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倩
八年級(下冊·蘇教版)第一單元:運用聯(lián)想,豐富寫作內容 把聯(lián)想運用到寫作中可使文章內容豐富、充實,表達生動、形象。1.從“相近”“相關”的方面去聯(lián)想。七年級時學的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就由人間獨酌、起舞弄清影寫起,聯(lián)想到人間悲歡離合。2.抓住“相似”的特點展開聯(lián)想。如茅盾的《白楊禮贊》,其中抓住白楊樹干、枝、葉、皮及頑強生命力這一點,采用象征手法,由此及彼,自然而然地聯(lián)想到和白楊樹一樣具有頑強生命力的北方農(nóng)民。3.朝著“相對”“相反”的方向去聯(lián)想。如曹植的《七步詩》,就較好運用了相對與相反聯(lián)想的手法,借“豆萁煮豆”來凸現(xiàn)了兄弟相殘的主旨,收到了強烈的藝術效果。生活中,我們只有勤于并善于思考,才會寫出聯(lián)想豐富、生動形象的好文章來。
學校新建了一個3D虛擬現(xiàn)實的實驗室,而我第一次走進實驗室的時候,卻于無意間邂逅了我的偶像。 實驗室里,月色清涼如水,幾顆星星散落在深藍色的天幕上,一彎上弦月的周圍飄著幾朵云,好似嫦娥姐姐飄逸的秀發(fā)。我看著這么美的景色,驚訝得都不敢呼吸了,生怕破壞了這美景。 快看——那不是李白嗎? 他正站在酒桌前“舉杯邀明月”,他氣質非凡,目光炯炯有神。看著他那孤寂的身影,我想起了他“對影成三人”的無奈,讀懂了他瀟灑背后的孤獨惆悵。我想上前遞給他一封家書,以緩解他“獨酌無相親”的愁苦。可我又不忍心打擾他,只能遠遠地望著他,猜想他此時此刻的心情。 你再看——那不是蘇軾嗎? 他漫步于承天寺的月光竹影下,嘴里正念念有詞:“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眽阎倦y酬的蘇軾啊,我能讀懂你自我排遣的詞句,更能理解你曠達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你那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詩句已經(jīng)刻在了很多人的心間。 那邊是誰在月下低吟“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沒錯兒,就是李煜。他那“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的血淚之歌,穿越時空在月光下響起,格外動聽。 那邊又是誰在高唱“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哦,那是張九齡在抒發(fā)游子內心的思鄉(xiāng)之情。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薄奥稄慕褚拱?,月是故鄉(xiāng)明?!薄鹿庀麓似鸨朔鼗厥幹湃说募丫?,我望著眼前忽隱忽現(xiàn)的奇妙景象激動不已。 實驗室里,月色如水,在古時的明月下誕生的佳句如今依然在月光下回響著,我已分不清虛擬和現(xiàn)實,只是深深地陶醉在這美景之中了。 本文有以下兩個亮點:1.善用想象,再現(xiàn)情境。作者想象豐富、奇特,在月光皎潔的實驗室里展開想象,在自己創(chuàng)設的情境里,目睹了李白、蘇軾、李煜、張九齡等大文豪的吟詩風采,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2.引用詩詞,豐富內涵。作者將平時所學的古詩詞巧妙地融進文章里,不僅豐富了文章的內涵,而且使描寫更加生動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