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艷
作文一直是令師生頭痛的事。在教學中教師花了大量的心血指導作文,費了大量的精力批改作文,可學生卻是怕上作文課,也怕寫作文。本文從以下幾方面具體論述怎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農(nóng)村孩子的寫作水平。
一、立足于學生的個性心理差異,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雹僮寣W生在輕松愉快的精神狀態(tài)下,繞有興趣地學習,充分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是小學作文教學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學成功的向?qū)?。如何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呢?
(一)讓學生寫熟悉的內(nèi)容,以“趣”激趣
作文命題應開放,出寬題,緊緊圍繞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們周圍的人或事、景或物作為作文內(nèi)容,以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使學生感到有一種表達的愿望,有一種沖動想把自己想說的意思表達出來。小學作文教學一直被限制在“師授作文”的狹小天地中,無疑是對學生智慧的禁錮和個性的扼殺。培養(yǎng)學生寫寫“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親身所經(jīng)歷”,就是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思想,使作文呈現(xiàn)個性風格。老師應大力倡導“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尊重學生的選擇,尊重學生的表達,甚至寬容學生的一些毛病,一些不成熟的缺點,讓他們自己去克服,讓他們自我成長,從而使學生個性在文章中日益張揚起來,讓一個個不同的“我”在作文中活靈活現(xiàn)、充分展現(xiàn)。真情實感是作文個性化的基礎。在作文訓練過程中,我們要主張寫真實的生活、真實的情感、真實的思想。
(二)以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寫作欲望
要使學生堅持不懈地自覺作文,最關鍵的是讓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并逐步養(yǎng)成習慣,滿懷樂趣地去學習。
小學生好奇心強,愛表現(xiàn),形式多樣的習作活動能調(diào)動學生的習作興趣。如開展課前讀報活動,讓學生到講臺宣讀自己的優(yōu)秀習作,或是宣讀從作文選上看到的好文章,精彩片斷等等,使每個學生都有參與和表現(xiàn)的機會。為了表現(xiàn)自己,在課外時間他們就會趣味盎然地尋找或?qū)懗鲎约簼M意的習作。又如開展作文競賽活動,競賽是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的有效手段。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由于競賽中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增長,因而多數(shù)人在比賽的情況下學習和工作一般比沒有比賽的情況下好得多。小學生喜歡表現(xiàn)自己,好勝心強,開展競賽活動,給他們更多的參與和表現(xiàn)機會。這樣不但可以調(diào)節(jié)以往習作所形成的氛圍,激發(fā)學生“我要寫”的興趣,還可以大面積地提高習作的質(zhì)量。
二、立足于學生的身心特點,通過寫童話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激發(fā)學生展開想像和幻想,鼓勵學生寫想像中的事物?!毙W生的想像能力發(fā)展較早,他們常借助幻想的方式來觀察理解和解釋他們生活世界中的事物。童話作文可以用其所長,把學生潛在的想像力激發(fā)出來。因此,訓練學生寫童話,既符合當前落實新課標的形勢,也順應了他們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對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大有幫助。
兒童是天生的“浪漫主義”的“童話作家”,童話化作文的訓練就是要放飛他們的想像,讓他們猶如翱翔于藍天的芻鷹;遨游于大海的魚兒!充分享受作文課帶來的快樂。
一旦兒童思緒揚起,往往又會乘著興致,漫無邊際的想像開去。因此,我們要向?qū)W生提出想像合理的要求。因為,只有想像合理,才有意義。是合理還是不合理,兒童往往把握不住,僅是概念地提出要求,兒童并不能掌握要領。教師的作用,在于適時發(fā)掘?qū)W生的心靈火花,讓學生立足現(xiàn)實,合理想像。
聯(lián)系課文,適當摹仿,仿中求創(chuàng)。中外作家歷來強調(diào)創(chuàng)造,但在寫作中可以適當摹仿。例如在寫作《參觀××公園》時,學生一開頭就可以描寫參觀前的天氣情況,這時就可以引導學生摹仿課文《第一次跳傘》中的第一自然段。雖然公園里沒有“機場”、“飛機”等景物,但可以有“藍天上飄浮著朵朵白云,正從東方升起的朝陽……”也可以引導學生摹仿課文《參觀劉家峽水電站》中的第一自然段,用開門見山的方法點題,什么時候,我和誰高高興興地去參觀××公園。在這樣的引導下,學生很快就學會,為本次作文開了個好頭,亦為主題思想的進一步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在指導仿寫的同時也注意求創(chuàng),寫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習作。
加強朗讀背誦訓練,培養(yǎng)語感。常言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其中道出一個深刻道理:文章源于積累。只有語言積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筆下生花。否則,縱有思緒萬千,筆下也難有片言只語。古代的一些文人學士,如韓愈、蘇東坡……他們壓根就沒學過語法,修辭、邏輯,但能寫出千古流傳的好文章,其奧秘在于他們熟讀乃至背誦過大量的優(yōu)秀作品,形成了敏銳的語感。所以語言的積累,語感的形成,有懶于多讀多背,實踐證明,運用語言文字,寫作能力的的形成,也需多讀多背,課內(nèi)多讀,課外也需多讀多背。在教學中,必須加強朗讀訓練。要求正確朗讀好詞句篇,讀時做到眼到、口到、心到,還要適當增加背誦的量。通過讀、背使學生把課本的語言轉化為自己的語言儲備起來,提起筆來就不會難了。
讀書筆記指的是人們在閱讀書報時所作的一些文字記錄。寫讀書筆記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寫讀書筆記可以提高我們的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③所以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就要指導學生做好讀書筆記,要做好課內(nèi)課文的讀書筆記,但這還遠遠不夠,還要指導學生大量閱讀課外讀物,并作好讀書筆記。具體的方法在閱讀時摘錄書中的優(yōu)美詞語,妙語妙句,精彩片段……并反復吟誦,只有經(jīng)過長期積累,語言才會豐富,寫作時大量生動的語句就會涌向筆端。
閱讀是學生獲得作文范例的基本途徑。學生可以從讀中學到“怎樣寫”,但這也需要我們老師們長期有目的地培養(yǎng),讓學生從閱讀中積累語言材料。從讀中學寫,讀寫結合,提高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