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湘濟++劉茜
摘要:服裝材料學作為服裝設計專業(yè)的一門學科基礎必修課,本文通過對面料的市場調(diào)研,選擇按纖維原料分類的方式進行新型面料的收集。學生通過調(diào)研可以了解分析面料的主要性能,為學習服裝設計專業(yè)打好基礎。
關鍵詞:服裝材料;太空棉;莫代爾;教學方法
1.新型服裝材料學的重要性
服裝材料學作為服裝設計專業(yè)的一門學科基礎必修課, 開設于第2或者3學期。旨在讓學生掌握各類服裝材料的基礎知識,本課程的主要教學任務具體有一要求為:
要求學生學會對各類服裝材料進行專業(yè)評價以及掌握服裝設計中面料選擇的基本原則,以指導服裝設計工作的最終完成;所以要對面料的市場調(diào)研,選擇按纖維原料分類的方式進行新型面料的收集。
2.新型服裝材料面料的市場調(diào)研,面料選定與分析
案例(一)
太空棉面料教學方法如下:
太空棉也叫慢回彈,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由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下屬企業(yè)所研發(fā),是一種開放式的細胞結構.具有溫感減壓的特性.也可以稱作為是一種溫感減壓材料。把這種材質(zhì)應用在航天飛機上。為了綏解宇航員所承受的壓力,保護宇航員的脊椎,特別是航天飛機在返回和離開地面時宇航員所承受的壓力最大也最危險。為了保護航天員的安全,故發(fā)明了這種材料。
1)分析成分:太空棉由五層構成,基層是滌綸彈力絨絮片,金屬膜表層是由非織造布、聚乙烯塑料薄膜、鋁鈦合金反射層和表層(保護層)四部分組成。金屬膜表層與絮片基層用針刺法復合在一起。利用人體熱輻射和反射原理達到保溫作用,具有良好的隔熱性能。與棉花相比,在同等保溫效果的情況下,使用太空棉可將重量減至四分之一以下。
2)分析性能:太空棉是一種開放式細胞結構,產(chǎn)品的密度都是在150千克/立方米以上。具有溫感減壓特性,是柔軟及耐用性的完美結合。能吸收沖擊力。能記憶變形,有自動塑型的能力。能防菌抗螨,抑制霉菌生長,驅(qū)除霉菌繁殖生長產(chǎn)生的刺激氣味,當有汗?jié)n唾液等情況下,顯得更為突出。透氣吸濕,由于每個細胞單位間是相互連通的,吸濕性能絕佳,同時也是透氣的。
3)分析用途:太空棉是一種開放式細胞結構,具有溫感減壓特性,可制作各種服裝、特種職業(yè)裝、鞋、帽、床上用品、帳篷及門窗簾等。
案例(二)
莫代爾面料教學方法如下:
莫代爾面料用云杉、櫸木制成的木漿粕,通過專門的紡絲工藝加工成纖維。該產(chǎn)品原料全部為天然材料,對人體無害,并能夠自然分解,對環(huán)境無害。莫代爾纖維制成木質(zhì)漿液后經(jīng)過專門的紡絲工藝制作而成,是一種纖維素纖維。
1)分析成分:與棉一樣同屬纖維素纖維。
2)分析性能:莫代爾產(chǎn)品因為它本身具有的很好的柔軟性和優(yōu)良的吸濕性但其織物挺括性差的特點,使用后可以自然降解。莫代爾纖維柔軟、光潔,色澤艷麗,織物手感特別滑爽,布面光澤亮麗,懸垂性均比現(xiàn)有的棉、滌、人棉好,有真絲般的光澤和手感,是一種天然的絲光面料。具有合成纖維的強力和韌性。纖維吸濕能力比棉纖維強,能保持干爽、透氣。有良好的形態(tài)與尺寸穩(wěn)定性,使織物具有天然的抗皺性和免燙性,使穿著更加方便、自然。
莫代爾纖維的染色性能較好且經(jīng)過多次洗滌仍保持鮮艷如新,且吸濕透徹,色牢度好,與純棉相比,穿著更舒適,沒有純棉服裝易退色,發(fā)黃的缺點。因此織物色彩鮮艷、面料服用性能穩(wěn)定,越洗越柔軟,越洗越亮麗。
3分析用途:貼身織物、睡衣、運動服、休閑服和保健服飾產(chǎn)品。Modal纖維的特點是將天然纖維豪華質(zhì)感與合成纖維的實用性合二為一。具有棉的柔軟、絲的光澤,麻的滑爽,而且其吸水、透氣性能都優(yōu)于棉,具有較高的上染率,織物顏色明亮而飽滿。Modal纖維可與多種纖維混紡、交織,如棉、麻、絲等,以提升這些布料的品質(zhì),使面料能保持柔軟、滑爽,發(fā)揮各自纖維的特點,達到更佳的服用效果。
3.總結
通過調(diào)研,對新型面料面料的學習更深一步,特別是新型纖維的開發(fā)運用,讓學生印象深刻。在調(diào)研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發(fā)現(xiàn)人們對服裝的追求不僅僅局限在色彩的艷麗與款式的獨特上,更看重對衣服材料的質(zhì)地、手感以及服裝是否適用于人們進行現(xiàn)代的各種活動。
調(diào)研要求學生將面料的纖維進行分類,再逐一進行分析。分類如新型棉織物、新型毛織物、新型絲織物、新型麻織物、新型人造纖維織物以及新型合成纖維織物。
學生調(diào)研可以了解面料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2017年怎么樣的面料流行,人們對面料的性能要求有什么,讓學生對自己的專業(yè)更進一步的了解,意識到在今后的學習中還需要不斷積累專業(yè)知識,注重實踐,關注市場需求。
參考文獻:
[1]程朋朋,陳道玲,甘應進,陳東生.基于培養(yǎng)檢測實用人才的紡織與服裝材料學實驗課程教學改革,紡織科技進展[J]2016,11:57-59.
[2]王旭,馮向偉,朱宏達.新形勢下面向不同專業(yè)的《服裝材料學》教學改革, 輕工科技[J]2015,2,178-180.
[3]康輝,王偉.《服裝材料學》的教學改革與研究,儷人[J]2016,14: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