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敏
摘 要:本文簡要展望了電工實訓教學的未來發(fā)展趨勢及新形勢下電工實訓教學面臨的挑戰(zhàn),同時細致分析了目前電工實訓教學存在的不足及需克服的幾個問題,在此基礎上,探討了仿真技術應用于電工實訓教學需重點處理好的幾個方面。
關鍵詞:仿真技術 電工實訓 發(fā)展趨勢
一、仿真技術應用要與現場電工實訓基本技能緊密結合
具體實施過程可在保證實訓內容一致的前提下,先仿真設計實施,仿真設計通過后再予以實物接線驗證。仿真教學充分保證學生學習的課時及練習的頻率,在掌握相關技能的前提下,現場電工實訓強化技能及器件認知,符合技術技能練習由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的學習規(guī)律,可充分保證學習效果。以宇龍機電仿真軟件在T68鏜床電氣控制實訓中的應用為例:首先在仿真軟件中根據鏜床電氣控制原理圖構建電氣控制接線圖,器件的選擇與T68鏜床應用的電氣元件一致,然后在仿真軟件中仿真調試。此過程可培養(yǎng)學生認知器件外形、低壓器件工作原理、接線規(guī)則、識別電氣原理圖等電工實訓需掌握的基本能力,為后續(xù)選擇器件設計控制線路、排除故障打下基礎。
圖1、T68鏜床接線圖
二、仿真技術應用要與電工實訓新興技能緊密結合
傳統(tǒng)電工實訓教學更多強調電工配線等基本技能的練習而忽視PLC控制技術的訓練力度,受困于器件及規(guī)模等條件的限制,目前仍無法充分解決此方面的問題,引入仿真教學可解決此問題,僅需配置微機室安裝仿真軟件即可訓練學生PLC接線及編程能力的訓練,且仿真與實物的操作基本之一,可與企業(yè)對電氣維修人員的要求實現無縫對接。以宇龍仿真技術在亞龍YL335B自動化生產線搬運中的應用為例:因器件種類多種多樣,目前電工實訓安裝調試此類控制線路基本難以實現,通過宇龍機電仿真軟件可靈活選擇相應器件搭建搬運站電氣控制原理圖,涵蓋PLC、步進電機、氣動技術、低壓電器等多方面電工目前需掌握的高級技術,在此過程中各氣動元件認知、PLC接線、步進驅動器參數設置、PLC編程技術等訓練內容得到了充分實施,通過重復性的練習,學生可掌握目前高級電工實訓技能考核的多方面技能,而且可舉一反三,靈活搭建各種各樣的控制線路。
三、電工電子實訓教學現狀分析
技工學校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強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往往熱衷于理論學習,忽視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目前,電工電子實訓就整體教學狀況來看,還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現象。
1、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學生對實訓環(huán)節(jié)不夠重視,教師在講解、示范操作時,聽課不專心、動手操作積極性差,降低了實訓課程的教學效果。
2.教學設備有限,實訓內容單一。教學配套設施不到位,增加了實訓過程中不必要的環(huán)節(jié),無形中縮短了學生動手操作的時間。實訓項目比較固定,實訓內容單一,沒有分專業(yè)、有側重地開展實訓項目。多年以來,大部分技校電工電子實訓教學內容趨向于驗證性,學生的設計性和創(chuàng)新性在實訓中得不到很好的鍛煉。
3.教學手段單一,實訓模式較固定。實訓課程應注重實用性,教師授課時,應緊密聯系實際。很多技校,多媒體配套設施不到位,只靠教師講解、示范操作不能滿足實踐教學需要。
4.學生團隊協作能力的培養(yǎng)不太突出。電工實訓一般兩人一組,普遍存在一人主做現象,實訓各個環(huán)節(jié)沒有人人做到位。電子實訓雖然是每人制作一件電子產品,但大部分學生都是聽教師講完課后,自己單做,同學之間缺乏交流,出現了許多稍加注意就能避免的錯誤。
四、電工電子實訓教學模式改革思路
1、加強實訓動員及安全教育
為提高學生動手操作的積極性,嚴格遵守實訓規(guī)章制度,達到較好的實訓效果,實訓前,應對學生進行集中的實訓動員教育。增強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團隊協作精神,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2、優(yōu)化充實實訓內容,引進新技術,逐步完善教學設備
我校的電工電子實訓項目趨向于驗證性,在優(yōu)化原有實訓項目的基礎上,增加一些創(chuàng)新性、貼近工程需求的綜合性、開放性實訓項目,以適應不同專業(yè)學生選擇的需要。實訓內容應注重基礎、技能、創(chuàng)新,注重反映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體現可操作性。比如,電子實訓在保證基礎實訓完成的基礎上,可增加表面組裝技術(SMT)相關內容。通過SMT實訓可使學生了解表面組裝元器件、電路基板、組裝材料、組裝設計、組裝工藝、組裝質量檢驗與測試等多項技術。
3、優(yōu)化師資隊伍,提高教師實訓指導能力
為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導向作用,指導教師應關注和實訓相關的科技動態(tài),及時補充、更新教學知識,通過多種途徑強化實踐技能。實訓指導教師應定期去企業(yè)學習新技術,了解企業(yè)對員工的需求,更好的設計適合企業(yè)需求的實訓項目,調整教學安排。利用寒暑假單位應分批安排專任教師按照實際需要到企業(yè)培訓,使教師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同步提高。實訓過程中,指導教師牢記《工作理念和工作目標》,以身作則踐行《教師實踐教學行為指南》、《生產性實訓基本要求》等實訓文件。
結束語
仿真軟件不是對傳統(tǒng)電工實訓教學的全面取代,而是針對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及現階段面臨的挑戰(zhàn)一種行之有效的輔助工具,通過具體實施,效果良好,可滿足學生大規(guī)模學生電工實訓教學額實施,且學生練習頻率高,符合技能訓練的特點,實訓項目靈活,新知識新技能應用良好,充分訓練了學生故障排除的技能。實施環(huán)節(jié)完整,教學做一體最終達到了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藍忠華.技工院校電工電子類專業(yè)理論基礎課程仿真教學系統(tǒng)設計[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5.
[2].《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年總目錄(二)(2012年第22期~第36期)[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02):107-120.
[3]岳麗英.信息技術支持下的中?!峨姎饪刂萍夹g》課程教學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