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曲
《全日制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指出:全面提高每一位學生的科學素質是科學課程的核心理念,科學以科學探究為最重要的學習方式。在小學科學課堂中,教師是兒童學習科學的支持者和引導者。引導兒童主動探究、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這將有利于保護兒童的好奇心,激發(fā)兒童學習科學的主動性。
教科版三年級科學教材(下冊)第一單元《植物的生長變化》,這一單元將引領學生在種鳳仙花的過程中觀察綠色開花植物的生長發(fā)育歷程,發(fā)現其生長變化的規(guī)律,知道綠色開花植物的生長都要經歷“種子萌發(fā)、幼苗生長、營養(yǎng)生長、開花結果”這樣的生命周期。在這一單元教學中,我根據學校的具體實際開展了下面一些探究活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我把我教學的三年級三個班,每班分成4~6個科技實踐組,老師給每個組準備一個花盆,泥土讓孩子們一小包一小包從四面八方帶來。播種時,我提供給前一年收集的種子和在市場買來的種子,讓他們從挑選種子開始在課堂上學會播種。我送給孩子們每人幾粒種子,回家后按照此方法播種或再買來種子和家長一起播種。在班級我推選幾名專門負責的管理員分工合作,澆水、施肥、記錄等。我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教學內容,兩個單元交叉進行,如,鳳仙花發(fā)芽了,長出子葉、真葉時把放在教室外的花盆請進課堂,孩子們邊觀察邊探究植物主要器官根、莖、葉的功能,收效較好。在學校的家校開放日、得到聽課家長的一致好評。為了培養(yǎng)孩子們的科學學習習慣,我讓學生采用多種方法學習記錄,畫圖、拍照、寫觀察日記等,還實時提醒他們別忘了長期堅持。我們在本年級還開展《我愛鳳仙花》的競賽活動,老師與學生、班級與班級、小組與小組之間比賽,比比哪盤花長得好,長得壯,結果多。由于鳳仙花容易栽培管理,孩子們除收獲了很多種子準備來年繼續(xù)播種外,還掌握了栽培植物的技能,了解了綠色開花植物生長變化的規(guī)律等。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孩子們其樂融融。
新課標指出:科學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賴于學生的學習和探究活動,必須緊密結合科學知識的學習,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內化形成,而不能簡單地通過講授教給學生。在小學階段,對科學探究能力的要求不能過高,必須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由扶到放,逐步培養(yǎng)。
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動物的生命周期》的教學,本單元指導學生以認識動物的生命周期為目的,讓小學生親歷養(yǎng)蠶的過程,了解蠶從卵中孵化,經過生長變化成蛾,然后產卵,最后死亡這一生長變化的生命過程。在此基礎上建立動物生命周期的模型,并運用這個模型認識各種動物及人的生命周期現象。這一單元的內容是一個長周期的科學觀察活動,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親歷養(yǎng)蠶活動的過程,我們明確了指導思想:發(fā)動盡可能多的人參與到活動中,形成具有影響力的活動氛圍。有意識地整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為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搭設平臺。教師首先預訂好蠶種,從蠶卵到達的那天開始進入本單元的學習,我把蠶卵分給每一個小組,人人看一看、管一管,觀察蠶卵的形狀、大小、顏色,知道蠶的生命是從卵開始的,一個蠶卵就是一個生命,孩子們懂得了珍愛生命。然后我在每一個班推選出幾位責任心強、有愛心的同學當好班級管理員,并把蠶卵放到教室里,讓孩子們隨時關注其變化過程。幾千只幼蠶破殼而出,由于蟻蠶太小,我讓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全班飼養(yǎng),孩子們學會了如何采摘桑葉,如何投放桑葉,如何清理蠶糞和桑葉殘渣。蠶寶寶一天天要長大,我們被蠶寶寶的一日多餐難住了,桑葉成為最寶貴的資源。怎么辦呢?我靈機一動,只有在全校發(fā)出求救,向家長發(fā)出求救。待蠶長到2~3齡時,我們就給蠶寶寶分家了,有愛心能找到桑葉的同學多幾只,家長要幫忙的多幾只,孩子們得到蠶寶寶后,我們全校開展了:“我對蠶寶寶的愛,就像爸媽對我的愛”的活動。由于孩子們在校時間長,待蠶對桑葉的需求量大時,孩子們的家長又紛紛參與其中,盡管是一個個小小的生命,但它牽掛了全校人和全家人的心。隨著養(yǎng)蠶活動的展開,學生所親歷的不只是飼養(yǎng)的方法、過程的探究,還包括關愛蠶寶寶的愛的體驗;這個過程還讓孩子們了解了養(yǎng)蠶的歷史、養(yǎng)蠶技術,還知道了養(yǎng)蠶與絲綢之路,他們獲得的知識越來越多。養(yǎng)蠶這一活動豐富、充實,為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搭建了平臺。
科學教學應當是靈活的,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學生和校內外的實際情況開展各種課外活動,將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緊密結合起來。科學教學應當是開放的,提倡引導學生利用廣泛存在于學校、家庭、社會、大自然、網絡和各種媒體中的多種資源進行科學學習,加強科學與其他學科之間的滲透與整合。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質僅僅依靠課堂教學是不夠的,一切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延伸。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我們的教法應常教常新,利用興趣喚醒學生熱愛的情感,給學生以魚,同時教給學生捕魚的方法,給學生以金子,又教給學生煉金的本領。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