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光宇+柏銀花
《數(shù)學(xué)課程標準》指出:“加強估算,鼓勵算法多樣化.”估算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生產(chǎn)勞動和科學(xué)實驗中有著較為廣泛的應(yīng)用,估算能力是計算能力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所謂估算,實質(zhì)上是一種快速的近似計算,它的基本特點是對數(shù)值做適當(dāng)?shù)臄U大或縮小,從而對運算結(jié)果確定一個范圍,或做出一個估計.
一、解方程或判定根的個數(shù)
例1方程x3+lgx=18的根x≈.(結(jié)果精確到0.1)
分析這是一道典型的近似計算題,利用數(shù)形結(jié)合可能不夠精確,令f(x)=x3+lgx-18,易知x>0時,f(x)為增函數(shù),由于f(2.5)<0,-f(2.7)>0,所以,方程f(x)=0的根x∈(2.5,2.7),故x≈2.6.
例2求方程lgx-sinx=0根的個數(shù).
分析此題利用數(shù)形結(jié)合的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繪制出lgx,sinx圖像的變化情況.因為|sinx|≤1,所以lgx與sinx的圖像只有在[-1,1]之間的部分才可能有交點.則lgx<1lgx 二、三角函數(shù)中的估算 例32sin40°+12sin40°-1x=2+3,則x等于(). A.tan5°B.tan15°C.tan25°D.tan75° 分析x=(2+3)2sin40°-12sin40°+1. ∵sin40°∈(sin30°,sin45°)=12,22, 故把sin40°≈0.6代入上式有x≈0.34. 又tan15°=2-3≈0.27,tan30°=33≈0.58,故選C. 例4若tanx=2aba2-b2,其中a>b>0,且0° A.baB.a2-b22aC.2aba2+b2D.a2+b22a 分析取a=0時tanx=0,x=0°,故sinx=0,由此可知,當(dāng)a從無窮大趨于零時,答案應(yīng)趨于零,故A、B、D錯,選C. 針對計算型的選擇題,可巧妙地應(yīng)用估算法,從而快速選出答案,避免煩瑣的計算. 三、立體幾何中的估算 例5在多面體ABCDEF中,已知面ABCD是邊長為3的正方形,EF∥AB,EF=32,EF與平面的距離為2,則該多面體的體積為(). A.92B.5C.6D.152 分析對于求體積的問題,我們目前只會計算特殊立體圖形的體積,本問題中多面體既不是我們熟悉的棱柱又不是我們熟悉的棱錐,如何化解矛盾呢? 不妨從特殊情況入手,將EF長度看作0,那么圖中多面體變成我們所熟悉的四棱錐,因此,體積V=13×32×2=6,顯然原問題中多面體體積應(yīng)大于6,故選D. 四、解析幾何中的估算 例6過拋物線y=ax2(a>0)的焦點F作直線交拋物線于P,Q兩點,若線段PF,QF長分別為p,q,則1p+1q等于(). A.2aB.12aC.4aD.14a 分析本題是有關(guān)不變性的問題,常規(guī)解法是探求p,q,a的關(guān)系.過程煩瑣,且計算較復(fù)雜,若能充分認識到變與不變的辯證關(guān)系,利用運動和變化的觀點,借助于極限思想,即取PQ極限位置,可使問題變得簡單易行.將直線PQ繞點F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到y(tǒng)軸重合,此時Q,O重合,點P運動到無窮遠處,所以不能稱它是拋物線的弦,但它是弦的一種極限情形,因為QF=q=OF=14a,而PF=p→+∞,所以1p+1q→4a,故選C. 五、不等式中的估算法 不等式中常用的放縮法即是一種估算的結(jié)論,通過估算對原式進行放縮以達到解題的目的. 例7求證1+12+13+14+…+1n<2n(n∈N+). 分析利用分數(shù)性質(zhì),可以適當(dāng)增項、減項,運用放縮法證明,但需要注意放縮要適度,否則不能同向傳遞. 證明∵1n=22n<2n+n-1=2(n-n-1), ∴12<2(2-1), 13<2(3-2), … 1n-1<2(n-1-n-2), 1n<2(n-n-1); 以上各式相加, 得1+12+13+14+…+1n<2n,所以不等式成立. 教師在教學(xué)中不僅要注重估算方法的理解、學(xué)生間不同估法的交流,更要把估算置于解決問題的大背景下,讓學(xué)生分析問題,選擇合適的策略解決問題.在問題解決過程中,自覺地把計算和實際問題情境聯(lián)系起來.理解為什么要估算,什么時候要用到估算,將估算作為解題的一個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