上供人品鑒,以此來獲得不同的意見,提升自己的專業(yè)能力。除此之外,我經常利用網絡進行微課學習,做好課前的知識儲備工作,如在觀看《蘆花蕩》的微課視頻時,我吸取了教師的精華部分:視頻中將文章重點分為兩部分,一是文章結構和行文脈絡;二是人物分析和形象的表現形式。在課堂提問中也充分與后進生進行了有效的互動。同樣我也總結了講課教師的不足,并以此為鑒,告誡自己避免出現相同的錯誤,如教師未使用普通話,過于頻繁的使用語氣詞等。正是這樣的學習使我積累了更多的教學經驗,也提升了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而這樣的學習態(tài)度也在潛移默化中感染了學生。
初中是學生快速獲取知識的重要階段,是成長的關鍵時期。所以,語文教師在教學指導時要幫助學生解決好學習中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令其感受語文的“魅力”,使其愛上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