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冬梅
【摘要】口頭語言是人們日常交際中最常用的一種表達方式,從小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對他們未來融入社會,適應社會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結合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進行口頭語言表達訓練,創(chuàng)設各種活動場景開展獨白語言能力訓練和會話語言能力訓練,是小學階段訓練口頭語言能力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小學生;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形式;訓練
新課程標準指出:“口語交際能力是現(xiàn)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培養(yǎng)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yǎng)。”這一理念明確地貫穿于口語交際的教學建議之中,為我們的口語表達教學提出了明確而具體的要求。
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若要具備良好的表達能力和達到與人正常交流的水平,必須具備以下幾個因素:健全的大腦、健全的神經系統(tǒng)和語言器官、對他人語言的學習和模仿的能力、與周圍環(huán)境的語言交際活動以及個人的情感態(tài)度等。但現(xiàn)實生活中卻總會出現(xiàn)表達不清和溝通不暢的現(xiàn)象,甚至因此造成誤解。所以,筆者認為對小學生進行口頭語言表達能力訓練十分有必要。
一是要了解學生的家庭教養(yǎng)對其語言技巧的影響,然后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制定出口語訓練計劃。二是要給學生提供各種口語練習的機會,讓他們去運用和發(fā)展他們所學到的語言結構和形式。三是對學生強調說話的內容,而不是方法。四是通過提供第一手的資料以及替代它的那些間接經驗,幫助學生擴大詞匯量,并要求他們練習用這些詞匯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使他們的語言日臻完善。五是從復述回答問題再發(fā)展到獨立發(fā)表演講,從學習討論教材再發(fā)展到自由討論問題,從有教師指導的練習發(fā)展到獨立發(fā)表見解。這些訓練,教師必須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地安排好。說話訓練的方式、方法大體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結合語文教學進行有目的性的說話訓練
(一)利用閱讀教學課進行訓練
通過朗讀訓練學生的正確發(fā)音,指導學生根據(jù)文章內容掌握好語調、語氣和語速,注意輕重緩急和抑揚頓挫。訓練學生說話時口齒清楚和恰當表達感情的良好習慣。通過復述方式培養(yǎng)學生用連貫語言有條理地口頭敘事的能力。
(二)結合寫作教學課進行訓練
在書面作文之前進行口頭作文訓練,不僅讓學生在與教師面對面的發(fā)言中提升了敢于表達的勇氣,還可以為學生積累一定的作文素材。這就要求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確定自己表達的中心,選好材料,安排好順序,并運用恰當?shù)脑~句表達出來。這種有中心有條理的快速表達活動能鍛煉學生思維的目的性、條理性、敏捷性和靈活性,不僅對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有益,而且對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大有益處。
二、運用各種方式加強說話訓練
人們的日常語言活動按照信息傳播的方式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單項傳播的獨白語言活動,如演講、講故事、致辭、做報告等;另一類是在兩個或更多人之間進行的雙向或多向交流的會話語言活動,如談話、采訪、打電話、討論等。我們可以根據(jù)條件創(chuàng)設下面的一些語言活動情境進行語言能力的訓練。
(一)獨白語言能力的訓練
這種語言活動是講話人在公共場合單獨面向聽眾進行的較長時間的講話,比如演講、講故事、致辭等。語文教師可以通過組織開展類似的活動訓練學生的獨白語言能力。
1.演講訓練。這是獨白語言活動中最高級的形式,可要求學生就本身感興趣或近期的熱點事件等話題發(fā)表見解。演講活動要有明確的目的、充分的材料、嚴密的邏輯順序以及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演講活動分為兩個階段,即準備階段和演說階段。準備階段分為四個步驟:第一步,確定演講的目的;第二步,選擇材料,明確觀點和主張;第三步,組織好講稿;第四步,熟記、背誦講稿。演說階段也包括四個步驟:一是掌握好講話的聲音;二是注意身體的姿勢、表情和手勢;三是態(tài)度要樂觀、熱情、充滿自信;四是演講時要注意適應聽眾。
2.講故事訓練。這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一種口頭訓練活動。它也分兩個階段。準備階段首先要選好故事,故事內容要完整,情節(jié)曲折,對聽眾有吸引力。講故事之前要求學生熟悉故事的發(fā)展線索,掌握事件的前因后果和來龍去脈,弄清人物之間的關系,然后熟記,默誦。講故事的時候,要運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聲調,配合手勢、動作、表情等,繪聲繪色地將人物性格及環(huán)境氣氛表達出來。
3.致辭訓練。這是在特定場合下,講話人就當時的情景發(fā)表講話,表達自己的態(tài)度和感情。比如開學典禮上的歡迎詞、畢業(yè)典禮上的歡送詞、新年聯(lián)歡會或生日晚會的賀詞、對別人的歡迎詞和答謝詞等。
(二)會話語言能力的訓練
會話是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語言交流形式,它包括交談、討論、辯論、講座等。其中交談、討論是最常見的會話形式。我們要善于創(chuàng)造和利用這種機會訓練學生的交談、討論能力和技巧。
1.交談訓練。交談一般包括六個步驟:一是尋找自己和別人都感興趣的話題;二是注意集中注意力傾聽別人的講話并敏銳地抓住對方的中心意思;三是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四是注意適時地轉換話題;五是注意恰當?shù)亟Y束交談;六是注意交談的態(tài)度。
2.討論訓練。討論是學生學習的過程,是發(fā)現(xiàn)新思想的過程。通過討論,可以用別人的智慧來豐富自己的頭腦。討論活動應該分為以下幾個步驟:一是參加討論的學生都要明確本次討論的主題,緊緊圍繞主題進行討論;二是應確立討論的原則和依據(jù);三是對問題進行透徹的分析,對所有有關事實或觀點都應當充分考慮;四是要做一個討論結果的總結。另外,討論活動的組織者還要強調討論活動的規(guī)則,主要有:完成集體分給自己的任務,積極發(fā)表意見和參加分析問題;認真聽取別人的發(fā)言并認真分析他人的發(fā)言;系統(tǒng)地陳述自己的意見,而不是單純地回答問題;說話要有條理,觀點要明確,聲音要響亮,讓人聽得到。
(三)其他方式的口語訓練
1.看圖說話訓練。圖畫是形象直觀的反映,學生看到圖畫會有感而發(fā),容易引起他們的興趣,這在我們的口頭作文中經常看到。
2.游戲說話訓練。語言課上,可以結合口語訓練組織語言游戲。這種活動可以幫助學生掌握語言運用的知識,并能訓練學生準確、熟練說話的能力。
3.演戲說話訓練。一種是學生按照教師規(guī)定的劇本演戲,一種是由學生自編,自導,自演。教師應該先給學生規(guī)定戲劇情景,人物之間的關系,人物的性格、語言和行動特點。學生根據(jù)這些內容創(chuàng)造角色,考慮角色的臺詞和動作。
通過上述途徑,經常性組織開展說話能力訓練,對提高學生的說話能力、表達能力大有益處。由于口頭語言是日常交際活動中用得最頻繁的交流形式,一個人每天總避免不了要和周圍的人交談,因而我們語文教師也應注意結合日??谡Z對學生進行說話指導,不斷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