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語嫣+田琳
【摘要】視覺文本的互動性含義主要體現(xiàn)在直視、景別、水平視角和縱向視角這四個維度上。本文基于此視角,對沃爾瑪在2016年圣誕節(jié)前夕發(fā)布的3條系列視頻新聞稿進行分析,具體關注其中主導人物的展示方式。本文總結了視頻新聞稿生產的操作參考:在縱向維度上不區(qū)分主導人物角色統(tǒng)一使用平視。當主導人物為記者時,保持直視、水平視角正面平行狀態(tài),景別由遠景向中近景拉近;當主導人物為受訪者時,保持非直視、水平視角輕度偏離的狀態(tài),采用中景或近景的固定景別。
【關鍵字】互動性 視頻新聞稿 沃爾瑪
視覺文本的互動性含義屬于社會性符號學范疇,關注視覺文本與觀看者之間的互動,即視覺文本生產者與觀看者之間的互動。然而已有的視覺文本互動性含義的相關討論,幾乎全部都將靜態(tài)圖片作為分析對象,而本文試圖將其拓展至對動態(tài)視頻的分析。因此在此引用費思克提出的外延更加寬廣的“文本”(text)概念,即指所有人為設計生產出來的作品,指由符號與符碼(不同符號組合的規(guī)則)組成的含義傳播結構。這種結構可以具有千差萬別的形式(諸如講話、電影、穿著、手勢等)。本文的研究對象——視頻新聞稿正屬于這種“文本”的范疇。
本文從視頻的互動性含義角度出發(fā),對2016年12月圣誕節(jié)前夕,美國連鎖超市沃爾瑪發(fā)布的3條系列視頻新聞稿進行分析,試圖解讀視頻新聞稿中的互動性含義變化。希望能夠為將來受眾收看視頻新聞含義時,和媒體從業(yè)人員生產視頻新聞稿時提供些許參考。
一、視覺文本的參與者及其關系
Gunther Kress和Theo van Leeuwen指出,視覺文本有兩種參與者。其一是展示性參與者,指視覺文本中出現(xiàn)的所有對象;其二是互動性參與者,指通過視覺文本進行互動的對象,包括視覺文本的生產者和觀看者。不同的參與者之間存在三種互動關系:展示性參與者之間的關系;互動性參與者之間的關系;展示性參與者和互動性參與者之間的關系。
二、視覺文本的互動性含義
視覺文本的互動性參與者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形式?jīng)Q定著視覺文本的含義,及該含義如何傳播與解讀。但由于絕大多數(shù)的情況下,視覺文本的觀看者和生產者無法發(fā)生直接的接觸與互動,因此導致了文本的生產語境(context of production)與接收語境(context of reception)相互分離。為了在此情況下仍然能進行有效的互動,生產者便會在生產視覺文本的過程中,借助展示性參與者加入預期發(fā)生的互動狀態(tài)。當觀看者解讀視覺文本時,便可通過展示性參與者同生產者進行一種虛擬互動,不同的虛擬互動傳達了不同的含義。此即為視覺文本互動性含義的本質。
依據(jù)Gunther Kress和Theo van Leeuwen的總結,視覺文本的互動性含義大體包括四個基本維度:直視(gaze)、景別(size of frame)、水平視角(horizontal angle)、縱向視角(vertical angle)。四個維度分別具有四種互動含義。
1. 直視:需求。直視指觀看視覺文本時,觀看者感到與展示性參與者對視。在互動性上,直視有“需求”的含義,展示性參與者對觀看者進行虛擬的請求或是命令。而非直視則具有“提供”的含義,展示性參與者僅為觀看者提供了展示對象。直視會給觀看者帶來更大的心理壓力,而非直視會使觀看者感覺更舒適。
2. 景別:親密程度。視覺文本的景別大體包含三大類:近景、中景、遠景。展現(xiàn)了展示性參與者與觀看者之間的距離感受,意味著彼此的親密程度。分別代表親近關系、社交關系、疏遠關系。景別同樣適用于非人物的展示性參與者,只不過目前對該方面缺乏詳細研究。
3. 水平視角:參與程度。正面線是指特定對象前側所處的平面。在視覺文本的水平視角這一維度,涉及兩條正面線:一條是展示性參與者的正面線;另一條是觀看者的正面線。這兩條正面線之間的關系基本上存在兩種:平行與斜交。
當兩條正面線相對且平行時,觀看者會有身處視覺文本中的世界的感覺,代表一種“參與”狀態(tài)。
當兩條正面線斜交時,觀看者會感受到自己是一種類似旁觀者的身份,代表一種“脫離”狀態(tài)。實際上兩條正面線傾斜角度越大,觀看者脫離程度越大。但脫離并不意味著毫無參與。
4. 縱向視角:權力關系。視覺文本的縱向視角總共分為三種:俯視、平視與仰視。其互動性含義分別表達不同的權力關系:觀看者權力;平等權力;展示性參與者權力。
三、研究方法
1. 視頻的選取。本文選取的3條視頻是沃爾瑪超市針對圣誕節(jié)而發(fā)布的系列視頻新聞稿,分別是《“為你好”食品標簽倡議(Walmart Announces 'Great For You' food labeling initiative)》《圣誕節(jié)分期預付(Walmart Christmas Layaway)》《啟動圣誕價格保證計劃(Walmart Launches Christmas Price Guarantee Program)》。
2. 視頻分析方法。本文只關注視頻中展示性參與者中人物的展示方式,分析其與觀看者之間的互動性關系,但這并不意味著只有人物與觀看者之間才存在互動性關系。另外本文在人物中關注的是每條視頻中的主導人物,即記者和受訪者。因為與背景人物相比,主導人物出現(xiàn)時間更長,與觀看者產生的互動更加明顯,且更能傳達視頻新聞稿的意圖。
3. 視頻分析單元。以往視覺文本的分析對象多為靜態(tài)圖片,但本文試圖對動態(tài)的視頻進行分析,需要展現(xiàn)出視頻區(qū)別于圖片的歷時性變化。因此本文將視頻的分析單元確定為“節(jié)”?!耙还?jié)”指一條視頻中一段單獨的未經(jīng)剪切的長鏡頭。截取一節(jié)視頻的節(jié)初畫面和節(jié)末畫面對比進行互動性分析,便可展現(xiàn)出一節(jié)視頻互動性含義的歷時性變化。
四、研究結果
本文在3條視頻中,每條均選取了2節(jié)視頻片段,分別截取節(jié)初和節(jié)末畫面進行互動性分析研究如下。
1. 《“為你好”食品標簽倡議》。該視頻的第一節(jié)的內容是受訪者接受采訪。視覺文本的四個維度均未發(fā)生變化,主導人物前后的互動性含義無變化。第二節(jié)的視頻內容是記者陳述。主導人物在直視、水平視角、縱向視角三個維度上均沒有發(fā)生顯著變化,只有景別從中景變成中近景,在互動性含義上拉近了記者與觀看者的親密程度。(下轉16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