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
摘 要: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社會教育功能通過多種形式表現(xiàn)出來,博物館逐漸成為一種社會教育功能的教育場所,為了能夠了解博物館發(fā)揮社會教育功能的措施和重要性,本文開展研究,從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出發(fā),進一步對博物館講解員的工作過程進行分析,并針對博物館的展品陳列提出建議,最后提出增加博物館的教育渠道的建議,希望對博物館的發(fā)展有促進作用。
關鍵詞:新形勢下;社會教育功能;博物館
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在逐漸的得到重視,對于社會的發(fā)展和思想文化教育有很大作用,為了能夠弄清博物館發(fā)揮社會教育功能的方式和措施,本文展開研究,首先對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的重要性開展社會教育功能的必要性進行研究,進而對博物館講解員的工作提出全面提高服務質量和樹立服務意識的要求,同時要應用新媒體技術加強講解工作的開展,并提出改善陳列展覽的方式和拓寬教育渠道的建議,希望能夠對博物館的發(fā)展有實質性的作用。
一、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隨著社會主義經濟的發(fā)展,社會大眾的思想價值觀念發(fā)生改變,在這一過程中,關于博物館行業(yè)的理論與實踐水平也在不斷的得到提高和發(fā)展,整個社會上的博物館研究的重心發(fā)生變化,逐漸由“物”的收藏保護逐漸地向所收藏物品的歷史淵源與文化內涵之上轉移。所以總體來說,整個博物館的社會職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以往的關于博物館的展覽功能在逐漸的降低,過去的關于社會傳播和教育功能逐漸地提高,并漸漸轉為現(xiàn)代社會博物館之中的核心職能。當然這種變化并不是一個偶然現(xiàn)象,而是整個社會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同時也是博物館 自身發(fā)展的需要。眾所周知,博物館的展覽方面主要是通過展覽具有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同時也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的“物”,在這一方面,又通過博物館講解員的講解來對其中深藏著的歷史和文化內涵進行挖掘,以達到傳播歷史文化教育的功能。在博物館陳列的物品之中,主要是通過直觀性、真實性和科學性的方式向社會大眾傳播社會之中的自然和社會以及歷史文化方面的知識,引導社會大眾對于自然科學和愛國主義以及思想道德方面的自身建設,培養(yǎng)民眾的公共意識,同時對于整個社會的全面發(fā)展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近年來,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逐漸得到提升,社會教育功能在博物館上得到深刻的體現(xiàn),博物館逐漸成為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思想品德教育基地以及對歷史文化教育的第二課堂,而且對于社會大眾的學習和歷史感悟有很好的作用,博物館所發(fā)揮的社會教育功能對于社會發(fā)展越來越重要。
二、從講解員的工作出發(fā):全面提高服務質量,應用新媒體技術
博物館的服務對象主要是社會大眾,所以在面對大眾的時候要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尤其是針對講解員來說,講解員一定要擺正自己的態(tài)度,要能夠從心靈深處去做到對觀眾的關心和理解,樹立為觀眾服務的態(tài)度,從觀眾的角度出發(fā)去開展工作,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技術特長,發(fā)揮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努力讓觀眾感受到講解內容的吸引性,服務的細心和專注,讓觀眾們感受到在博物館參觀是一種身心愉悅的體驗和休閑。
(1)講解員是一個博物館的形象和宣傳員,是觀眾進入博物館首先面對的人,講解工作是博物館教育功能的基礎一環(huán),也是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對一個博物館講解員來說,首先要具有良好的職業(yè)道德、較高的專業(yè)知識和優(yōu)秀的語言表達能力,能夠通過對博物館展欄內容的介紹傳播其中的歷史文化知識內涵來達到向觀眾傳播教育的目的,同時,在講解過程中,能針對不同的觀眾采取不同的講解方式,使用不同的語言表達,讓觀眾感受到細致的講解服務,更深刻的了解到其講訴的歷史文化內涵,這樣才能更容易達到啟發(fā)觀眾教育觀眾的目的,以充分發(fā)揮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
(2)在新的社會新形勢下,講解員不僅要做到基本服務不放松,同時要充分發(fā)揮社會信息技術,努力學會使用新型的技術手段來提高服務質量,比如可以使用電腦觸屏查詢系統(tǒng),要能夠掌握新型的網上服務手段,努力提高技術使用水平,如使用多媒體演示系統(tǒng)來達到講解內容的豐富性,使用新型的技術手段,為講解工作提供便利,同時也能有利于觀眾更加直觀形象的感受到歷史文化內涵。
三、從博物館的展品陳列出發(fā):改善陳列展覽的方式
博物館主要通過陳列藏品來進行社會教育功能,所展覽和陳列的文物集中反映了博物館的性質和類型,是對博物館收藏品和科學研究以及博物館管理水平的一種集中展現(xiàn),也是整個博物館質量和收藏水平的一種標志。在整個博物館的管理工作之中,文物的展覽與陳列是博物館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對博物館的管理和社會教育功能的集中表現(xiàn)。所以要依照相關的規(guī)范和要求,保證整個工作的正常開展的同時,在文物的展覽與陳列方面,要能與觀眾的需求相呼應,重視博物館與觀眾之間的聯(lián)系,努力使陳列內容符合觀眾的需求和品味,以充分展示博物館的風采。
(1)在展覽方面,要能夠保證迎合社會熱點,最好能夠突出本國、本地區(qū)、本行業(yè)的特點,要能夠使一個國家和地區(qū)的物質文化和經濟歷史等方面的知識通過館內藏品的展覽和陳列而表現(xiàn)出來,使文物展覽成為一個博物館文化積淀的表現(xiàn)窗口。
(2)在陳列方面,要能夠做到所陳列的展品精致而富有代表性,切不可把同類型收藏品進行整片的排列,選擇富有特色和蘊含歷史文化內涵的展品進行特別陳列,保證展品藝術性和趣味性的表現(xiàn)符合規(guī)范,努力保證觀眾在進行參觀和學習的過程中想去看、樂于去看,把博物館的教育功能蘊含在展品的陳列之中,使觀眾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同時,在展品的陳列之中,要能夠與時俱進,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來進行相關的展品陳設,有效的吸引觀眾,通過多種陳列方式來進行社會教育功能的傳播,能夠加深觀眾對展覽內容的印象,對于社會教育功能有強化的效果。
(3)最近幾年,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逐漸形成一種文化休閑的潮流,在這一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了多種多樣的文化休閑的場所,而博物館就是其中一類。面對文化休閑的這一需求,在博物館的建設過程中,要能夠針對社會大眾的文化需求去加強博物館內部的基礎設施建設,保證整個博物館的建設符合社會大眾的需求,努力形成一種大眾能夠學習本土歷史文化,又能進行社會休閑的氛圍和環(huán)境。針對一些已經建成的博物館,要加強對館區(qū)內部的改造,改善基礎設施,以應對大眾的物質文化需要,對于一些新建的博物館,要能夠重視文化休閑環(huán)境的建設,努力建設一種館區(qū)寬敞優(yōu)雅、花草樹木郁郁蔥蔥的環(huán)境,而且在基礎服務方面,可以提供寄存服務、文物鑒賞服務、紀念品服務、餐飲服務等多方面的服務項目,讓大眾在一種溫馨舒適的環(huán)境下接受歷史文化的教育和熏陶。
四、從社會教育功能的渠道出發(fā):加強對外聯(lián)系,拓展教育平臺
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要通過教育渠道來進行教育活動的傳播,如果只是通過展品的展覽和陳列是不能全面發(fā)揮整個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的作用的。所以要針對性的拓展教育渠道,以此來加強對博物館教育功能的開展和擴大。同時還要加強對外聯(lián)系,加強與其他博物館之間的交流,與社會上的交流。例如:進行開展講座的方式。充分利用博物館的展品資源和設施資源,啟迪觀眾,陶冶觀眾的情操,通過開展講座的方式來提高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的影響力??梢愿鶕?jù)博物館的展品形式來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開展繪畫展品的方式以及將文物之中蘊含的歷史史實改編為舞臺節(jié)目的形式,這樣能夠吸引更多的觀眾參與進去,有利于加強對社會大眾的歷史文化教育,以促進社會的和諧發(fā)展。還可以聯(lián)系各大中小學校,加強館校共建,讓博物館走進學校,以開展“第二小課堂”的形式,通過精品文物圖片、游戲、有獎知識問答等環(huán)節(jié),為學生送上一份精致有趣的文化大餐。這樣既讓學生普及了博物館知識,又讓學生領略了博大精深的本土歷史文化。此外還可以通過出版教育普及性的出版物加強與社會的聯(lián)系。一方面博物館可以與出版社合作,出版發(fā)行文物方面的圖冊、掛歷以及相關方面的科普刊物等;另一方面,為了方便觀眾的參觀,博物館可以編寫各專館和重點特展的基礎知識簡介,放在各專館入口處,免費供觀眾抽取使用。這種書面材料應小型而簡潔,且生動多彩,既可以幫助觀眾參觀及理解陳列展覽的內涵,又可以作為一種紀念物被帶出博物館,使博物館的教育傳播得以有效地向社會延伸。
五、結語
總體來說,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在逐漸的得到重視,對于社會的發(fā)展和思想文化教育有很大作用,我們只有對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所把握,然后加強對博物館講解員的工作管理,全面提高講解員的服務質量,應用新媒體技術,并對博物館的展品陳列方式進行改善并拓寬教育渠道,只有這樣,才能夠充分發(fā)揮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
參考文獻:
[1]刁紅娟.淺談如何更好地發(fā)揮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J].大眾文藝,2012,21:207.
[2]姜楠楠.淺談新形勢下如何充分發(fā)揮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J].科學之友,2012,17:115-116.
[3]馬弘飛.試論如何充分發(fā)揮縣級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以遷安博物館為例[J].大眾文藝,2016,04:45.
[4]鐘小苑.淺談如何發(fā)揮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J].大眾文藝,2014,05:56.
(韶關市博物館 廣東 韶關)