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艷
摘 要:語文教學是基本學科中主要的一門科學,學好語文是學好其他學科的重要基礎。對于中職學生來說,每天要學習的科目有很多,并且許多中職學生自身的學習基礎較差,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會感到力不從心,大量的學習內(nèi)容擁擠在有限的學習時間里,讓許多學生對于學習感到疲憊和恐懼。因此,采取更加高效的教學方法稱為了廣大教育工作者關注的重點問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全國性的院線擴招政策的實施,中專類學校生源質(zhì)量變差,中職學生文化水平急速下降,中職教師教學水平也有待提高。通過本文的討論,筆者主要講述了中職語文教學面臨的困境,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中專;語文教學;困難;對策
語文教學工作一直是基礎教學中的重點內(nèi)容,尤其是在中學階段,中學語文的教學在教育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眾所周知, 語文是所有學科的基礎,語文理解能力不好,不會分析問題也學不精其他科目。尤其是在九年制義務教育早已推廣的今天,語文更是學習基礎之根。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推進,在實踐教學中,語文的教學工作不再只是簡單對字詞句篇的學習和理解,更重要的是在緊扣文本知識的基礎上,再活用文本,讓學生的基礎知識更加牢固,而中專語文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也需要引起重視,需要通過有效的方法來提升中專語文教學的有效率。
一、中專語文教學面臨的困境
中專語文的教學是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在新課程標準環(huán)境下,許多學者都對中專語文的教學方法進行了探究,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方法也在逐漸被淘汰。結合目前中專語文教學的情況來看,所面臨的困境主要有:
1.生源質(zhì)量低
近年來,隨著擴招政策的實施和深化,大多數(shù)升學無望的初高中生都會選擇中專類院校。不僅如此,中職院校還有入學免試的現(xiàn)象,不少學生未經(jīng)過嚴格的考試也能依靠某些原因入學。這就直接導致中專類院校生源質(zhì)量下降,而語文作為基礎的文化課也自然出現(xiàn)了薄弱的現(xiàn)象。
2.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但是在中職中就讀的大多數(shù)學生都對學習不感興趣。由于自身基礎水平較低,而進入了中職院校,導致不少學生出現(xiàn)了缺乏學習自信以及學習興趣的現(xiàn)象。大多數(shù)中職學生都會埋怨自身的基礎差,但卻很少有人付出行動。即使學習的是較為簡單的語文學科,但許多學生并不重視,絲毫沒有學習的欲望,教學效果不理想。
3.教材教學質(zhì)量低
教材是學習的基礎,好的教材不僅可以給學生帶來知識,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當前的中專語文教材的編制中,還是按照最原始落后的方式,采用了面對全國性的所有學科體系的編排,而不能職業(yè)院校不同學科的不同特色。在職業(yè)院校中,不同的專業(yè)所需的語文知識是有所不同的,而原始落后的語文知識編排方式并不能適應中職學生的發(fā)展。不僅如此,中職教師的教學方式也較為落后,大多數(shù)還是采用傳統(tǒng)的講授模式為主,教師主導課堂的教學模式不僅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會使學生產(chǎn)生厭倦課堂的后果。最終導致了中職語文教學不能促進學生成為當代社會發(fā)展的復合型人才。
二、應對策略
1.建立優(yōu)良師生關系
上世紀70年代以來,對于課程實施的研究層出不窮。富蘭與龐弗雷特指出了四種課程實施研究的理論意義,包括課程實施下現(xiàn)實情況的轉變、教育改革失敗的原因所在、解讀正確的課程實施的概念以及學習結果與影響因素的關系等。由于中職學生的知識水平較低,因此在他們之中,會出現(xiàn)叛逆的現(xiàn)象,教師作為傳道授業(yè)解惑者,不僅僅是一位講課的人,還應該是一位能傾聽學生新生的好師長。促進教師與學生建立優(yōu)良的師生關系,從而促進學生學習。
2.提高課堂效率
課堂是學習的重點,因此提高課堂的效率是促進學生學習語文的關鍵。優(yōu)化課堂教育模式,注重學生語文學習和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結合學生所學專業(yè)的特點,融入語文知識的教學中,教師應該精心的進行教材的選擇工作,提高語文知識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前期以鞏固基礎為主,后期以提高學生語文水平為主要目標。在可以嘗試翻轉課堂教育模式,將學生推向課堂的主導地位,教師用于點播學生思維發(fā)展的作用,拋出問題,鼓勵學生思考,促進學生的語文知識的積累。不僅如此,新型的課堂模式還可以使學生有學習的新鮮感和學習的動力。
3.利用網(wǎng)絡資源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不僅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更是一個發(fā)展的主體。每個學生都具有強大的發(fā)展?jié)摿?,具有發(fā)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往往是對知識進行枯燥的解說,學生在不停的記憶。長時間的學習中,這種教育手段就漸漸顯露了弊端,不僅不能達到預期效果,還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課堂中,教師應該運用網(wǎng)絡資源增多與學生的交流,以多種多樣的學習方式代替枯燥的知識講解,例如:做成語接龍游戲,“你比我猜”游戲等,在娛樂中讓學生獲取知識,在潛移默化中完成學習任務。還可以播放有趣的文學視頻視頻,用豐富的信息資源文化來影響學生對語文的看法,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語文的興趣。
三、結語
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時間里,我國的許多領域都取得了重大的成果,教育也在風口浪尖中取得了比較輝煌的成就。在學科教育領域,積極開展課程與教材改革、考試制度改革和教學方法改革,大力提倡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但是,仍然有一批人對于目前的教育提出各種質(zhì)疑與刻薄的批語,大多認為我國的基礎教育不能很好地跟上當今社會的發(fā)展,并且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仍以知識灌輸為主,很大程度上制約甚至是扼殺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當然,在中專語文教學中所面臨的問題,還需要廣大教學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積極改變和探索,將語文教學的內(nèi)容與生活中的人際交往活動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從實際出發(fā),真實的感受到文學的魅力和強大作用,并幫助學生從中去磨練自己,將理論知識與真實的語言活動相結合,真正掌握知識點的運用。
參考文獻:
[1] 劉惠玲.淺談體育中專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及對策[J].語數(shù)外學習(語文教育),2013,18(06):109-109.
[2] 金衛(wèi)紅.素質(zhì)教育在中專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語文教學與研究(大眾版),2015,14(05):54-54.
[3] 劉智.體育中專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應用的策略研究[J].科技信息,2011,23(14):180-180.
[4] 沈佳.中專語文傳統(tǒng)文化人文教學資源拓展實踐研究[J].課外語文(教研版),2014,07(11):17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