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會計電算化專業(yè)的實踐性、應用性較強,對于實踐教學的要求也較高。但在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教學模式單一等問題,影響了教學效果。對此,本文結合我院教學現狀,探討了在項目化教學模式下高職會計電算化專業(yè)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
關鍵詞:高職;會計電算化;項目教學;實踐教學
1、項目化教學模式概述
項目化教學法最早由美國著名的職業(yè)教育家凱茲提出,該教學理論認為,知識的學習應該讓學習者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自主完成。而教師的作用,主要是對學習者進行引導??筛鶕嶋H的崗位情況對教學任務進行分解,讓學生分組討論,相互協作,共同完成學習。德國職業(yè)教育者引入該理論之后,通過創(chuàng)新,更加重視對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上世紀末這種教學理念被引入我國,在高職院校中得到普遍應用。
與其他教學模式相比,項目化教學所具有的特征是根據實際的職業(yè)崗位情況設計教學任務,將其分為不同的模擬情景,讓學生通過實際項目參與、評價以及團隊合作等過程,完成教學任務的學習,掌握職業(yè)技能。在項目化教學模式中,教師不再是學習的主體,而是引導者,幫助學生獨立或以團隊形式完成教學任務,并在適當的時候加以引導,提高學生的實際學習效果。
2、高職會計電算化專業(yè)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教學設計定位與市場需求之間脫節(jié)
高職會計電算化專業(yè)是一門應用型專業(yè),其教學定位與設計應該結合當前市場上的實際需求,以促使培養(yǎng)的學生更加符合企業(yè)的要求。但在當前的高職會計電算化教學中,普遍存在著教學設計與市場需求之間的脫節(jié)現象。很多高職院校的會計電算化教學目標設計本身就不明確,針對性、仿真性不強,教學實踐體系建設滯后,很多都是以學科理論為主,無法針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有效培養(yǎng),進而與企業(yè)人才需求之間發(fā)生嚴重脫節(jié),無法獲得市場的認可。
2.2教學模式單一,內容缺乏針對性
傳統上,在教學過程中仍然是習慣性的分為理論教學階段、實訓教學階段,先理論學習,后實踐鍛煉,教學模式單一。尤其是在實訓過程中,盡管也會有企業(yè)真實情景的模擬,但往往都是一個學生處理一個企業(yè)所有的經濟業(yè)務,甚至包括供應部門、倉儲部門等,盡管最后學生的實踐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但實踐內容缺乏針對性,學生到了工作崗位上之后,一般都無從下手,不知具體工作如何開展。
3、項目化教學模式下高職會計電算化專業(yè)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
3.1建設完善的教學目標體系
在項目化教學模式下,首先要完善教學目標體系的建設,將其分為課內實訓、學期實訓,會計信息化技能考核及頂崗實習四個一級目標,然后其下設置二級目標,將一級目標細化,隨后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市場需求,結合會計電算化專業(yè)的特點,再將二級目標細分為三級目標。通過這樣層層分化的方式,最終將教學目標分成—個個的教學點,以此提高會計電算化的教學效果。
3.2完善教學知識體系建設
在上述三級目標體系的基礎上,針對三級子目標,完善會計電算化專業(yè)的教學知識體系建設,對于教學過程中的重點理論、重點知識、重點講解與實訓,從而提升學生的專業(yè)技能與水平。在學生的實訓過程中,針對之前劃分的四個崗位,對每個工作崗位的專業(yè)技能與理論知識對學生進行針對性訓練,讓學生熟練掌握各個崗位的要求與基本規(guī)范,為學生將來的就業(yè)奠定堅實的基礎。
3.3完善教學評價體系建設
教學評價體系在項目化教學模式中也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在項目化教學模式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教師從旁引導,這就需要教師與學生之間加強互動性,便于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動態(tài),并根據學生的學習掌握情況對教學任務作出調整。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更有助于教師及時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況,而且,通過評價體系,學生對自我的學習能力進行評價,也更容易發(fā)現自己學習中的問題,從而加以完善。
綜上,高職會計電算化專業(yè)是一門應用性、實踐性都較強的專業(yè),在教學設計中要以市場需求為參考,提升專業(yè)教學的實用性。通過項目化教學模式,將教學目標體系逐步分解,并據此完善教學知識體系,提高教學內容的針對性,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專業(yè)技能掌握。同時,完善的評價體系也更有助于教師及時對教學任務進行調整,確保教學的每一步都走的扎實有力,全面提升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