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梅英
摘要:習近平同志在全國黨校校長會議上講話強調,“堅持質量立校,把高標準辦學作為黨校各項工作的重要抓手?!被鶎狱h校教學檔案是黨校教學活動和教學管理工作的原始記錄,是黨校檔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搞好教學檔案的管理,對于調整教學內容、總結和改進黨校教學工作經驗、提高教學質量以及推薦選拔干部,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試對加強黨校教學檔案管理工作的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黨校教學檔案管理
一、黨校教學檔案的內涵與作用
黨校教學檔案是記錄黨校歷史發(fā)展軌跡的信息載體,主要內容有:一是教學管理檔案。包括教務處的教學計劃、教學大綱,老師的教學課件和教案,以及每學期的學員反饋和教學總結,課堂的視頻音頻等資料。二是學員學習檔案。學員在校期間的一切學習成果和記錄。包括學員的入學考試、上課出勤、班級活動和黨日活動的參加情況、社會實踐報告的撰寫情況,尤其是學員的畢業(yè)論文、學習心得和學習檔案等資料。三是行政管理材料。黨校教學工作方面的文件、通知、規(guī)定和制度等,包括教師的崗位責任制度、年終考核制度和精品課評比制度,還有相關教師活動,包括教師大獎賽活動,名師講壇活動,還有各項會議學習記錄等。黨校的教學檔案作為國家檔案資源的一部分,是黨校教學最有價值的信息財富,能促進黨校教學長足發(fā)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一)教學檔案是黨校決策依據
教學檔案中歷年的教學計劃、教學活動、教研活動等檔案,能有效地為以后的教科研活動以及教學管理方面的相關決策提供依據,也是查證、研究和處理某些問題的原始材料。
(二)教學檔案是黨校評估參考
教學檔案來源于教學管理實踐,完整全面的教學檔案能為教師教學研究及教學評估提供依據。應該收集所有有價值的相關內容予以保存,在教師評級、評聘的過程中提供全面的評估資料以便查詢。
(三)教學檔案是黨校服務學員的載體
教學檔案信息記錄了學員在的教學課程、教學活動、學習成果、學習成績等方面的相關文字和影響資料,一方面學員可以隨時查詢學習資料;另一方面也為學員在提拔、評級的過程中提供學習證明材料,大大方便了學員。
(四)教學檔案是黨校寫校史的依據
黨校校史的編寫需要有大量真實的資料。而教學檔案全面、客觀、真實地記錄了每個教學階段活動,是黨校工作詳盡的反映和總結,是黨校優(yōu)良傳統(tǒng)和歷史價值的體現,是編寫黨校校史的原始資料。
二、黨校教學檔案管理中的突出問題
(一)重教學實務輕資料歸檔
一是受主客觀條件限制,不少縣級黨校不重視檔案的收集歸檔工作,認為檔案不能產生直接的效益或成果,因而在以對教學是否有用的實用主義衡量下,檔案工作往往只能擺在參考從屬教學的位置。二是由于對檔案法律法規(guī)的宣傳不夠,教職工的依法治檔觀念仍然淡薄。除檔案管理人員外,管理人員、科教人員沒有真正樹立依法自覺保護、收集、移交檔案材料的意識,把檔案資料的收集、移交看成是一種負擔,甚至不當一回事,學期或學年結束,該交的檔案資料沒有整理移交,檔案管理人員多番催促也不能及時移交。三是存在“平時無關緊要,必要時臨時突擊”的思想。
(二)缺乏專人管理、材料收集不齊全
一是依法歸檔意識不強?;鶎狱h校教學檔案多由校委辦的人員代為管理,同時學校對教職工的評價考核,也多沒有把檔案工作納入范疇。全體人員的精力都集中于具體培訓事務上,很少有人能顧及到教學檔案資料的收集。二是缺乏專業(yè)人員管檔。對于一些檔案資料,往往是事前沒有認識到要留作存檔,而是培訓完成后,看有什么材料就留什么材料,沒有也不主動搜集整理。尤其是對社會委托辦學的班次,認為與己無關,僅僅是主辦單位用了我們的教室、食宿等,無所謂存檔,即使偶有收集來的資料,也不管符合歸檔規(guī)范與否,只要是培訓期間剩下的,一律報送檔案室。三是檔案資料收集不齊全。在縣級黨校的日常實際培訓工作中,多數黨校自備的檔案材料(如培訓計劃、參訓通知、培訓日程安排、攝影圖片、效果統(tǒng)計、成績、總結等)較為齊全,而主辦單位的檔案材料(如領導講話及主持詞、參訓單位及人員具體名單、主辦單位的培訓教材等)多不齊,如不及時收集,事后補充的材料很難符合歸檔要求。
(三)檔重保護管理、輕開發(fā)利用
有守攤、應付思想,雖然口頭上講教學檔案工作的重要性,但在實際工作中并不重視,認為教學檔案管理沒有火燒眉毛的事,只要“守好攤”檔案不丟,能應付檢查評估與平時查閱就行了。
三、黨校教學檔案管理應采取的對策
(一)明確教學檔案的價值
教學檔案是黨校和教師在從事教學管理和教學實踐活動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價值的各種文字、圖表、聲像等原始記錄。它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學校的各個管理部門;二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的成績統(tǒng)計和經驗總結。它是黨校教學最原始、最準確的記錄,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二)做好應歸檔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教學檔案來源于學校的各個部門,其中大部分材料是教師在教學實踐活動中形成的,屬教師本人撰寫使用的檔案資料,一般只有單份,而且不必經過任何收發(fā)渠道,甚至不一定送校領導審查登記。這部分材料基本上分散在教師手中,這給學校檔案收集工作帶來較大困難。做好教學材料的收集、整理的途徑是:第一,設立專門機構。第二,建立立卷歸檔制度。第三,爭取領導重視。第四,增強檔案意識。第五,重點復制。第六,積極提供利用。
(三)做好教學檔案編研、服務工作
檔案經收集整理歸檔后,不應使其閑置,而應使其發(fā)揮應有的作用。這就要求學校檔案管理部門和管理人員必須做好檔案編研工作,把檔案中記載的零散信息編研成專題的、系統(tǒng)的信息資料,如:《優(yōu)秀教師亊跡選編》、《優(yōu)秀論文專集》、《教學研究專集》、《干部培訓、輪訓情況綜合分析》等,并定期公告檔案室的收藏情況,以便查詢和提供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