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是一種創(chuàng)新,是思想的高度升華。日前,賞閱徐勇民先生的新作《再建文檔》,無不被他理性推進的思維與藝術新高度的升華所折服。
繼2015年出版《新建文檔》后,2017年徐勇民先生又給讀者獻上《再建文檔》。在翟雅閣博物館舉辦的“徐勇民《再建文檔》首發(fā)式”上,藝術家們從不同角度“塑造”了“多面”的徐勇民,并通過解讀其藝術成長之路對武漢藝術生態(tài)的發(fā)展進行了回顧,充分展示出“美術學院對區(qū)域藝術生態(tài)的全方位影響”。
《再建文檔》收錄了徐勇民的日常札記、評論文章、游記、繪畫手稿、文字手稿等,多種形式創(chuàng)作相互穿插,構建了一個豐滿的徐勇民。該書分為“越過山丘”“批評應有的力量”“并不遙遠的回顧”“滿目錦繡“云端花園”“走——看云去”6個部分,以對應的6篇文章作為各部分主題;圖像部分不僅顯露出藝術家的視覺旅程,亦厘出了其思想演變的路徑。
徐勇民以“一而再、再而三理性遞進的逼迫“既“形成總結呈眾的案牘”,“悅目讀者亦回望悅己”,又在多重社會身份中“自勉自勵,明晰去往何方”。
批評家魯虹用“藝術家與文人的結合”對徐勇民的日常創(chuàng)作狀態(tài)進行了總結,并從昔日同窗舊事回顧了徐勇民的藝術積累和發(fā)展的必然。“徐勇民擅長‘小中見大’,繪畫從小處著眼,文章也從細節(jié)入手,通過細節(jié)來塑造一個對象、一個事件,更是在還原大背景和大時代?!?/p>
徐勇民在教學管理和視覺創(chuàng)造之余,從日常生活、工作感悟、人際交游等不同的視角以文字的形式進行反思,逐漸積累起他作為一個思想者的高度。“我從藝術家的身份來看,徐勇民不僅完成了他作為藝術家的工作,還是一個優(yōu)秀的思想家?!焙泵佬g館藝術總監(jiān)、藝術家傅中望評價道。
“徐勇民是個生‘意’人”。“他以小見大,以點見面,以情境、以細節(jié)生意趣。無論是《新建文檔》《再建文檔》還是他在書中傳達的信息,都顯示出這位藝術家對文化、對自己的雙重思考”。武漢美術館館長、藝術家樊楓如是說。
湯湖美術館館長、藝術家王心耀則認為:“徐勇民作為思想者的沉淀和積累、作為藝術家的視覺品質要求和積累”促成了《再建文檔》、促成了徐勇民的藝術創(chuàng)作,更促成了其創(chuàng)作趣味和風格的形成?!靶煊旅袷指宓娜の缎圆粌H是畫面本身所體現(xiàn)出的趣味,還有他從用紙、用筆對生活細節(jié)的珍視,他在隨時隨地的記錄中對自己思想的珍視,也正是讓他在創(chuàng)作中不僅擁有文化的高度,同時又有從文化的高度回歸到技巧的輕松肆意”。
湖北美術學院副院長許奮表示:“《新建文檔》為我們帶來的是徐勇民的個人思想鏡像,《再建文檔》或者可以理解為他對自己再建的圖檔更新”。同時,許奮也提出,“徐勇民在《再建文檔》中將自己置于圖像、文字多重形式中進行多維度表達,是具有當代意義的表現(xiàn)方式”。
“有靈氣、有才氣、有文氣”。湖北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藝術家魏光慶認為,徐勇民在視覺創(chuàng)作和思想表達上的雙重積累對美院學子有著積極的引導作用,而美術學院的藝術教育則又對地區(qū)藝術生態(tài)的全面構建有著重要意義。
在湖北美術館學術研究部主任胡鶯的印象中,最深刻的是徐勇民愛看“與藝術無關的書”。除創(chuàng)作作品、參展,美院教育工作及相關交流活動外,徐勇民還撰寫有很多文章,包括繪畫理論、藝術教育、藝術創(chuàng)作隨筆,甚至還有很多生活中的手記、雜感等。這些文章在數(shù)量上似乎不會少于其作品,也從另一角度反映出徐勇民的藝術觀點、文化思考,以及對社會現(xiàn)象與社會問題等的關注。胡鶯總結說,“閱讀、繪畫和寫作是徐勇民生活的常態(tài)并升華為其生活的藝術”。
正如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所評價:“我相信,這些文字對于讀者來說,可以沿著藝術家的目光去感受世界,對于勇民自己來說,是一種潛在地提升文化識度并能作用于管理工作的學養(yǎn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