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通過對“學困生”自卑、膽怯、壓抑、逆反等心理障礙的分析,提出了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熱愛關心學生,以增強“學困生”學習信心:多角度、全方位地激發(fā)“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習方法、調動“學困生”學習主動性以及發(fā)現(xiàn)學困生的閃光點,從而實施成功教育法和因材施教分層指導的教學對策。實踐表明,74%的“學困生”消除了心理障礙,學習效率有了明顯的提高。
關健詞:學困生:心理津礙:對策:信心:興趣:學習效率
學困生,一般指那些在學習英語知識、方法等方面存在著偏離常規(guī)的難題,智力得不到正常開發(fā),不可以達到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基本要求,必需經過有針對性的教育對策或醫(yī)療對策賜與補救或矯治的學生。這些學生往往思考不積極,注意力不集中,善于機械記憶,不善語言思維,不愿或不善于開動腦筋,常?;乇苣切┹^難的習題,思維上有惰性。在高中英語學習中,主要表現(xiàn)在聽、說、讀、拼寫、思考等方面表現(xiàn)出本領不足的情形。相對于其他的學生,他們需要花更多時間和精力,才能掌握英語知識。產生“學困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少數是智力因素外,相當部分是心理障礙造成的。
一、內部原因
1.自卑心理:高中學生人學時智力水平差距不大,但一些學生在遭受一兩次失敗后,雖經努力仍未取得進步,并且一時無法彌補他們在群休中的落后位置,此時他們往往會對接踵而來的失敗束手無策,甚至懷疑自己的能力。由于自信心的喪失,他們便會產生低人一等的感覺,面對家長的埋怨、老師的指責、同學的歧視,他們開始自暴自棄,消極地對待英語學習,認為自己一無是處,形成了一種失敗心理定勢:“我不如人”,長期生活在一種沮喪、抑郁的心境中,對學習喪失信心,甚至放棄英語學習。
2.膽怯心理:由于自卑心理的作用,他們自然地把自己從集體中分離出來,進行自我封閉,在學習上不敢向老師和同學請教,不愿暴露自己的弱點,怕別人譏笑,因此在學習上遇到的問題得不到及時的解決,形成惡性循環(huán)。
3.壓抑心理:多數“學困生”從內心來講也想學好英語,家長也希望他們成才。但是由于基礎差,學習上的“賬”太多,總是學不好,得不到老師的重視、同學的關心、家庭的溫暖,常常陷于痛苦、優(yōu)慮、難以自拔的心境之中,情緒波動,性格浮躁,最終導致悲觀、消極的壓抑心理。
二、外部原因
1.初中階段的基礎差。由于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從初中畢業(yè)直接到高中學習,其中包含一定數量的成績不合格者,未處理好初中與高中的英語知識銜接,導致新舊英語知識的斷鏈。
2.教材的原因。高中學科教材內容增多,英語知識難度增大,學生學習負擔加重,再加上學科增多,整天應付作業(yè),沒有時間消化,從而影響學科課的學習。
3.社會和家庭的原因。社會和家庭對學生的影響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由于游戲廳、網吧、大量的不良影視作品等對學生的不良影響,吞噬學生純凈的心靈,造成學生厭學、棄學等。
4.突發(fā)事件的影響。如父母離異、生病、去世等突發(fā)事件,致使學生學習中斷及心靈可能遭受重創(chuàng),使學生出現(xiàn)心理偏差,造成學生的突然學習困難,若不及時從思想上解決,會導致這部分學生喪失學習信心,學習成績一落千丈。
三、改善學困生的教學對策
1.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與竅門,樹立學好的“心理優(yōu)勢”,如教給學生循環(huán)記憶法,演練技能等,使他們首先樹立起信心。
2.要使學生不斷看到成績,看到進步,不斷強化“心理優(yōu)勢”。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看到成績在上升,因而逐步就有了信心,就有了學習積極性。有了積極性,就肯學習??蠈W習,成績必然會提高。成績進步了,心理優(yōu)勢就得到加強,形成良性循環(huán)。
3.實施分層教學,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為了便于向學習困難者施教,可根據班上學困生所占的比例來實施分層教學。對于“學困生”,只要求他們能基本理解當天的學習內容,記住一些主要英語知識點,如生詞、習慣用語,能讀出對話和課文,能運用所學英語知識完成70%-so%的基礎題。通過實施因材施教、分層指導的教學方法后,“學困生”普遍反映良好,問卷調查得出以下結論:1)增強了學習信心。因為每天的作業(yè)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能從中獲得成功的感受。2)分層要求符合他們的實際,擺脫了難題對他們的打擊。3)作業(yè)單獨批改,當面訂正,老師個別指導,幫助他們圾時發(fā)現(xiàn)問題實現(xiàn)了英語知識當面過手。
4.建立新的評價體系,對學困生進行鼓勵性評價,正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的:“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北苊庥谩殉咦雍饬?,只砂分數高低對所有學生進行分等。對學困生,應按他們的實際,進行激勵性評價,使評價有利于他們的發(fā)展進步,有利于發(fā)展學困生的某些長處。
5.抓好學困生的課外個別輔導。課外輔導是教學中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對于學困生的課外輔導,可以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解決他們在堂上存在的困難。常用的輔導方法有①目的輔導,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從而產生強烈愿望,推動他們積極學習,為下一步的輔導打好基礎;②學法輔導,學困生碰到困難就會怨恨自己“笨”,從而產生心理障礙;所以要向他們介紹科學的學習方法和記憶法,讓他們親自實驗與總結,還可召開學習方法討論會,使學生互相交流,讓學困生從同學處得到學習方法指導;③書面輔導,書面作業(yè)與試卷,最能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水平。對于學困生,當面指出他們的錯誤并要求其訂正,最好再出一些補充題讓他們練習鞏固,增強信心;④及時跟蹤檢查。
6.重視家庭教育建設。劉永馳、劉忠堂認為,解決“學困生”問題,“要取得家長的理解與配合?!蓖踉谟乱舱f,“建立良好的家庭學習環(huán)境是‘學困生’轉化的重要策略?!彼f,“經研究發(fā)現(xiàn),‘學習困難學生’在家庭中,不是被忽視,就是被貶低,往往不能得到公允的評價?!币虼?,幫助“學習困難學生”擺脫學習困境,需要學校與家庭的密切配合,共同完成轉化的任務。為此,對家長提出了如下要求:“(1)思想上重視。(2)時間上保障。(3)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當好榜樣。(4)重視和及時鼓勵孩子某一方面的點滴進步。(5)積極學習、研究科學的家教方法。
總而言之,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采取一定的措施將學困生轉化為優(yōu)等生是一項相對復雜的工程,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的發(fā)現(xiàn)和探索,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逐步轉變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在輕松自在的學習環(huán)境中提升自身英語學習興趣,掌握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進而全身心的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切實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提供相應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